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6岁的苏轼看上了12岁的歌女,很多人猜到了开始,却没有猜到结局

 青白眼e1vedie6 2021-01-08

苏轼虽有将相之才,但由于满肚子“不合时宜”,所以一生政治上坎坷。也正应了那句俗语:木秀于林,风必催之。

好在,感情的道路上却从未寂寞过,而且就在被贬期间还认识了他一生的红颜知己。

36岁的苏轼看上了12岁的歌女,很多人猜到了开始,却没有猜到结局

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到杭州任通判。因为仕途失意,苏轼在杭州寄情于山水,经常流连往返于西湖。

当然西湖是他一生的得意之作,曾两次在杭州任职。他在那里兴修水利,勤政爱民,政绩卓著,深为百姓所爱戴,留下了“苏堤”“东坡肉”等美名。

这里说的是他第一次来杭州三年,这三年也是他人生最得意、最幸福的三年。最为难得的是,在那里他遇到了人生的知己。

话说有一天,苏轼与众好友游走西湖,席间酒酣耳热之际,就让歌伎们唱歌跳舞助兴。

36岁的苏轼看上了12岁的歌女,很多人猜到了开始,却没有猜到结局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酒后的苏轼,欣赏着歌伎们翩翩起舞,江南的美女令他心神荡漾,心中甚是欢畅。

看着看着,却见一位浓妆艳丽的歌女与众不同。她的眼神里没有讨好,只有幽怨,却让人万般怜爱。

不由得让人联想起西施生病时的楚楚动人。此刻,苏轼就特别注意这个歌女。

舞罢,她们潮水一样纷纷下去,然后又像风一样飘然而至,来给客人倒酒陪侍,原来刚才她们是去换了衣服。

这真是无巧不成书,苏轼的“心动女生”正好来到了苏轼身边。

这让苏轼感觉这好像冥冥之中早有注定,这次竟然不施粉黛,也就是没有化妆,却别样的清丽。

36岁的苏轼看上了12岁的歌女,很多人猜到了开始,却没有猜到结局

后来在陪侍过程中,他得知这个歌女名叫王朝云,因为家境贫寒,所以卖身到西湖边当了歌女,进入了烟花巷。

而且那时已是西湖这边歌女的“头牌”。看到了缷了妆的王朝云超凡脱俗,自然风韵彻底打动了苏轼。

给原本苏轼因官场失意的黯淡心理,照进了一束明亮之光。

当时苏轼已经36岁,而此时王朝云只有12岁,但年龄不是问题,苏轼对她甚是怜爱。

为此,苏轼为她写下了这首千古传唱的名篇向她表白,后来这首诗也经常被青年男女恋爱时拿来表白心迹之用。

36岁的苏轼看上了12岁的歌女,很多人猜到了开始,却没有猜到结局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全诗的大致意思是说:西湖晴天时,波光粼粼,煞是好看;雨天时,远处的群山在烟雨笼罩下,朦胧的就像是一幅水墨山水画,分外奇特。

如果要是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的话,由于她的天生丽质,无论她化不化妆,任何时候都那么好看。

这首诗中表面上写的是西湖,其实写的是王朝云,苏轼把王朝云比作西施。

尤其是这联“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就是写的初次见面,王朝云不管是有没有化妆都美若天仙。

36岁的苏轼看上了12岁的歌女,很多人猜到了开始,却没有猜到结局

后来苏轼帮她赎了身,让她陪侍左右。在王朝云18岁时,王闰之同意下,便纳她为妾,21岁时还给他生了个儿子苏遯,但不到一岁就夭折了。

虽然苏轼先后有妻王弗、王闰之,但是王朝云却是他最宠爱的一个,而且为她写的诗也最多。

虽然王朝云只是一个侍妾,但苏轼极为宠爱,他说:“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苏轼说自己为那个时代所不容,但只有王朝云理解他。

但是天妒英颜,王朝云只活了34岁,死时还念着苏轼为她写的“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的诗句。

36岁的苏轼看上了12岁的歌女,很多人猜到了开始,却没有猜到结局

苏轼悲痛欲绝,写下了“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的悼念词。并在墓碑的亭柱上刻下了如下一副楹联:

不合时宜,惟朝去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不合时宜”这原本有一个故事:一天苏轼吃过酒后,摸着自己的肚子,问旁边的下人说:“你们知道这里面(肚子)都有什么?”

下人都恭维说:“都是文章。”苏轼笑着摇了摇头,他又望了望王朝云。

只见她说:“你呀,这里面装的都是不合时宜。”苏轼捧腹大笑说:“知我者,朝云也!”从此,把她视为一生的知己。

要知道,当时苏轼既不容于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也不容于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因为他都对他们提出了批评。

36岁的苏轼看上了12岁的歌女,很多人猜到了开始,却没有猜到结局

但关于王朝云的死,也有人认为是由于苏轼传出了绯闻,在他60岁时认识了一个姓温的女子:

温都监女颇有颜色,年十六不肯嫁人,“闻坡至,甚喜。每夜闻坡讽咏,则徘徊窗下,坡觉而推窗,则其女逾墙而去。”

“梦回莺舌弄,弄舌莺回梦”。

36岁的苏轼看上了12岁的歌女,很多人猜到了开始,却没有猜到结局

当时苏轼的妻子王闰之已经去世,但是不知何故,苏轼却一直没有把王朝云扶正。

更有人信誓旦旦地说,苏轼准备把温女娶后为妻,立为正室。

所以,听到别人搬弄是非,说到了她心里的痛处。无论苏轼怎么跟她赌咒发愿去解释,但是王朝云就是听不进去。

她整天郁郁寡欢,吃斋念佛,后来苏轼没有办法,为打消王朝云的忧虑,就给温女找了一个姓王的男子嫁了。

36岁的苏轼看上了12岁的歌女,很多人猜到了开始,却没有猜到结局

多年以后,苏轼听说温女死了,“(温)女遂卒,葬于沙滩侧”。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首词《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用诗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来赞美她,以托哀思,也算是有情有义!

“无情未必真豪杰”,王朝云从12岁时有幸认识苏轼,到34岁去世。

虽然只有短短的22年时间,但是她有苏轼这样的文坛巨匠宠她,为了她写了那么多的诗,这是一般人所不能企及的,又夫复何求呢?

王朝云在苏轼风光时,红袖添香;他最困难时,也是不离不弃,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苏轼。

他们就像秦观那句诗说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又有什么遗憾呢?

36岁的苏轼看上了12岁的歌女,很多人猜到了开始,却没有猜到结局

苏轼真性情,敢爱敢恨,也多愁善感。

苏轼前半生儒家入世,后半生老庄出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这样非凡的经历成就他非凡的一生。

同时,也正是有了王朝云这样奇女子,让他的人生充满了传奇,变得丰富多彩;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传唱至今,也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