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秦文学】吴妮妮:【田间记事】(散文)

 三秦文学 2021-01-08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田间纪事

文/吴妮妮

麦收之后,又该播种玉米了,生长在北方的农作物就是这样随着季节的变化轮回。为了保证播种在田间的玉米苗成活率高,乡亲们播种的时候,撒的玉米种子就多了一些,若遇到风调雨顺的年景,玉米种子很快就发芽生长了,因为出苗稠密,等玉米苗长到一定程度,就要间苗,一个位置只留下一个幼苗,多余的苗都要被剔除掉。

间苗这个活,一般由母亲完成,偶尔在星期天,她也会让我们兄妹下地干这个活。临去田地之前,她给我们讲清了间苗的方法,几个玉米苗成簇的时候,拔去那些,保留那个,我和弟弟听后欣然应允。这时,哥哥却提出了条件,要下地干活,就得同意骑自行车去。

家里有一辆飞鸽牌二八自行车,哥哥经常想推出去兜风,家人担心路上的安全,也担心自行车有损,轻易不会答应他的请求。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哥哥却在背地里地学会了骑自行车,一有时间,总想着骑自行车出去显威风耍帅,家人经常阻止骑行,哥哥心头自是有一些不快。所以,趁着家人布置农活的机会,他当下就提出骑自行车前去的要求,也许有我和弟弟左右护卫,家人叮咛了几句,也就爽快地答应了。

哥哥推着自行车出了家门,左右手各握一边车把,自豪地昂着头,神情增添豪气,好像整个世界为他所有。他左脚踩脚踏,滑行两步,右腿横跨过车后座,屁股架在中间车座,右脚踩住右边的脚踏,猛地一用力,车子就倏地前行了。他左右脚一上一下踩着脚踏,屁股扭着,车子向前移,这时,我感觉他浑身都充满着力量,还真有几分帅气。

车子前行,村里就有人站在自家门口张望,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哥哥可能用眼睛的余光也觉察到了这种激赏,更是挺直腰板,双脚一上一下踩脚踏更欢快了。我和弟弟追着车子跑,到了村口,哥哥扭头看了我们一眼,然后,从自行车跳下,车子向前滑行,他紧握车把,整个身子向后倾,似乎在控制一匹惊马。自行车终于停稳,他靠着车子站定,满脸都是得意,扯着嗓子朝我们喊:“跑快些,快一点”,等我们跑到他面前的时候,已是大汗淋漓了。

哥哥见状,颇为骄傲地笑了。接着,他提议,他骑自行车轮流着载我们去地里,先从弟弟开始,我在原地等候,回头再带我过去。弟弟紧抓车头,沿着脚踏,踩着护链,很快就坐在了车子前面的横梁上,哥哥滑行几步就蹬上了车,自行车飞奔起来,哥哥后背的衣服鼓起来,向一叶帆,在路上颠簸着跃动。北方骄阳,夏日多旱,道路被一层厚厚的尘土覆盖,我听见他们一路撒下的戏谑欢声,看见自行车扬起的细土卷起一团尘烟,尾随着他们而去。

一会儿,哥哥骑着自行车又被四起的尘土包裹,返回到我跟前。停稳车子,他给我描述,等他骑上自行车后,让我手抓住自行车后座沿,边跑边随着车速加快步伐,找准时机,跳坐在后座上。第一次这样坐自行车,我听完他的话,心里有些紧张,但还是愉快地答应了,表示愿意试一下这个方法。哥哥跨上自行车,骑得比较慢,我抓住后座沿助跑,几次跃跃欲试想跳上后座,都被紧张的情绪扰乱了节奏,白白地跑了一大段的路。哥哥看我总坐不上车子,转过半边身子,催促道:“抓紧,跳起,就坐上了,笨的。”,听他这么一说,我一下子来了勇气,右手抓着车座,眼睛一闭,跳了起来,等松了手一看,哥哥的自行车离我已有好几步远,我却结结实实地坐在了地上,屁股砸起了一圈黄土。

看着离我而去的自行车,我大声喊:“快停下,我还没有坐上呢。”,哥哥闻声下了车子,将自行车丢在一边,双手抱着肚子,笑得颠前倒后。如是再三,我终是没有跳上自行车,一路追着自行车跑到了地头间,全身裹满尘土,汗水在我和哥哥的脸上都冲出了道道泥辙,弟弟瞧着我们,先是看直了眼,接着是笑弯了腰。

我们仨在地头间凉快了一会,就下地拔玉米苗。我们蹲下身子,每人一行玉米,并排进行,开始兴致很高,掌握着玉米苗间距,拔掉多余的小苗,留下长势好的玉米苗,觉得这么轻而易举的活,对我们来说,就是小菜一碟。拔了一阵,回头一看各自的劳动成果,心里美滋滋的。但过了一会儿,我们蹲得腿疼,一个个变得不安分起来,拔几个苗,就直起腰身四处张望,全然心不在焉。只觉得这个活看起来轻松,其实并不是那么好做,又加上天气炎热,就渐渐失去了拔苗的兴趣,三个人在地里开始玩起来。

这时,邻居的二叔去自家地里干活,经过我们地头间的时候,他大声喊我哥的名字,我们闻声看着他,他对我们说:“你们几个拔玉米苗,要选最大的苗拔掉,留下小的,小苗想它娘了,自然就长得快了。”说完,还没等我们说什么,就笑着走远了。二叔在村里平时就爱和小孩开玩笑,我们听完他的话将信将疑,讨论道:来的时候,母亲不是叮咛我们拔掉小的,留下大的么!但二叔说得似乎也很有道理,人要长大,玉米苗要长高,万物成长的规律应该是相同的。

我和弟弟问哥哥:“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哥哥说:“有可能是咱妈说错了,咱们就按二叔的话做。”这时,我们胸中英气助长,劳动兴致重新泛起,专拣长得高的玉米苗拔,留下了矮小的幼苗。正拔得起劲,三伯进了自己地,他家地和我们家地连畔,看着我们乐此不疲地在地里拔掉大玉米苗,惊呼道:“你们这是在干啥呢!拔苗都拣小的拔,谁让你们拔大的来着!”,听着三伯的话,我们傻愣愣地站着,不知所措。

之后,为了躲避三伯的目光,我们借故口渴得难受,三人一溜烟跑到旁边的机井房水龙头喝水。灌了一通自来水,又去水渠里,边冲凉鞋边洗脚,这样耗费了大半天的时间,看着地里劳动的人们已开始陆续回家,远望三伯也离开了田地,我们快速回到自家地里,将之前拔掉的高玉米苗捡起来,刨开土重新栽进地里,做完这番活,然后才心安理得地准备回家。

返回家的路上,我们依然听从哥哥的安排,他用自行车轮流驮载我们,弟弟坐前横梁,我跳后座。不知为什么,这次,我竟毫不费力地、顺利地坐在了自行车的后座上。返回家中,对于拔苗的过程,我们谁也没有对家里任何一个人提及。心想,我们确保了玉米成长的万无一失,可以算是做到问心无愧了。

过了一段时间,我们还是有些不放心,专程去地里察看了一下,一片土地,绿油油的玉米茁壮生长,齐刷刷地一律高矮。看着玉米长势喜人,心想,也许我们重新栽过的玉米苗都成活了,不由对我们的聪明之举惊叹不已。

这事经过很长时间之后,慢慢地,我们才知道我们自以为是的聪明,其实都是少不更事的玩笑,只是当时惘然。在历经世事沧桑变化后,才渐渐懂得,万事万物都有它自在发展的规律,现在明白,也算为时不晚罢。

文中插图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吴妮妮,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先后荣获咸阳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咸阳市知名教师、秦都区优秀教师等荣誉,参与区级科研课题多项,爱好写作,有多篇文章在网络及刊物发表。现任教于咸阳市秦都区学校。

三秦文学团队

喜欢
分享
or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