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胃论》中的辨证化裁(一)

 小图书 2021-01-09

原文太长,分开来写。

如皮毛肌肉之阳不伸,无大热,不能食而渴者,加葛根五钱;燥热及胃气上冲,为冲脉所逆,或作逆气而里急者,加炒黄柏、知母;觉胸中结滞气涩,或有热病者,亦各加之。如食少而小便少者,津液不足也,勿利之,益气补胃自行矣。

如气弱气短者,加人参,只升阳之剂助阳,尤胜加人参;恶热发热而燥渴,脉洪大,白虎汤主之;或喘者,加人参;如渴不止,寒水石、石膏各等分,少少与之,即钱氏方中甘露散,主身大热而小便数。或上饮下溲,此燥热也,气燥加白葵花,血燥加赤葵花。

李东垣告诉我们:“皮毛肌肉之阳不伸,无大热,不能食而渴”,说明是阳气被遏制住了,发低烧,加点发汗解肌的葛根就可以了。如果自觉燥热、胃气上冲或腹中拘急痛,要加点炒黄柏和知母——东垣用黄柏等苦寒药,往往喜欢炒或者是酒制,以减轻其苦寒,或用于引经。如果有食管中有热,吞咽不利,或伴有发热,也可以加。东垣提醒我们:食少小便少,应该益气养胃阴,而不应利尿。

气弱气短,阳气不足之证,应加人参。东垣接着说“只升阳之剂助阳,尤胜加人参;”阳之剂助阳,比如防风、苍术,通宣化湿,健脾。恶热发热,脉洪大是实热,白虎汤主之;如果还兼有气喘,加人参。如果还是不解渴,就加少量寒水配伍石膏。如果一喝水就小便,就是燥热,分气燥和血燥,其实临床上一般都会一并出现,加白赤葵花,照方抄,很多地方买不到,一般加上天花粉、知母、芦根等代替亦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