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北邙山:为什么僧道二人约定三劫过后,要在那里再见?

 君笺雅侃红楼 2021-01-10
《红楼梦》很多细枝末节都很有意思。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在梦中见到一僧一道,了解了《红楼梦》的前世今生,醒来后一僧一道又来度化甄英莲。这段故事不止伏笔出甄士隐与女儿甄英莲的故事,还透露出很多值得深思的细节。

(第一回)士隐听得明白,心下犹豫,意欲问他们来历。只听道人说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那僧道:“最妙,最妙!”
“三劫”就是“三世”,一世并非一生而是指三十年。“三劫”就是九十年。“三劫”证明《红楼梦》的时间跨越为九十年,最后一人历经了九十载人生。脂砚斋[甲戌眉批:佛以世谓“劫”,凡三十年为一世。三劫者,想以九十春光寓言也。]

不提谁可以活到九十岁,只说跛足道人与癞头和尚约定“三劫之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为什么他们要选在北邙山相会呢?这要从《红楼梦》的兴亡主旨说起。
《红楼梦》讲兴亡。儒家认为“人、家、国”为一体。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以贯之互相关联的。而兴亡也是从人的小兴亡,影射国家的大兴亡。反过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与家密不可分,影响的还是人。
《红楼梦》是借人和家的兴亡故事隐喻家国之兴亡。道理一以贯之。跛足道人在《好了歌》中唱的好: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兴代表富贵繁华子嗣昌盛。
亡代表“荒冢一堆草没了”。
对此,妙玉看得要比宁荣二公通透,她常说“古人中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两句好,说道:”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铁门槛”是“兴”代表了富贵荣华,“荣国公、荣国府”隐喻兴。
“土馒头”是“亡”代表了荣华消亡,“宁国公、宁国府”隐喻亡。

宁荣二公当年虽然早有决断,将家庙命名为“铁槛寺”,希望贾家昌盛拥有千年铁门槛。可惜事与愿违,天道轮回终究难逃“一个土馒头”。秦可卿出殡归灵于铁槛寺,才发现铁槛寺不远就有一个馒头庵。兴亡铁律不可避免。
讲清楚了《红楼梦》中之兴亡隐喻,回头再说跛足道人约癞头和尚“三劫”之后在北邙山再见,“北邙山”的特殊意义代表的就是“亡”。
“北邙山”也就是邙山,是中国最有名的帝王冢。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唐等朝代几十个帝王的陵墓及数以千计的皇族、大臣、将士的陪葬墓,此外还有散布在邙山各处的名人贵族墓群。

邙山临近洛阳,山不高而土厚水低,宜于殡葬,建都洛阳的各朝代帝王大多选择魂归此处,邙山帝王陵主要有八座东周王陵、五座东汉帝陵、两座曹魏帝陵、五座西晋皇陵、六座北魏皇陵、一座后唐帝陵,一座南明帝陵;另有七座后主皇帝陵,分别是蜀汉后主刘禅、东吴后主孙皓、南陈后主陈叔宝、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后蜀后主孟昶、吴越国王钱俶、南唐后主李煜。此外,还有四十余座东周、东汉、曹魏、唐、后梁、后唐、后晋、北宋等朝代帝王陵分布在邙山周边的洛阳盆地内,与邙山帝王陵合计八十余座,可见密度之大。(据百科)
北邙山的帝王冢不光埋葬了无数帝王、公卿将相和名人世家。还有七位“亡国后主”。作为末世的《红楼梦》,以贾宝玉这贾家“后主”对应历朝历代之“后主”,可谓贴切之极。

“后主”之能,在于大多才华横溢,却不思进取。岂不就是“贾宝玉”?
《红楼梦》结束,代表的“亡”与北邙山又极其契合。跛足道人约定癞头和尚北邙山再相会,正是“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土没了”!
北邙山将“人、家、国”归于一体,功名利禄、富贵繁华都是飘渺一梦,实在是“妙哉”!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点击关注,点赞收藏,文章每日持续更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