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肖老师讲课4(卫气营气)

 无梦的天空1234 2021-01-08

​从体之气,(1)从属性角度看,分为阳气与阴气。(2)从隶属角度看,分为脏腑之气与经络之气。(3)从功能角度看,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卫气与营气都是经络之气。


营气、卫气、元气、宗气、脏腑之气,都是气

营气是血中的一部分,是阴中之阳,

营气使血液有了功能性

没有营气,血液就是血细胞和一堆水

有了营气,血液才有了濡养的作用




营是血中之气,营是液体,有形,属阴气。


(3)从功能角度看,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营也有功能,但不是这个功能,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营可以化为血。

营是血的前身半成品。


如果营是有形物质,是否可以理解,营也可以化精、化津?

阴气——>营——>血/精/津


那么,卫是气的一种?还是说卫是气的前身呢?

营与卫互根,和阴与阳互根一样。


也就是说,卫气是一种特殊的气,与宗气、元气一样都属于阳气

调营卫就等于调阴阳,就可以间接调气血,进一步间接调脏腑


厥阴病之热厥,在伤寒论中只有两条:

1,335条,厥深者热亦深,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

2,350条,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热厥不少见,而伤寒论只讲了其中最少见的阳明证,只会这点东西,到临床上发大蒙,应对不了。怎么办?学呗,看《温病条辨》,讲热厥讲的棒棒哒!仅从这一点看,伤寒论是“地”,而不是“天”。


中医辨证的原理是根据症状而判定证,以四诊症状为据,从症状辨证,有什么的症状,辨出什么证,这是辨证不能变更的思维原则。以前的辨证方法是列出几个常见证型,然后从中挑选,导致不会治病。学六经,最好别穿新鞋走老路,掌握牢辨基本单位知识,即病位与病性,随机组合。

先列出六经,之后挑选是哪个经,这与先列出证型,然后挑选是哪个证型,有何区別?


原来学中医,对某个疾病列出几个证型,开始受欢迎,因为好学,而现在如何了?

原来学中医,对某个疾病列出几个证型,开始受欢迎,因为好学,而现在如何了?


佳明老师曾说过:辨证的结果(证型)应该可以解释所有的症状。


卫是无形的东西,主要在脉外,脉内很少,可以忽略不计。营是有形的东西,主要在脉内,脉外很少,可以忽略不计。

卫,如果进脉内,叫卫气内伐,是病,麻繁事了。

营血混一起,卫和气混一起,

严格讲,卫与气不一样,但是一类,都属阳。营与血也不一样,但也是一类,都属阴。

护卫体表,这个体表范围困惑,指皮肤肌肉,腠理,血管外?


躯壳部分为表

包括皮,肉,筋,骨。

骨痹,是表证,乃风寒湿犯表。

脏腑血菅就是里了

卫,在体内也有。主要分布在表,防御外邪。


营,有营气一说,有营血一说,营行脉中,血亦在脉中,原来如此,是营气化生的血液

卫、营是功能,气、血是物质



三焦,分上、中、下,指身体内脏的部位,但身体每个细胞组织互相都紧密联系,通过三焦油膜联系,就象,猪的肥肉与瘦肉之间、肉与骨之间、骨与骨之间、骨与筋之间、内脏与内脏之间的油筋膜,割开皮以后,看到各细胞组织到是油筋膜


黄帝内经里说:三焦者,决渎之官。

这个决渎是指疏通河道的。

还有的分开解释,决,有决断之意,有疏通之意,这个可能与三焦与胆为同名经而相联系。


人体里的水道是指什么呢?个人认为只要有流通的都为水道,这就和膀胱的州都之官分别开了。


比如血不利则为水,这也是因为水道没有决渎,从三焦着手,解决血不利,就是决渎。

舌质紫,主血瘀。那么,血瘀在何处?从舌上也可以看出来。


1,舌质紫而暗者,主瘀血在中脘。虚寒

2,舌质紫而赤者,主肝热络瘀。

水饮是人体脏腑功能失调而形成的病理产物,是停留于人体内的不正常水液,不起津液的滋润作用,反而阻碍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而引发一系列的症状,水饮溢于肌肤为水肿,聚于腹中为腹胀,凌于心则心悸,射于肺则咳嗽,侮于脾则腹泻,逆于胃则呕吐,犯于肝则胁痛,入于肾则喘息,上蒙清阳为眩晕,下蓄膀胱为小便不利。

这是常识,应该知道,比如望舌见胖大有齿痕,并眩晕,用苓桂剂,效果很好!

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喻嘉言治下利,逆流挽舟之法,即是从这条悟出来的。当明白了“营卫不和影响脏腑升降”之理,逆流挽舟之法跌落神坛,没什么稀奇的了。

太阳主表,阳明主里,表不固致邪入里而下利

营卫之出入废,则脏腑升降化灭。无论怎么调脾胃升降都白废。


厥阴病之热厥,在伤寒论中只有两条:

1,335条,厥深者热亦深,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

2,350条,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热厥不少见,而伤寒论只讲了其中最少见的阳明证,只会这点东西,到临床上发大蒙,应对不了。怎么办?学呗,看《温病条辨》,讲热厥讲的棒棒哒!仅从这一点看,伤寒论是“地”,而不是“天”。

上焦:邪入心包,舌蹇肢厥,牛黄丸主之。

中焦:阳明温病,面目俱赤,肢厥,甚则通体皆厥……,大承气汤主之。

下焦:下焦温病,热深厥甚,脉细促,……,三甲复脉汤主之。


上:热闭心包之厥。

中:肝郁闭胃阳之厥。

下:肝肾阴亏之厥。


中医辨证的原理是根据症状而判定证,以四诊症状为据,从症状辨证,有什么的症状,辨出什么证,这是辨证不能变更的思维原则。以前的辨证方法是列出几个常见证型,然后从中挑选,导致不会治病。学六经,最好别穿新鞋走老路,掌握牢辨基本单位知识,即病位与病性,随机组合。

先列出六经,之后挑选是哪个经,这与先列出证型,然后挑选是哪个证型,有何区別?

原来学中医,对某个疾病列出几个证型,开始受欢迎,因为好学,而现在如何了?

有什么样症状,辨出什么样证,这是辨证不变的思维原则。而不是先列几个证型或六经,之后挑选是其中哪个?佳明老师曾说过:辨证的结果(证型)应该可以解释所有的症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