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296篇  中华文明应该有一万年的历史(2)

 寂寞红山 2021-01-09
第1296篇 <wbr> <wbr>中华文明应该有一万年的历史(2)X

1 资料照片: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玉器。
(续)
近百年来,在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如按时间长短排列,则埃及居第一位,其文明史长达六千余年;次为巴比伦,五千余年;再次印度,五千年;最后为中华文明,四千余年。有些对我们有偏见的西方学者,甚至不承认我们的文明史有四千余年,认为只有三千余年。文明史长短是怎么计算的?四大古文明的次序是怎么排出来的?这就决定于「文明」这个概念如何解释,而这种解释权却长期掌握在西方学者的手中。他们认为:要说一块地方,一个族群已经进入「文明」,必同时具备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四个条件是:
一、 已经有了有系统的文字。
二、 已经有了青铜器(包括生产工具和武器)。
三、 已经有了城市(兼具防御功能与交易功能)。
四、 已经有了神庙(指大型的宗教性建筑物)。
不问这个族群的生活方式(农业、渔业还是游牧)、不问这个地方地理环境(山区、草原还是平原),不顾各个民族社会发展的道路千差万别,反正是一刀切。合乎我的规定者始予承认,否则一概摈之于「文明」的大门之外。正如林河先生1998年2月24日给我的来信中所说:「关于『文明』的定义,西方的框架是片面的,是按照西方的情况提出来的,破绽很多。如非洲古国贝宁,有很发达的青铜文明,但却没有文字,你能说他没有文明吗?青铜器固然灿烂辉煌,但你能说良渚文化的玉器不灿烂辉煌吗?城堡是游牧民族互相征战的产物,对和平的农业民族来说,城堡却并不重要。」
如果青铜是文明标志,那么在不产铜和锡的地区是不是永远产生不了文明?
西方文化的根源是游牧民族的文化,其基本精神与农耕民族的文化大异其趣。按照他们的标准来衡量进入「文明」的时间,对于源于农耕民族文化的中国、印度古文明来说,必然大吃其亏。在四大古文明排次序的时候,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老是排在后面,原因在此。看来,要想争取公平的待遇,我们应该有发言权,世界上很多民族也应该有发言权,不能老是被动地接受别人的裁定。
中华文明史究竟有多长?西方学者的说法是:
一、在20世纪初期,他们提出了「中华文明西来说」,认为中华文明源于巴比伦古文明,全长是四千余年(从公元前2282年算起,至今为4281年)。
二、在20世纪中期,他们又以进入「文明」时代的条件来限制我们。根据他们所定的标准,我们的文明史只能从「盘庚迁殷」算起,全长只有3400年。
三、到20世纪晚期,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感谢数十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默默无闻地埋头苦干,大量的考古发现终于逼迫西方学者一再改变他们对中华文明的看法。要问中华文明史究竟有多长?对于这个问题,他们只能表示:暂不发言。
请阅199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本《剑桥中国秦汉史》的「总编辑序」,即可了解他们「暂不发言」的原因。此书由英国的崔瑞德(D.Twitchett)与美国的费正清(John K.Fairbank)共同担任主编,其代表性是无可怀疑的。「总编辑序」中说:当十多年前开始计划编写《剑桥中国史》时,本来当然打算从中国历史的最早时期写起。但是,在我们着手写这部丛书的几年时期中,我们不论对中国史前知识,或是对公元前第一个千年大部分时期的知识,都因大量的考古发现而发生了变化;这些发现始于20世纪20年代,而自70年代以来取得了越来越大的发展。这一大批新材料一再改变了我们对早期史的看法,而且至今还没有对这些新的证据和传统的文字记载作出任何普遍公认的综合。尽管屡次作出努力,试图计划并写出能够总结我们早期中国知识现状的一卷或几卷著作,但事实证明现在尚不能做到这一点。很可能还需要10年功夫,才能对所有的新发现进行可能有一定持久价值的综合。因此,出于无奈,我们在编写《剑桥中国史》时,就从秦汉这两个最早的帝国政体开始。
他们当然知道「秦汉两朝的各种制度、文学和艺术、社会形态及其思想和信仰都牢牢地扎根于过去,如果没有这段更早历史方面的某些知识,就无法了解它们。」他们很想做,但是做不到,「非不为也,是不能也。」他们从秦汉写起,是「出于无奈」,不得已而为之。西方学者有时候很自信,有些盛气凌人;有时候又坦率得很可爱,居然说出「出于无奈」这样的真心话,这种坦诚的态度是可贵的。
自己的历史自己写
自己的历史应该自己写,这本来是最简单的道理。拨开层层云雾,让历史恢复本来面目,更是史学家无可推卸的神圣天职。
写一部新史书,这并不是很渺茫的事。海内外很多学者都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而且,新史书的框架已经有人提出。请看《东南文化》1991年第1期中〈迎接中国考古学的新世纪──中国考古学会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