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季取暖,当心低温烫伤!

 下辈子当个考拉 2021-01-08

寒潮来袭,尤其是南方没有暖气,暖宝宝贴、暖手宝、电热水袋等“取暖神器”纷纷登场。

但由此引发的低温烫伤的事情也并不少...


是冬季取暖,还是一场“文火炖肉”?

低温和烫伤?看似没什么关系,但确实可以!

低温烫伤指机体长时间接触中等温度(一般指44-50℃)的热源,造成从真皮浅层向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

低温烫伤往往发生地静悄悄。这是因为使用取暖物品时,由于温度不会太高,我们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逐渐适应了这种温度,但这就好像“文火炖肉”一样,皮肤的表层组织在低热的状态下会逐渐脱水,引起损伤。

比如,暖宝宝、热水袋,或许你感觉温度不高,通常只有40~50 ℃,但抱着睡了一晚上,尤其是直接接触皮肤后,第二天可能身上的一块肉就“熟了”,皮肤出现红斑、水疱、脱皮或发白,又痛又痒。

很多低温烫伤看上去只是起了个小水疱,但损伤可能已经深达皮下组织,不仅很难愈合,还会留下疤痕。而且低温烫伤严重的可以伤及到骨骼,这不是夸张!

低温烫伤接触皮肤时间长,这样烫伤的皮肤伤口都比较深,因此更加严重。”


3类人群要特别注意!

01

婴幼儿、老人

孩子的表达能力欠佳,如果照看不周,很容易导致烫伤。而老年人皮肤随年龄增长而变薄,皮肤张力、感觉功能、对周围环境温度调节功能差,皮肤血运减慢,也容易被低温烫伤。

02

糖尿病等疾病人群

有的糖友因为疾病原因,周围神经病变,对温度感觉不敏感,就容易出现烫伤的情况。比如,经常有冬季泡脚面临截肢的新闻,往往报道中都是糖友。

因此,建议冬天泡脚水温最好控制在37℃~39℃之间,接近我们体温就好,或者别泡太久。

03

 醉酒、麻醉人群

因意识不清,也易发生低温烫伤。


记好3点避免低温烫伤!


01

不要直接接触

比如,冬天取暖如果用热水袋,请在热水袋外面裹上毛巾,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

02

注意控制时间

避免长时间接触同一部位。比如,使用暖宝宝贴时,可每隔一段时间,揭下来换个位置贴;使用电热毯或电暖袋时可以在睡前,待被窝暖起来后再关掉电源或移走取暖物品,睡觉时候就不要再用了。

03

科学选购产品

无论是哪种取暖物品,都应从正规途径购买,有质量保证,并按产品说明书正确使用。


发生低温烫伤,该如何处理?

烫伤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接触时的最高温度和接触时间!所以记住这两点:脱离热源,迅速降温。

然后,利用现场条件迅速开启“冲、脱、泡、盖、送”五大急救步骤。

冲:脱离烫伤源头后,迅速把烫伤部位放在自来水的水龙头下或者花洒下,进行流动水、冷水冲洗。冲洗时水压不能太大,沿烫伤部位周围进行淋洗。冲洗时间约30分钟,或创面无痛感即可。

脱:在冲洗过程中,同时脱去烫伤部位的衣物。脱衣服时需边冲洗边脱,尽可能用剪刀把衣物剪开。不可硬拽衣物,避免皮肤大面积剥脱。

泡:泡是冷疗的一种办法。脱去衣服后将创面浸于冷水中浸泡30分钟。大面积烫伤的患儿和老人应注意浸泡时间,避免受凉。

盖:浸泡过后要覆盖创面。如果条件允许,就用无菌纱布覆盖。注意!不要使用掉毛的毛巾了。

医:对于起水泡或者较大创面的创伤,在急救处理后要迅速送往有救治烧伤、烫伤能力的医院进一步处理。

如果出现水泡,或者创面明显较深、创面皮肤发白等情况,一定要到医院做进一步处理。不要自己涂酱油、涂牙膏、用冰块敷、抹红药水或紫药水,这些都不可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