分享

纳兰性德27岁写的《长相思》,感人至深,最适合想家时读一读

 昵称535749 2021-01-07

2021-01-06 15:10 

华人号:中国文化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的词,总是伤感中带着凄美,细细品读,就能触碰到心底最敏感的地方。尤其在寒冷的冬天里,最适合一边坐在炉火边喝着热茶,一边读着纳兰性德的词,也许不知不觉中,你就能被纳兰词里的温暖所深深感动。而如果你一时心血来潮,很想读一读纳兰的词,就一定不要错过下面这首。

写这首词时,纳兰性德才27岁,虽是处于风华正茂之时,从词中却看不出他的意气风发,反而给人一种忧伤无力的感觉。因为,当时纳兰正跟随康熙帝出山海关,眼看着一路风雪交加,苦寒交迫,纳兰顿时感到前方路途遥远漫长,内心对故乡的思念也越来越浓。毕竟,他本是豪门贵公子,又是皇帝的贴身侍卫,有着如此优越的身份和地位,又怎会受得了外出征战的苦日子呢?

诗人写道:“山一程,水一程”,前路漫漫,路途艰难,此时多想回到家乡,早点结束这种翻山越岭的生活。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词的前面两句采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连续用两个“一程”,以突出路途的遥远,以及诗人对家的怀念。后文词中的“风一更,雪一更”,也是运用了反复的修辞,突出当时恶劣的天气以及凄苦的环境。

古人写征战之苦,总是通过壮丽的边塞景观加以衬托,比如王维写过“长河落日圆”,杜甫写过“中天悬明月”,而纳兰却写下这句最接近现实,也最能打动人心的“夜深千帐灯”。

在别人看来,诗人所在的环境里是“夜深千帐灯”,夜深时分一片灯光熠熠的壮丽景象,但对诗人自己来说,那看似壮丽的灯光下,却是千万颗想家的心哪。

既然回不去故乡,那便做一场回家的美梦吧。但可惜,窗外寒风凛冽,屋里的游子们也辗转难眠。面对如此艰苦的环境,更容易让诗人心生疲惫之感。当时的他,也只能感慨一句:“聒碎乡心梦不成”,尤其是那个“聒”字,非常直白地表达出他对风雪天气的讨厌之情,也衬托出他夜不能寐的孤苦心境。

文末那句“故园无此声”,可以说是点睛之笔,诗人用此句告诉大家,如果他和家人在一起,一定什么都不怕,哪怕是狂风暴雨夜,他也会觉得温暖,而不会孤枕难眠。

纳兰的词,一向以清丽婉约的风格而出名,这首《长相思》也不例外,婉约中不失壮丽,哀伤中又不失希望。诗人用最朴素自然的语言,加上白描写实的手法,生动再现了他当时的亲身经历,同时流露出他在羁旅中的满怀心事。

纳兰性德不愧是“满清第一词人”,他的词动情而有气魄,婉约之中又流露出豪放之音,正如他写的这首《长相思》,虽然读起来直白浅显,却也深得后人的喜爱,不知你最喜欢他的哪首词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