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国的大本营在晋阳,为什么会放弃晋阳,而迁都邯郸?

 老张聊史 2021-01-09

晋国以前有“曲沃代翼”,都城从翼城迁到曲沃,是因为公室倾轧,争权夺利,赵国也是如此,原本大本营在晋阳,后来因为王室其他势力威胁到国君的统治地位,再加上其他地方的领土扩展,最终国都迁到了邯郸。讲解历史上的邯郸氏叛赵这一重大事件,赵盾为晋之执政卿时,把邯郸封给自己的本家赵穿(就是后来弑君的那位狠人),赵穿后人以此为邯郸氏,是赵氏的一处比较重要的分家。

赵襄子与邯郸午(邯郸氏家主)发生了矛盾,以赵氏家法诛杀了邯郸午(赵午),邯郸氏于是叛赵,引起赵氏内战和后来的晋国诸卿混战。范氏和中行氏运气不好,在这起事件中翻了船,最终被逐出晋国,晋国六卿因此只剩下四卿。至于赵氏(赵襄子),他的运气还不错,先败后赢,只牺牲了一个背锅的董安于。

韩赵魏三家分晋,也就是今天的几乎全部山西地区,大部分河北地区,部分河南地区内蒙部分区域,以及极少数其他地区。分家后三个国家只有赵国保留大部分根基,实力也最雄厚,都城留在太原更靠近秦国,西部秦军只要过了临潼就可直指晋阳,而邯郸人口最为稠密,东部齐国北部燕国南部同宗国家韩魏都不足以对赵国构成巨大威胁,相反还有机会主动出击别国,反而经过变法的秦要实力最强,若要攻赵都邯郸肯定要拿下中间的韩魏甚至楚国的北部疆土,有太行山和黄河做为天然屏障,这样有缓冲余地。其实最重要的是邯郸地区属于华北平原,古代农耕为主,此地人口最为稠密经济繁荣。

赵襄子是赵简子的庶子,他想把家主之位传给原太子伯鲁之孙赵浣。但是襄子死后,他儿子赵桓子自立为君,赵浣不得不迁到他的封地中牟。后来赵人杀了赵桓子,赵浣即位,即赵献子,国都也就迁到中牟了。又过50年,赵烈侯去世,他弟弟赵武侯夺位,武侯死后,烈、武两系相争,赵烈侯的儿子赵敬侯获胜。武侯的几个儿子跑到魏国,然后引魏军攻打中牟。虽然没成功,但把赵国君臣吓个半死,所以马上迁都邯郸,远离赵魏边界。

首都既是行政中心,也是人员和物资的集结地。秦国都城从雍城到栎阳一路向东,是为了集中国力向东扩张。魏国迁都大梁,占了楚,齐,宋大片土地,却很快就把旧都安邑丢了。邯郸水路网通达,经济繁荣,人口众多,物产丰富。有太行山,漳河,济水守卫,是赵国争霸中原的首选之都,赵若不定都在此,迟早为他国所取,就如魏国丢安邑一样。晋阳远离中原,人口,经济,物产都不如邯郸。除了利于防守,别无所长。是定都邯郸逐鹿天下,还是定都晋阳,偏安一隅,就看君王是否有进取心了。

邯郸不是赵国最后的都城,邢台也是赵国的都城,叫信都,胡服骑射就是在邢台颁布的,之所以当时迁都邯郸,就是武公子乱朝之事,攻占邯郸,赵敬候收复并迁都邯郸后,一是为了守土,二是为了北扩。战国各个国家几乎都有几次迁都的经历,在上升时期,主要是为了扩充国力,抢夺领土,赵国一开始领土在晋阳,土地贫瘠,远离中原,不利于赵国问鼎中原,进一步扩充势力。迁都到邯郸利于赵国插手中原势力,实时掌控了解中原局势,这在几千年前,消息的传播很重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