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在鹿角上的紫罗兰

 初夏矢车菊111 2021-01-08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547期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al



「 开在鹿角上的紫罗兰 」  


文/范  丛

                           

记得鲁迅先生的三味书屋的中堂也挂了一幅鹿。鹿的种类很多,不管是哪个国家,在人们的心目中鹿都被赋予了很美好的祝愿。


网上看到一幅图片,是一头鹿的骨骼,让我想起一句话,即使皮囊腐朽,优雅已浸骨髓。之前读过一篇文章,中间讲了一个关于樱桃鹿的故事,今天又把他拿出来,是觉得我们对待生活是否也能像那只鹿……
  
《樱桃鹿》 是杨凌电视台一个记者李慧写的一本散文集。至于为什么叫樱桃鹿,还得从一个童话故事开始。


  
传说,在一片森林里,住着一个猎人。有一次,他在打猎途中遇到了一只美丽的小鹿,可是子弹已经用完了,于是,他顺手把几粒吃剩的樱桃核放进枪膛。枪响了,头部受伤的小鹿很快消失在密林深处。


第二年春天,人们惊奇地发现,森林中出现了一只头顶上长着樱桃树的小鹿。樱桃小树茂盛异常。在收获的季节里,小鹿摇落鲜红的樱桃果,把果实分给森林中的所有居民,包括那个射伤她的猎人……


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人说,这美丽的结局是因为善良的小鹿最终宽恕了猎人。不过,我倒认为小鹿最终将樱桃送给猎人,应该并不是表示对他带给自己伤害的宽恕,而是表示对他带给自己的幸运的感恩。因为如果没有猎人的那一枪,小鹿的头顶就不会长出樱桃树,那小鹿也就不能收获樱桃。头顶枪伤的地方也正是上帝赐于小鹿恩惠的地方。


  
中国也有很多关于鹿的神话故事和传说。跟樱桃鹿相似的就是敦煌莫高窟的壁画——鹿王本生


  
莫高窟第二百五十七窟壁画的主要题材,创作于北魏。是敦煌莫高窟壁画同类题材中保存最为完整、最完美的连环画和最具代表性的壁画之一。
鹿王本生故事是指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生前所经历的许多事迹。“鹿王本生”则是释迦牟尼前生是一只九色鹿王,他救了一个落水将要淹死的人反被此人出卖的故事。释迦牟尼原是古代印度北部一个小国—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传说他因看到人世生、老、病、死很苦,便出家修行,以求解脱,后来成了“佛”。


  
敦煌是汉武帝建立的河西四郡之一,当时是地处东西交通要衝的边陲重镇,更是输送丝绸运往西方的通路。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之后,七千馀公里的丝路上,僧俗交往,商旅如织文化交流频繁。在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潮流中,创始于印度的佛教传入了中国,首先在西域扎根,经由敦煌而入中原。在战乱频仍,生命无凭的苦难年代,佛教因果报应、轮迴转世的教义深入人心,传统印度造窟修行以求得精神慰之风应运而生。敦煌石窟即是在这样的历史潮流之下的产物。石窟既是信众礼佛修行之处,洞窟世界遂如佛国世界,走入洞窟中,佛的塑像是洞窟的主体,四周怖满巨型的壁画,顶部为藻井建筑装饰图案,地面更舖满莲花砖,简直是一个遗世独立的淨土境界。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别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因此,壁画的风格具有与世俗绘画不同的特征。但是,任何艺术都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都有它的民族传统;因而它们的形式多出于共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风格。著名的敦煌壁画有九色鹿救人、释迦牟尼传记、萨锤那舍身饲虎等著名的壁画故事。


  
14世纪到16世纪,京都的室町幕府统治能力薄弱,武家压倒贵族。在文化方面,则无论是贵族还是武家的文化,都受到禅宗的影响。14世纪末期以金阁寺为代表的北山文化,15世纪末期以银阁人于是被迫隐居到本州的东北部。无论是日本金阁寺跟鹿的传说,还是辋川鹿苑寺的传说,鹿总被人们寄予了浓厚的神话色彩。都是希望人们能以德报怨。这种品德也是胸怀宽广的体现,有了胸襟情怀,那么烦恼自然也就少了……


然而我们大多的时候都被自己的情绪左右,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不好的结果,就大发脾气,抱怨。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种高尚的情怀,也体现了一个人的素养。《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德报怨”最早出自《老子》79章:“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又见,《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又将白金百两,送与庵中老尼,另封白银十两,付与老尼启建道场,超度苏二爷朱婆及苏胜夫妇亡灵,这叫做‘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我觉得,遇到不公平待遇了,或者委屈了,先别急着生气,抱怨,最好的解决方式也绝不是以牙还牙。如果你能够做到以德报怨,那么你也会是一个胸襟宽广、襟怀坦荡、宽容仁爱、以善待人、无私大肚的人,是一个纯粹善良、毫无私心的人,是一个值得深交、永远铭记的人。格局高度也不会差,也希望每个人的心里都该有一颗善良感恩的紫罗兰种子,我们的鹿角也能开出绚烂的花,香甜的果。



关于作者



范丛90后狮子座,蓝田人,2010届洩湖中学校友,自由撰稿人,航模科普推广人,新生态,新教育践行者。


往期作者部分精彩文章回顾


滋水美文
汩汩清泉流过     倾听心灵声音
长按二维码关注订阅
主编微信:mxy2722801
声明︱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投稿邮箱︱865909186@qq.com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