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信平丨也说二师兄

 金秋文学 2021-01-09

也说二师兄

作者:郑信平

二师兄,即猪,是被人类驯化的五畜(牛、犬、羊、猪、鸡)之一,古时也称豚。它性格温驯,一副与世无争,懒洋洋,哼哼唧唧,自得其乐的样子。一大窝的猪在一起,也不见得会互相打架,以致头破血流的。就是在同一猪槽里吃食,也不过是互相挤挤。

猪是文人笔下描写田园生活的主角之一,取的就是其慢悠悠,老好人的肥憨像。像唐代王驾写我们上饶铅山春社情景的“豚栅鸡栖半掩扉”,正是谁家的大肥猪摇摇晃晃、哼哼唧唧地自我回家归圈的生动写照。

猪,也有别称——刚鬣,取其颈部背部的粗毛刚劲,根根直立意。《西游记》里猪八戒在自我介绍时,自称猪刚鬣,我们读者也觉得他叫猪刚鬣比叫天蓬元帅更威风呢,也恰好能体现老猪的任劳任怨的性格特征。确实如此,你看野猪颈背部的直立粗毛,配上嘴巴里的两个长长的獠牙,多威武啊。

猪,又称彘,这就有贬义意了,使人立即联想到刘邦狠毒的吕后(事)来。《史记·吕太后本纪》有“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馀不能起。使人请太后曰:‘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孝惠以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故有病也”。吃醋吃到这个份上,够歹毒了,更吓死了自己的儿子,可见吕后其心比铁还硬。这是对猪格的侮辱,是对猪的美好形象的极大破坏。

猪,还有称豨的,《康熙字典》注“豨”为“大豕也”。《墨子·耕柱》里有“言则称於汤文,行则譬於狗豨,伤矣哉”!这里的豨应该是粪便裹身的大懒猪,而狗则是狺狺狂吠的恶狗,墨子将猪狗合并着用,鲜明地表达了厌恶言行不一者的坚决态度。

古代楚人还以豯作为豨之子,指的是小猪。《康熙字典》“豯”条目里的《说文》有“生三月豚,腹豯豯貌也”,生下来三个月的小猪,肚子圆滚滚的。其后还举《扬子·方言》说“南楚谓豨之子,或曰豯”。小猪可爱,故有汉初陈豨、汉末昌豨的以“豨”为名,取义明显直接吧。

自打二师兄被人类驯化以来,其一直都与我们生活在一起,是人类的好伙伴。二三十年前,乡下人家,几乎家家都会建个猪栏,养上一条两条的黑猪,有的还会养一只大母猪。主要是经济的考虑,可以补贴家用,或者说其是主要的家庭经济来源。

记得小时候,每次的母猪生小猪,老妈都要放下手头的活,一心一意地站在猪栏边上,守候着小猪仔的出生,生怕母猪压到了刚出生带肚脐红彤彤的小家伙。有时整夜手端墨水瓶煤油灯,眼都不眨、不知疲倦地通宵值着班。还时不时地跨栏入圈,翻动母猪的大身段,轻轻捧起小宝贝,放于双排扣的母乳那去,人为助力小猪仔的享受甘甜乳汁,全然不顾正生产之时母猪的暴怒和突然袭击。

老妈看那些小猪仔的眼神,好像我和哥哥们都没有享受过呢,也是,那是希望,是能卖钱的宝贝啊。我们这些个天天哇哇吵闹打架的祖宗,烦都烦死啦,是花她钱的主,当然比不上宝贝小猪仔了。

我想,那叫陈豨昌豨的古人,他们的老妈肯定和我老妈一样,所以他们才取名为“豨”,大有替换了小猪仔的意思哦。但应该是陈豯昌豯才对嘛,毕竟豨有裹满猪粪被强行和狂吠之恶狗并列的嫌疑和可能啊,而豯才是讨人喜爱,可爱又圆东东的猪宝宝啊。

猪更是我们小孩的好玩伴。在乡下,带着小猪仔们的母猪,这段时间是最惬意的,不必时刻被关在猪圈里,猪圈的门开着,母猪有进出的自由。

冬日暖阳下,嘴巴哼哼唧唧不停歇的大母猪,后面跟着一长串唱低音小调,连跑带跳的小猪仔,东摇西晃地从村东头走到村西头,又从西头返回来,好似新上任的排长带着士兵们在巡逻他的卫戍区呢。

提着火蓝,聚在一起戏耍打闹的小孩子们,看到猪卫队的到来,立刻不约而同地自动占领有利位置,各干自认为好玩的,适合自己的游戏。

有跨上母猪背当马骑的。此时刚生产的母猪,背部下榻,刚好是马鞍形状,而小孩子营养都不良,瘦猴样轻飘飘的,大母猪老母猪一点都没感觉到背上多了个人呢,照常哼哼唧唧走它的路,招呼着小猪仔们跟上。

有的看到小猪吃奶时的满足样,很是羡慕,于是伸手到双排扣那抓扯,和边走边抬头吃奶的小猪仔抢占有利地形,被扯痛起来的母猪会加快步伐,或跑起来跑开去,颠下背上的瘦猴来。

有的则是温柔手段,边跟着母猪走,边伸手帮它挠肚子抓背,被抓挠舒服的母猪,会停下来站住,任人抓挠抠拍,完全沉浸在舒服的享受中。漫漫地,它还会趴地上,再躺地上,露出整个的肚皮和双排扣来,任凭处置,完全没有害羞或廉耻的意思。而大大的猪肚子,确实是好玩的地方,暖和又软绵绵的,也没有猪背脊上硬毛的刺手。

有的则是暴力手段,采取拦截方式,双手交叉,从小猪肚子底下抄起小猪仔来,抱在手上,准备好好把玩把玩。而极不配合的小猪,应该都是有恐高症的吧,嚎啕大哭,左扭右扭的,往往在手上玩不到三五秒种,就从手上掉落地上了,跑开去了。

小猪不如小狗,能好好配合,抱起把玩半天的。慢慢地,我们揣摩出门道了,小猪不能抱,只需用根小木棍挠他的肚皮,它就会慢慢停下,躺下,和它的老妈一样,任凭处置。就是不能使其离地。

现代文学语言里,含猪字的词语有褒义贬义还有中性的,若将猪狗连在一起用,好像褒义的就没有了,都是贬义的,如猪狗不如、猪朋狗友狗彘不食泥猪瓦狗等,没有一个能用在夸人之时。

但在我们小孩看来,小猪小狗,都是好玩的东西啊。只要抓住了其特性,因猪因狗而施策,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都能和我们打成一片的嘛,何来的坏意或不好事呢。就是大狗的对生人的狂叫,甚至是腿肚子上的来一口,也是人家的看家本职所要求的嘛。我们人类在最初驯化狗的祖先时,目的不就是其认生之后的提醒,提醒不得行,才采取措施的么。

至于养大了的猪,则是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肉类蛋白啊。

(2021年1月7日夜)

文/郑信平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郑信平,江西玉山人,四川大学毕业,哲学博士,曾在乡镇、县级政府任职,挂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现为中部某省地级市公务员从事金融口工作。喜藏书、阅读,也喜动笔。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