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 ---70

 温情海洋 2021-01-09

第四卷治外篇

A   第七十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B    现代汉语

      自然大道的道理,容易认知,也容易遵行;但是天下人却不能够认知,也不能够遵行。说话要有起因,做事要有源头,并不是天下人看不见道的存在,是因为没有思想文化的认知。天下人认知道存在的人很少,可以证明有思想文化多么可贵,所以圣人不追求名利,而追求日修悟道。

C 各家注释

1河上公注:吾所言省而易知,约而易行也。人不好柔弱而好刚强我所言有宗祖根本,事有君臣上下。世人不知者,非我之无德,心与我反也。夫唯世人之无知者,是我道德之暗昧不见於外,穷微极妙,故无知也。

2王弼注:可不出户窥牖而知,故曰甚易知也。无为而成,故曰甚易行也。或於躁欲,故曰莫之能知也。迷於荣利,故曰莫之能行也。以其言有宗、事有君之故,故有知之人不得不知之也。

3杜光庭注:言易知易行,而迷者不知不晓,以其不知於至道,不能深了於戒言,瞢彼君宗,尚拘昏滞,是知我者少也。苟能法则於道,信为贵乎。若披褐而怀玉,非常徒之可识。夫道易知也,而不知者信为愚矣。不知而强知者,圣人不取。

4王安石注: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则大笑之。惟其大笑,故知我者希。惟其若存,故知我者贵。

5吕吉甫注:道法自然,其言亦希而自然。自然则无为,则知之行之也,不乃甚易乎?而天下不能知,不能行,何耶?以言有宗,事有君,而天下不知其宗与君,是以不吾知也。何谓宗?无为而自然者,言之宗也。

6苏辙注:道之大,复性而足。而性之妙,见於起居饮食之间耳。圣人指此以示人,岂不易知乎?人能体此以应物,岂不易行乎?然世常患日用而不知,知且不能,而况行之乎?言者,道之筌也。事者,道之迹也。使道可以言尽,则听言而足矣;可以事见,则考事而足矣。惟言不能尽,事不能见,非舍言而求其宗,遗事而求其君,不可得也。盖古之圣人,无思无为,而有漠然不自知者存焉,此则思虑之所不及,是以终莫吾知也。

7时雍注:无思无虑始知道,故易知也。无从无道始得道,故易行也。而天下富贵者侈欲以丧真,贫贱者劳役以伤生,皆丧己於物,失性於俗,故莫能知,莫能行矣。夫言有宗者,明一章之言,其统之有宗也,此之谓易知者欤?

8邵若愚注:言简直甚易知,无所作为甚易行。天下之人以情识测度,欲见欲闻,欲为欲得,故莫能知,莫能行。此书言理有宗本,论事有君主也意。夫惟无不也知言之宗、事之主,老子日是以不知吾也。

9王夫之注:大喧生于大寂,大生肇于无生。乘其喧而和之,不胜和也。逐其化而育之,不胜育也。唇吹竽,则指不能拊瑟;仰承蝉,则俯不能掇螬。故天下之言,为唇为指;天下之事,为承为掇。逐逐其难而终不遇,乃枵然以自侈其知之多,岂有能知我者哉?

10林虞斋注: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之人莫有知者,莫有行者,此欺时之不知己也。宗,主也,君亦主也。众言之中有至言,故曰言有宗。举世之事,道为之主,故曰事有君。世无知至言至道之人,所以莫有知我者,故曰夫惟无知,始不我知。

D本注

1本篇为治外篇之十四,阐明学习,认知,和遵行道,需要有逐步渐进的过程。追求名利与追求悟道,是天地之别;追求名利,求其华,不求其实而纷扰随性;追求悟道,求其实,不求其华而日修不缀,故名利者言礼不遵礼,愚之始;悟道者,遵礼不言礼,智之由。

2 道为一,一化二,为阴阳,阴阳合,生五行,五行运,成万物,认知事物的道理,浅显而易见,以此认知事物,具体应用,易知而易见。天下之人,有常欲,或于美言,或于尊行,皆为私利之名实,所以不能够用慈爱,而用私;不能够行约束,而行欲;好先作,而私心作祟;非不见于道,而不明于道,非不闻于道,而不行于道;道细微,无处不在,人人可见,而人人不能入道,为不明;以私利之心,观于天下,则人人皆为名利,岂有道,故道不存,道不知,道不行,似有还无;以道心观天下,物物皆通一理,一通则百通,似有还无。

3说话则有起因,没有起因,话语无行之轨迹;事情必有源头,没有源头则事情不能够成立;所以天下人,看不见道的存在,是因为没有思想文化认知,形制之源起,遵行形制而为礼,所以有思想文化的人,明白遵行形制而可以认知道。

4只有具备足够的思想文化修养,才能够认知道的存在,才能够体道悟道之行用,所以天下人都可以知道,而坚持思想文化修为的人很少,体道和悟道的人更少,有思想文化多么可贵。所以圣人不追求名利,而追求日修悟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