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北作家 || 安望:梦生醉死欢情薄 (散文)

 新用户8981n2sT 2021-01-09

梦生醉死欢情薄

安望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寥寥数语,文短意远。纵观全文,未在佳人的闭月羞花之容,沉鱼落雁之貌上浓墨重彩,只在其魅力上渲染,以一个立体感的形象,呈现出美人的丽质月貌,既有遐想,又有悬念。可能正是因为这样的笔法,使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咏赞佳人的千古绝唱。

  

  总的来说,中国最早的诗歌不是四平八稳地写在纸上,而是先唱出来,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旋律起伏,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脆悦耳。一首《北方有佳人》,最早就是由西汉乐师李延年作曲填词,口口相传,人人皆知。而要说这首华曲里咏赞的对象,不是他的妻子,也不是他的心上人,而是他的妹妹。

  

  其实在我看来,与其说它是乐曲,是诗文,倒不如说它是“一块敲门砖”。因为它敲出一个女子的华贵身份,也敲出了一个男子的显赫地位。这一切既在策划者的计划中,又在上天的注定里。

  

  著名巴西作家保罗·柯艾略在作品《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写到“当你全心全意梦想着做什么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协同起来,助你实现自己的心愿”。作为哥哥的李延年是当时西汉有名的乐师,善填曲作词,包揽宫廷音乐,供皇室娱乐消遣或者祭祀哀悼。长此以往,面对自己和家族的卑微地位,以及自己极想要保护的对象——妹妹,他思考着,怎样才能改变这一命运?怎样才能让妹妹幸福快乐?

  

  山不转水转。正是这一毕生绝活,巧遇上汉皇喜于美色的事实,使李延年开始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作了那么多莺歌宴词,何不试着写人看看,对象就选妹妹,何况她与同龄女孩比起来确实聪颖丽质,能歌善舞。再或者一经传唱,汉皇听到了会怎么样?怕也就怕我的爱好碰上你的喜好。

  

  正是这一完美计划,拉开了后来故事的序幕,温情地给我们上演了一场刷爆朋友圈的痴情离恨。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如果拿现在一些选秀节目中的话来说,在汉代皇帝中,最有故事的皇帝当属汉武帝刘彻。自十六岁登基,在自己的政治生涯中,一干就是五十四个春夏秋冬,也正是这五十四年,他创出了举世瞩目的政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诸如他的汉武盛世,历史上将其与贞观之治、康乾盛世并列为三大盛世;开创了使用年号的先例;身先制定并颁布了太初历;并以“罪己诏”自我批评等等,创造了历史上多个第一,可谓是劳苦功高,仁德以民。

  

  作为皇帝,汉武帝也和其他皇帝一样喜欢“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在他的皇帝生涯中,先后宠幸的有五个女人,而这故事背后痴情离恨的主角,就是他的第四位夫人——李夫人,也就是李延年的妹妹。纵观汉武帝的一生,他最喜欢的,最念念不忘的也就是这位倾国倾城的佳人。

  

  据说故事是这样开始的。一天,汉武帝在大殿内宴请群臣,开怀畅饮中,感觉气氛不是那么轻松愉悦,于是命人召来乐师李延年,问道:“延年哪,朕听说你最近又创作了新歌,何不来演唱,给我们助助兴?”,此刻的李延年当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之喜态,机会终于来了,一切就是他计划的样子。翩然起舞,拿出了自己的毕生绝技,只见其舞袖曼舞似掌上飞燕,清曲宛转犹高山流水。镜头换下场,见汉武帝和众位大臣们也看得是目瞪口呆,听得是如痴如醉。当李延年唱完最后一句“佳人难再得”,他衣袖飘飘,顾盼流离,当有一道对佳人深情期盼的迷离电光射在汉武帝的眼睛里,汉武帝一遍一遍的拍手叫绝,仿佛真有一个妙龄女子或隐或现。紧接着,汉武帝就急切追问李延年:“善,世岂有此人乎?”还没等一脸懵逼的李延年回答时,看着汉武帝兴致极高,平阳公主就顺势说:“我知道确有这么一个人,这就是李延年的妹妹啊”

  

  一切像是那么出人意料,确又冥冥注定。如获珍宝的汉武帝,欣喜异常,迫不及待地召见李延年的妹妹。哥哥能歌善舞,妹妹当然也不差上下,看着李延年的妹妹,风姿旖旎,舞步蹁跹,汉武帝眼前一亮,真的如歌词里咏唱的那样,当有秀丽端庄之神气,温文尔雅之风韵,倾国倾城之容貌,妙哉喜哉!当机将其纳入宫中,不久就封为夫人。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妹妹从此享受第一夫人的待遇,李延年也因此大翻身,成为了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不是他的灵机一动,或许一切还是一切。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一段痴情离恨就这样在别人的伏笔下悄然地进行着,李夫人自进入皇宫起,就成为汉武帝的最爱,其他的妃子、夫人就如当年班婕妤的命运一般,孤芳不自赏,花自飘零。人家二人却恩爱、厮守的如痴如醉,到了“捧在手上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程度可以来形容。历史上,这对苦恋人也创造了不少的故事佳话,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他们也算是爱情的模范。

  

  说是有一天,汉武帝去李夫人的宫中幽会,两个人卿卿我我,闲坐谈笑时,忽然汉武帝感觉自己的头皮发痒,就顺手摘下李夫人头上的玉簪搔头,可谁知经不起后宫媒体的观照,一下子火爆后宫,大家纷纷东施效颦,后宫佳丽之后都把自己的头发梳成“玉簪式”以期待得到皇帝的宠幸。不单单是皇宫,之后也传到民间,一度引起了长安的玉簪生意兴隆,也就有了“长安玉贵”的典故。历史上也有如出一辙的情况,后来晋时因左思的《三都赋》引起了“洛阳纸贵”。

  

  如果没有开始,或许就没有结束。常言说的好,自古红颜多薄命,专宠一年后,李夫人就为汉武帝生下一个儿子,也就是昌邑王刘髆。也就在生下刘髆后不久,李夫人一病不起,色衰爱驰,汉武帝心急如焚,遍召天下医术高明的名医,治疗李夫人的疾病。即便如此李夫人的病情终不见好转的样子,渐渐地,李夫人一天比一天香消玉损,容颜枯槁。汉武帝这时候也是心如刀绞,经常到李夫人宫中看望,刚开始李夫人只是捂着被子,还见汉武帝,到后来拒见汉武帝,只是说“妇人貌不修饰,不见君父”,此时的汉武帝更是悲痛欲绝,极力劝导安慰其“我将加赐千金,并封你兄弟为官,怎么样?,不能康复,我们更要见上一面呀”,话说到这份上了,李夫人还是拒见汉武帝,后来汉武帝一再请求,李夫人答应见是见了,可还是给了汉武帝一个背影,始终没有让汉武帝看到自己的病后容颜,只是拜托汉武帝千万要善待自己的儿子和兄弟。不得不说,一个女人用自己容颜博得了皇帝的宠幸,生命结束时,又用自己的智慧给孩子和兄弟铺了条康庄大道。真的是颜值与智慧担当。

  

  相见不如怀念。李夫人殡天后,她病中与汉武帝不见面的举动,反而激发了汉武帝对自己的痛彻思念。或许这就是李夫人的故意想法。汉武帝对其思念如狂,便命人画出李夫人的画像,挂在自己的甘泉宫,以寄托哀思。

  

  “为你写诗,为你静止,为你做不可能的事”。不思量,自难忘。佳人如若昙花一现,就那样烟消云散,留给汉武帝的却是刻骨铭心,无限怀念。怀念也最怕的是睹物思人,我们都知道皇帝除了好色,也喜欢在依山傍水的地方,给自己建一个行宫,闲暇时可供自己游玩休闲,汉武帝也不例外,他的度假圣地就是昆明池。李夫人死后不久,汉武帝为了散心就又去了昆明池,结果是遣心不成,倒悲痛不已,自己坐在舟上,见凉风生碧波,夕阳落西斜,忽然想起昔日和李夫人同游划船的情景,一时间触景生情,李夫人仿佛并没有正真的离开自己,而是暂时的回娘家了,想归想,但现实还是那么无情,那么不尽人意。思绪难抑,便把感情留在纸上,化在墨香里,作了一首《落叶哀蝉曲》以托哀思。

  

  这对恋人的故事让人感动,却也让人惋惜。不是说什么得不到,才是最好的,我觉得有些东西,还是要且行且珍惜。比如说好好爱一个人,就是结局凄美,但毕竟曾经经历过,有那么一个人在你的生命里来过。就像汉武帝念念不忘李夫人一样,就因自己的一个睡梦,后来找方士“招魂相会”,虽然说汉武帝信了方士弄的皮影戏假象,但我觉得那是汉武帝自我安慰,并不是说汉武帝就那么傻,如果招魂真能换来逝者,那么为何存在生死别离?

  

  从“忽迁化而不反”到“哀裴回以踌躇”这是汉武帝对李夫人最深的用情,最扎心的哀悼,这首悼亡赋《李夫人赋》可谓写的是浓墨重彩,有章不驰,掀开了悼亡赋的序幕,也镌刻了爱情的味道。

  

  一首乐曲,一首诗文,一页一页的流传下来的不仅是好文采,更给我们温情得是一段痴情离恨。

  

  北方有佳人,佳人难再得!

  

  作者简介:安望,九零后,笔名素心,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人。现为一名大三学生,爱好诗词,追求唯美,喜欢用不同的文风书写深心的告白,习作散见于各大文学网站、文学微信公众号、刊物。

继续阅读点击下面链接

西北作家 || 陈嘉瑞专栏:和蔡澜一起说女人

西北作家 || 散文:一碗油泼面  王选信(陕西)

西北作家 || 美文:上帝的指纹  王玲(陕西)

西北作家 || 朱文杰专栏:西安人爱咥面

西北作家 || 秋子红:白狐(小小说)

编老家红富士苹果红了!

来自中国优质苹果产区——陕西红富士

脆!甜!!多汁!!!

自产自销,10斤装50元包邮(偏远地区另议)

量大优惠!欢迎凑团团购

点最后一图二维码识别、下单


注:稿件有可能修改后发表;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