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手资产端,一手抓健康,制药企业是中国平安绕不过去的“结”​

 保观 2021-01-09

保观 | 聚焦保险创新

从保险机构到综合金融集团再到科技,平安身上的“标签”越来越多,“中国领先的医疗健康企业”也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个。

中国平安自1996年就开始耕耘健康领域,至今已有20多年。至于为什么要打造医疗生态圈,平安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心颖在投资者开放日上介绍道,首先是医疗健康市场的庞大;其次是平安医疗生态圈具有巨大的战略协同效应;此外,身为中国领先的医疗健康企业,平安已然形成了差异化优势。

在老龄化加重、大众对于医疗健康方面的消费需求明显增加的背景下,2016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2030年将超过16万亿元,这一需求也在突发的疫情之下被放大。但与大众潜在的健康需求相比,我国的大健康产业链各个环节提供的资源相对分散,没有进行有效的整合。在这种情况下,生态圈的建立不仅能够打破各个行业间数据、技术等方面的壁垒,同时也能够以更加具有创新性的商业模式为用户提供更加完整、流畅的服务

为了打造医疗生态圈,平安也进行了多方位的布局。目前平安拥有最大的互联网医疗流量入口以及领先的线下医疗服务提供方网络,并且在医疗科技方面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领先。根据中国平安公布的数据,平安医疗科技研究院打造了全球最大的的医疗数据库之一,医疗科技专利申请数位列全球第二,在6项医疗影像国际竞赛中获得第一,疾病覆盖数超3万种,就诊数据超10亿条,医疗科技调用超3亿次。

目前,平安旗下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平安好医生以及聚焦医疗系统的平安智慧医疗仍在飞速发展之中,平安方面也表示,平安每年将营业收入的1%用于创新科技的研发,未来5年还会再投入大约1000亿进行创新投资,其中20%-30%会和医疗相关。而除了对于技术创新的投资,在纵向上平安也在积极与医药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助推医疗健康生态圈的建设

联手日本津村,助推中医药行业发展

2017年,中国平安与日本津村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平安人寿以持有津村10%的股份,成为了津村第一大股东,彼时这笔投资也是中国企业对日本汉方药健康产业领域最大规模的一项投资。本次合作的一方面,是渴望在制药业务上得到加强的中国平安,另一方面则是作为日本最大汉方制药商日本津村想要开拓中国市场的计划。

此外,双方还宣布将在中国设立合资公司,2018年,平安津村有限公司成立,并与平安旗下的平安好医生等子公司开展合作,其致力于将平安在客户、医疗等方面的资源与津村在中药生产、研究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相结合,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中药产品,进而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与平安津村的成立相呼应,2017年,平安好医生聚焦“现代华佗计划”,将临床医疗与技术结合起来,平安好医生也提出,AI同样能够助力传统中药行业。因此,“现代华佗计划”将大量中医典籍、案例等进行整合,联合多家中医研究机构,组建了专家委员会,共同研发中医AI的“决策树”,大大推动了中医流程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这样,平安津村与平安好医生在业务上的对接也就更加顺理成章了。

3月,平安津村再次走入大众视野,宣布以12亿人民币的交易总额,成为了盛实百草的控股股东,持有其80%的股权。据中国保险网的报道,此次交易也是平安津村的母公司津村株式会社12年来的首次收购事件。专注于优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盛实百草是中药饮片生产经营的行业龙头企业,同时也是津村长期的业务合作伙伴。平安津村也表示,盛实百草拥有经验丰富的中药行业人才及团队,有助于平安津村进一步扩大中国区业务。

日本津村创立于1893年,以“将自然与健康科学化”为经营理念,以“融合汉方医学与西洋医学,为实现世上独一无二的最佳医疗体系做贡献”为企业使命,成长为了全球最大的汉方药制药公司。根据公开数据,日本津村占据了日本医疗用汉方制剂市场近84%的份额,足以证明日本津村在日本的影响力。

身为日本汉方药企中名副其实的巨头,日本津村以妇科药中将汤起家,后面根据汉方制作的入浴剂而受到市场的欢迎,由此津村开始了大规模的市场推广,且并未局限于日本,一直在积极争夺国际市场,产品在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地均有销售,且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技术方面,为了确保汉方药的品质,津村在21世纪初启动了生药可追溯体系,对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整个生产环节也包括切制、称重、配伍、提取等十道精细化的工序,维持了产品的高品质。

此外,在中医药领域,2018年,中国平安还对中国医药集团旗下的中国中药进行了投资,占中国中药扩大后股本的12%,同时成为了中药控股的第二大股东。随后,平安与国药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医疗健康大数据、中药产业供应链、医药供应链等领域进行全方位的合作,进一步促进我国医药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时间拉回到今年,6月,中国中药与平安旗下的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将共同建设全过程可追溯的中药品控溯源一体化管理平台,进一步推动中药产品方面的提升。

携手盐野义制药,提供医疗服务新方案

与投资日本津村并成立合资公司相同,2020年3月,中国平安与日本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交易总额达33.5亿日元(约合21.8亿人民币),平安人寿持有盐野义制药2%的股份,成为盐野义制药第七大股东。7月,中国平安宣布将与日本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的全资子公司盐野义制药(香港)签订协议,在上海与香港两地成立合资公司,平安也表示,此次成立合资公司将加强我国的健康及医疗服务水平。

作为日本老牌的制药巨头,盐野义制药创立于1878年,业务包括医药品的研究、开发、制造、销售等,拥有着出色的医药研发能力,在抗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相关药物领域拥有较高知名度,2018年,盐野义制药研发的流感特效药Xofluza得到了加速批准,在日本上市,其疗效与彼时使用的一般抗流感病毒药物相比快了约 3 倍。

此次的合作,盐野义制药将在两家合资公司建立药物研发中心,将盐野义的研发能力与中国平安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结合起来,制造高增值的创新药物和医疗健康服务,并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同时,借助于平安的健康互联网,各类医药品也可以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向消费者供应。

平安为何选择布局制药企业

无疑,与盐野义的合作是平安围绕其医疗生态圈战略下的一步棋,与日本津村、盐野义制药的合作可以将国外优秀的药物研发能力、创新产品等引入国内。一方面,与日本津村的合作助力我国中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与盐野义制药的合作也使得平安可以由流量入口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据天眼查专业版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医疗健康行业2020年的融资金额达到近530亿元,另外据动脉橙发布的2020年H1全球医疗健康产业资本报告,疫情之下全球医疗健康融资方面表现活跃,生物医药领域在国内外的融资数量和金额依然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平安打造医疗健康生态圈的逻辑,流量是一切的基础,在这方面平安好医生当仁不让。据中国平安介绍,平安好医生服务于3.46亿用户,汇集了全国近万名专家,建立起了最大的线下服务网络,包含了11万家合作药店、4.9万家合作诊所、2000多家体验中心。然而生态圈的建设光有流量是不够的,入口有了,接下来服务网络的提供涉及到医院、医生、药店等方方面面,要将各方资源整合到一条产业链上来,除了资金,也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付出,这一点也体现在了平安对日本津村、盐野义的投资及合作上。

秉持着打造生态圈的终极目标,平安与上文提到的两家公司的合作也并不是简单对药品的引进,例如,与日本津村的合作可以推动我国中药产业的标准化建设,同时掌握相关核心技术对于平安来说也是走在行业前列的关键要素。

因此,与医药领域的公司合作对于平安医疗生态圈的建设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医疗生态圈的建设与平安金融业务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医疗生态圈开始反哺平安的金融主业务,根据平安的数据,平安每年15%到20%新增金融客户来自于医疗生态圈,60%的金融客户有参与医疗服务。使用医疗生态圈服务的金融客户客均合同数为3.1个(不使用的为2.0个)。

通过医疗生态圈,金融业务得以覆盖更多的用户群体,同时提升了客户的粘性,另一方面,在构建医疗生态圈时掌握的大量数据也将帮助平安在新产品的研发、定价以及风控方面更进一步。

早在2013年,马明哲所说的:“一手资产端,一手抓健康。搞定这两头,一个人就终生离不开平安。”就体现出了医疗健康对中国平安的重要性,同时这也是目前很多保险公司在做的事情,在逐渐打通行业间壁垒的过程中,技术更是发挥出了独特的魅力。

当挑战与机遇同时到来,谁能乘浪而上,成为领先者?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