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生思念知为谁?

 天涯飘零SZ 2021-10-24

01

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为苏轼的卓越才华和人格魅力所征服,为他的跌宕人生而憾叹,为他的乐观豁达而喝彩。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评论: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轼是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

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这就是多面的、天才的、不为世俗所容的苏轼。

每个天才背后,都站着伟大、美丽并且智慧的女性。苏轼柔情的诗篇,烂漫的情怀,真情的流露,无穷的思念,以及欢欣与悲戚,都与人生中挚爱的女性有着紧密的关联。

02
   

发妻王弗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这是苏轼思念亡妻王弗的一首词,情深意切,字字含情,读来让人禁不住热泪盈眶。王弗16岁就嫁到苏家,当时苏轼19岁,正发奋攻读之时。从此美人伴读,红袖添香,意气勃发。在父子三年金榜题名,且为母守孝期满之后。全家由水路出川,出夔门,穿三峡,奔向京城,前途一片光明。“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年轻的苏轼豪气冲天,豁达好客,广交宾朋。苏轼与人为善,认为所有人都是好人。遇见有人来访,几乎都知无不言,无所顾忌。王弗虽然比苏轼年小,但社会知识比苏轼丰富,知道丈夫热情好客,与人交谈无所顾忌,不分良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王弗知道丈夫才华横溢、名满天下,必会遭小人嫉恨。故每每苏轼与客人交谈,她都藏于帐后倾听,为苏轼分辨友敌。并劝谏丈夫不要对什么人都吐露真言,以防被人陷害。有王弗在身边,苏轼言行谨慎,故无大祸。可惜王弗26岁就离开了,虽然有后续的妻子王闰之,她也很贤惠体贴,但她对苏轼只有景仰,没有王弗的警戒和规劝,苏轼终于因“乌台诗案”而入狱。王弗的去世,留给苏轼的是无穷的思念。所以在密州时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江城子》以悼念发妻,没有了王弗的规劝和提醒,注定了苏轼命运多舛的一生。

03

续妻王闰之

苏轼于为母守孝期间,经常前往岳父家,和王家的人很熟悉。特别是美丽聪敏、兰心蕙质的二十七娘,引起了苏轼的注意。这个二十七娘就是王闰之,当时才十岁,王闰之也对这是才华横溢的堂姐夫十分倾慕。在王弗去世的第二年,苏洵也去世了。苏轼于是带着父亲、妻子的灵柩回川安葬并为父亲守孝,随后续娶了王闰之。从此,王闰之跟着苏轼颠沛流离,含辛茹苦、任劳任怨的养育堂姐的遗孤和自己的孩子。王闰之跟随苏轼的时期,也是苏轼人生起伏最大的时期。 “ 身行万里半天下”,她默默无闻地陪伴苏轼度过人生最重要的阶段,历经坎坷与繁华。苏轼先被外放杭州,在那里王闰之收了钱塘美女王朝云,做她的贴身丫鬟。次到徐州、密州,然后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几乎被杀,最后被判流放黄州。王闰之带着孩子,追随苏轼奔波,在苏轼凶险的日子里为苏轼奔走,为之分忧。在黄州最艰难的日子里,和苏轼一同种地度日,给他酿酒,为他带来安稳和快乐,给苏轼以最大的支持,让苏轼保持了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帮助苏轼走出人生的低谷。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如黄钟大吕般的名篇就诞生在这里,这都与王闰之默默的付出与支持有着紧密关联。后苏轼被召回京城做官,为他一生最得意之日,皆由王闰之待人接物,处理家庭事务。王闰之跟随苏轼,默默持家,待孩子一视同仁,无论是落难时还是富贵时,宠辱不惊。王闰之在46岁时去世,此时苏轼已经58岁。也正是这一年,妻子去世,一直保护并爱惜苏轼的皇太后也去世了,苏轼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灾难。此时,陪伴苏轼的,是红颜知己王朝云。

  04

‍红颜知己王朝云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传说此诗是苏轼初识王朝云时所写。苏轼被贬杭州,友人为之在西湖上设宴,并设歌舞以乐之。领舞之人便是王朝云,当时她才12岁。王朝云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能歌善舞,虽混迹烟尘之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match‍质。一曲舞罢,王朝云已换了另一种装束:洗净浓装,黛眉轻扫,朱唇微点,一身素净衣裙,清丽淡雅,楚楚可人,别有一番韵致,仿佛一股空谷幽兰的清香,沁入苏轼因世事变迁而黯淡的心。苏轼被王朝云的清新脱俗所吸引,这明眸皓齿、顾盼神飞的钱塘美女,不就是当年的西施再生吗?如此美景美色,翩若惊鸿。此时,本是丽阳普照,波光潋滟的西湖,由于天气突变,阴云敝日,山水迷蒙,成了另一种景色。湖山佳人,相映成趣,苏轼灵感顿至,挥毫写下了传颂千古的描写西湖佳句。出生于书香之家的王朝云也对苏轼十分仰慕,从此王朝云便一直跟随苏轼。

 苏轼的落难之处,必有朝云。苏轼流放黄州时,由于王闰之要照顾孩子,王朝云便先伴随苏轼到黄州,照顾苏轼的起居生活。她给苏轼灰暗的生命添加靓丽,也在这段日子,苏轼收朝云为侍妾。这位江南美女,在那偏僻的黄州,尽心照料着漂泊颠沛的苏轼,陪苏轼度过这暗淡的日子。在黄州安定后,王闰之才带着家人前来。在黄州,苏轼和朝云在患难与共期间有了爱情的结晶—儿子遁,苏轼对这儿子十分疼爱。在儿子满月的时候,苏轼召集全家,依照当地风俗,举行一个隆重的洗儿会,他又将自己的心思向众人讲了一遍,同时写下:“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可惜这个孩子在苏轼改调汝州的路途中染病夭折。苏轼十分伤心,朝云更是以泪洗面,悲痛欲绝。此后他们再没有孩子。苏轼在京城风光繁华之时,朝云便居于幕后,甘于平庸,一切由王闰之主持。苏轼在京城志得意满之时,侍妾成群,一日,苏轼饭后携婢妾散步,摸着肚皮问她们:“这里面装的是什么?”。有人说是学识,有人说是才华,苏轼不以为然,惟有朝云的回答让他捧腹大笑,朝云说:“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感叹:“知我者,朝云也!”。从此,苏轼把王朝云视为知己。

 苏轼58岁时,续妻王闰之去世,一直保护并爱惜苏轼的皇太后也去世了。刚正不阿、为民请命、仗义执言的苏轼既不容于新党,也被旧党排斥,最终被朝廷宣布流放偏远的岭南惠州。当时岭南为瘴疠之地,此去关山万里,路途艰难。苏轼已经年近六十,仕途也再无翻身之日。见此光景,侍妾四散,只有王朝云坚定的留下,愿意陪伴苏轼万里跋涉前往惠州。当时王朝云只三十一岁,正是人生美好年华,这让苏轼十分感慨。苏轼有王朝云,何其幸运!同是歌妓出身,白居易的美妾樊素在白居易年老多病时就一走了之,而朝云却始终跟随年迈得苏轼去偏远的流放之地。对此,苏轼深有感叹:“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阿奴络秀不同老,无女维摩总解禅。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板旧姻缘;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王朝云与樊素同为舞妓出身,然而性情迥然相异,朝云的坚贞相随、患难与共,怎不令垂暮之年的苏轼感激涕零呢!王朝云跟随苏轼来到岭南,在苏轼落寞时为他跳舞唱歌,给他以心灵的慰藉。她的心与苏轼息息相通,惠州的山水留下了他们相依相伴的足迹。两年后,在惠州的王朝云不幸遭遇瘟疫。她身体十分虚弱,终日与药为伍,总难恢复。苏轼有《朝云诗》:“ 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扇旧因缘”。苏轼为她拜佛念经,寻医煎药,乞求她康复。但从小生长山水胜地杭州、本为花肌雪肠的朝云,最终耐不住岭南闷热恶劣的气候,不久便带着对苏轼的不舍与无奈溘然长逝,年仅三十四岁。临终前她握着苏轼的手,诵《金刚经》四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苏轼按照朝云的遗愿,将她葬在惠州西湖南畔的栖禅寺的松林里,亲笔为她写下《墓志铭》,铭文也像四句禅谒:“浮屠是瞻,伽蓝是依。如汝宿心,唯佛是归。”。惠州亦有西湖,恍如杭州,陪伴这位钱塘美女。    

  在朝云逝去的日子里,苏轼不胜哀伤,写了许多诗、词、文章来悼念这位红颜知己。其中,著名的《西江月梅花》一词,用梅花象征那长眠在地下的朝云,这心爱的女人与梅花般美丽、高洁、超脱尘世:“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迁时过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反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惠州的和尚募集资金在王朝云墓上筑六如亭以纪念她, 苏轼亲手写下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亭联不仅透射出苏轼对一生坎坷际遇的感叹,更饱含着他对这一位红颜知己的无限深情。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当年王朝云每次唱这首词诗,皆哽咽不能语,她为苏轼如柳絮般的漂泊命运而不平。而今红颜已去,只留下如柳絮般漂泊的苏轼,越飘越远,最后流落到海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