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守望:【年】

 三秦文学 2021-01-08


文/守望   图/来自于网络

春节快乐,恭喜发财!

◎守望

农历年是中国最具魅力和隆重的传统节日,眼看又到了。南来北往的路上人们行色匆匆的赶路,就为那心中的回家过年。隆冬由此进入鼎盛,也开始接近尾声。也正是这个时候,掀起中国人一年中的最后一个高潮。

每当此时,不由想起以前的年。童年时的鞭炮、压岁钱、年夜饭……。天南地北的角角落落里,很多人,也许此时也在着手即将来临的年,不免也回味起那些年里的年。这也许就是年味了。


闲下来,查了查关于年的来历,这样描述: 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不管年是怎么来的,几千年来,终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心中,年已经变成了团聚的期待、亲情的升华、辞旧迎新的心愿。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年味淡了,最早这种感觉便是从离开校园以后。毕业后的第一个年,初二、初三在值班室待了两天,一个人守着一个值班室。后面的年里,就是天南地北的朋友节日里短信问候一下,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再难相聚。年的味道就这样越来越淡了。每到过年的时候,总是会回味一下小时候的年,算是淡淡之味中的迷香了。


中国人早已走出了物质贫乏的时代,对年的期待更多是亲人的团聚。小时候的年味与当年的物质贫乏是分不开的。最期待的两件事就是买鞭炮和穿新衣。自己还不能去买东西的时候,每年都是父亲骑着自行车载我去集会的镇上买,那是非常重要的日子,会转很多卖鞭炮的地摊,那种兴奋和高兴劲再不会有了。再大一点,就是父亲在这样的日子里给二十块钱,自己去买,约上村里的好伙伴一起去,也是快乐无比。这样的日子过去了。

母亲重要的事情就是带着我去买新衣服,从镇头转到镇尾,一家一家的比,一家一家的看,几十块钱的一两件新衣服,有时会花去一个下午的时间。年三十晚上,早早就上炕了,等着穿那身新衣服,那种期待和高兴,也是无以言表的,穿上了会在炕头上兴奋地走几圈,睡觉也不愿脱去。这样的日子不会有了。

再就是节日里走亲戚,穿上新衣服,去吃好吃的,就这种单纯的快乐,现在也没有了。晚上,小伙伴们约在一起把鞭炮拆散了一个一个的放,正月十五晚上打着灯笼街道里串来串去,互相比比、碰碰,这样的日子也没有。发小们聚在一起喝酒、打扑克、守岁,这样的日子也没有了。走亲戚时,同学们之间互相串门,这样的日子也没有。年味就在这样的日子遗失中淡了下来。


我们长大了,小辈们正在长大,父母却在衰老。再也没有人带着我们去买鞭炮了,再也没有人带着我们去买新衣服了。总是在这个时候更加想念家中的父母,这就是对于我们的春节。我们也开始带着小辈们买鞭炮、买新衣服了。过年,对于我们,更多的是去陪伴父母和给小辈们营造春节的氛围。我们自己的年最多是不期而遇的同学们聚一聚,一年到头劳累后四处走走,释放一下久未宣泄的心尘。

想想自己,这些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角色的变化,年的味道也在不断的变化。今年的年,有些淡淡的忧伤,因为那个小时候带我去买鞭炮的人永远的离我而去了。突然之间,自己头上已经一片荒凉。此时的自己,也变成了带着小儿去买鞭炮的角色,变成了他头上的一片天。这种淡淡的忧伤只有自己知道。年越来越近,自己的年变成了随波于妻儿老少,变得成为一种责任和担当。

年就要到了,还有很多人在忙碌,还有在归途中的游子,也还有不知如何度过节日的落魄者,明天去了,就是除夕了。忙忙碌碌的日子过去了,总算能够在平静的日子里等待春节的来临了。仅以此告别昨天,迎接明天,送去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对朋友们的祝福。


本文配图来自于网络

守望简介


【作者守望,陕西省三原县人,1979年9月出生,2003年6毕业于西安工程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毕业后特招入伍,历任95739部队机械师、指导员、宣传保卫股股长、司令部协理员,业余文学爱好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