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ink武汉 |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汉阳门花园

 玉鸭熏炉闲瑞脑 2021-01-09

《汉阳门花园》

“小时候的民主路冇得那多人
外地人为了看大桥才来到汉阳门
汉阳门的轮渡可以坐船去汉口
汉阳门的花园
属于我们这些住家的人
冬天腊梅花
夏天石榴花
晴天都是人
雨天都是伢

......”

🎶

吉他轻弹,方言演唱,《汉阳门花园》是土生土长的武汉音乐人冯翔两年前创作的作品,吟唱出老武汉的烟火气息和岁月变迁,将过去平凡、琐碎的武汉市井生活带回大家的视野,成为盘旋在耳边的乡愁。

▲武汉音乐人冯翔

这首歌让撒贝宁听哭,被王凯、张新成等艺人演唱过。对于《汉阳门花园》这首歌的评论,更是看哭了无数武汉伢。

因为这首歌,我专程从广州回了一趟武汉。就是为了去看看已经在记忆中模糊了的汉阳门、民主路……

— 网易云音乐@James詹姆斯王

我小的时候住得胜桥,夏天一到,我家家就把席子一卷把我抱着去大桥底下乘凉。那个时候她都六十多了,去年她还来不及过九十大寿就走了。她走的时候我哭不出来,难受得不行。之前每次见到我都要问我怀毛毛冒,要我善待婆家上人,后来我怀毛毛了,一做梦就是她对着我笑,太真实了,每次都从梦里哭醒。

— 网易云音乐@绒绒麻

听一遍眼泪涔涔而下。武汉再无钟立风。冯叔的吉他里才是烟火里市井小民的我的城。你的暴烈太温柔,浓得化不开的是排骨藕汤里煨出的一铫子叹息。所以,过路的看风景,住家的卖清茶。

— 网易云音乐@浮世的风物皆止语

汉阳门花园

《汉阳门花园》唱的汉阳门是在汉阳吗?这是许多武汉人听完歌后心中的疑问。

其实,汉阳门是在武昌。而且“汉阳门花园”这个地名本来是不存在的,这是文化的力量,也是人心的力量。

冯翔说:“这可能是我这辈子最骄傲的一个小知识。汉阳门在武昌,小时候只是大桥下面两块空地,被住在附近的居民称为‘花园’……有了这首歌之后,‘汉阳门花园’才被各种地图软件标注了。”

那么,为什么叫汉阳门呢?

明初公元1371年,武昌古城辟有9个城门,汉阳门就在其中。自古以来,这里一直是个通往汉阳的码头,出城门与汉阳古城隔江相望,故取名汉阳门。

这里是汉江汇入长江的位置,历代黄鹤楼均建于此,自古以来就是武昌城最著名的地标。

解放后,武汉长江大桥也选址于此,桥头堡巍峨高耸,更加增添了汉阳门的传奇地位。

闹中取静的汉阳门花园

汉阳门花园位于武昌区汉阳门码头和临江大道附近,在长江大桥桥头堡下,面积大约3万平方米。

阳门花园里面,栽有一些花草树木,如歌词中提及的“冬天腊梅花,夏天石榴花”,这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品种。

这棵梅树就是《汉阳门花园》里写的那棵腊梅花香的树,只是从去年开始,它就不再开花了。

绿荫掩映,芳草漫生,市民在这里遛狗、纳凉、聊天,不时凉风习习,鸟鸣阵阵,让人舒适自在。

汉阳门花园周边都是热闹繁华的闹市。黄鹤楼就在它的附近,西北望长江,从汉阳门码头可以远眺观赏长江大桥和浩瀚的长江江面。

沿着民主路向东南方向走三四百米,就是著名的美食街——户部巷;而公园的北边,则是武昌最热闹繁华的街道之一——司门口。

遍地美食加上烟火气的生活场景,这里每天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和市民。

外地人到户部巷品尝完小吃,就会到汉阳门看大桥,所以,现在的民主路每天总是人挨人,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大桥蹲下,附近的大爷大妈们在树荫下摆满了棋牌桌、象棋摊,几乎每张棋桌周围都围满了观棋的人。

还很多人在江岸边坐一坐,可能也没有什么目的,就是听汽笛长鸣,极目远眺,看长江潮涨潮落,看两岸人世繁华……

“哪一天能回家

铫子煨的藕汤

总是留到我一大碗”

歌曲里提到用铫子煨的排骨藕汤,是武汉千家万户不可或缺的美食。

每当武汉人谈起家乡的美食,一定有热干面和用铫子煨的藕汤,是每个武汉人记忆中的味道。

///

多次欣赏冯翔对《汉阳门花园》的演绎后,小粉觉得《汉阳门花园》给人带来的不仅仅是音乐本身的旋律美,歌词展现的画面美,而是它勾起了人们对过往历史无限的回忆,勾起了人们对亲人无限的思念。

这个周末,不妨到江边走走,见识一下每天都人挨人的民主路,听听满街放的流行歌,逛一逛还属于老武汉人的汉阳门花园。




# 汉阳门花园

# 食

距户部巷200m

距粮道街1.9km

# 游

距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堡50m

距司门口天桥806m

距武汉革命博物馆1.2km

距黄鹤楼1.2km

距昙华林2.3km

# 行

距中华路码头362m



END

撰文 版式 | 罗婷
责编 | 张琦
“品克新媒”旗下“粉红CLUB”原创出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