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是真人版《平凡的世界》

 九州君子好人 2021-01-10

这是真人版的《平凡的世界》

这里有你看不到的人生

可以给你无形的力量

给你启发和安慰

这本书让你感悟

即使你对生活再多抱怨

也有人比你活得更艰辛

但他们还是那么努力地活着奋斗着

《也许今生不再相见》

让作者带你领略平凡中的震撼

李元程,工人日报社高级记者,长期深入一线采访,擅长发现普通人物身上的闪光点,作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生动感人,发人深省。

清华大学经济学教授 韩秀云 的推荐词

读了《也许今生不再相见》的书稿,合上书,激动和兴奋让我彻夜未眠。清晨起来,写下这篇推荐词。这是一本讲述真人真事的书,书中的人物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 读罢,在我的脑海里涌现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

这本书讲述了跨越半个世纪不同年代的人,让我看到了他们的精神面貌和奋斗模样。作者是《工人日报》的记者,她叫李元程。20多年来她走过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她去过被称作生命禁区的 罗布泊 铁路的施工现场,工人们称她为“沙漠玫瑰”,她是第一个进到罗布泊采访工人的女记者,写下《只有云知道》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她用了30多个小时跋涉,到了川藏北线“鬼门关”的雀儿山,这是世界第一海拔的特长隧道,这里让她无法呼吸,但写下《也许今生不再相见》的报道;她坐着闷罐车下到煤矿,在掌子面上采访矿工,写下《生命之花在大地之下绽放》。她在北京6号线亲眼目睹了地铁是如何修成的,写下《我们决不当逃兵》;她看到 青藏铁路 养护工的生活,写下《我们也有常人难以体会的幸福》;她到过中国海拔最高的哨所,写下《冰山之子》……没有李元程的辛苦付出,就没有这本书的问世。没有她对生活工作在基层人们的深切关怀,亲临一线的采访,我们就不知道高山隧道是怎样凿出来的,地铁是怎样建成的,“蛟龙号”潜水器是怎样下水的?北京鸟巢又是怎样铸成。我想代表读者,向她致以崇高的敬意!

她20多年来,执着写各行各业的普通人物,不畏路途艰险,把她看到和感悟到的都见诸于笔端,写成了这本书。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宏大的画面,展示了当今时代的中国人。小时候我们都看过苏联小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也许今生不再相见》展现给我们的是“大国工匠”精神。它是一部中华民族崛起的缩影,是小人物的大故事,是普通人的大时代。

今天的中国,我们从绿皮火车走向飞驰高铁,从书信走向微信,从乡村小路走向高速公路,从饿肚子走向小康社会,从大国走向强国。所有这些变化,都是由这些普通人每天的点滴努力铸成。他们是中国崛起和腾飞的身影,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这本书有一种强烈的代入感,读着读着让我走进了书中人物的心里,让我产生共鸣而感同身受。 书中描述的人和事,既不遥远,也不陌生。但这些小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正是中国人朴素的原始的本能的民族精神;它是凝聚在我们血液中的精神。

过去的中国是世人憧憬和仰望的地方,我们是文明古国。近代我们落伍了,经过了70年的努力,中国又在世界上脱颖而出。新冠疫情最先影响到了中国,但我国是第一复工复产的,我们努力冲出疫情,浴火重生。眼下的中国人和书中的人物有着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不屈不挠,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中华民族最有希望在我们这代人的手里走向伟大复兴。

这是一本非常难得的书,书中的每一人都代表了一个行业,一个职业,一个家庭,一个个体。但是,就是这些普通人构成了大国崛起的众志成城。

我为这本书点赞,我被这本书感动,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自己。在书里,你可以依稀看到自己的身影,看到民族的身影,看到国家的身影。书中没有豪言壮语,但它的故事足以打动你。就算今生不再相见,我们也有故事和精神留传于世。

我由衷地推荐这本书,读过一定会对你产生震撼,给你鼓劲,让你找到信心。

韩秀云

2020年4月29日8:30,于北京香山

作者在新疆援疆采访

即使飘摇是我们的人生……

(自序)

作为本书的开篇,我想讲的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老工人,他的一生似乎就这样浓缩在记者随行采访的半个小时、浓缩在这短短的200米路上,只是这条路不在平地,它悬在距地面50多米的高空中,是一段“天桥”——那一天刚下过雪,1米多宽的钢索桥面满是积雪和薄冰,寒风如刀,跟随他翻越23度的高空斜坡,不用探身,仅用眼角的余光就能瞥见桥下滚滚奔流的黄河,稍不小心就有可能从高空坠落,葬身鱼腹……

这个人叫师敬瑞,55岁,在黄河上干完这个工程,他就能如释重负地退休了。这个人一生平凡,也一生艰辛,到退休时只有一句值得欣慰的总结:“我干吊车司机34年,从来安全,没有发生过一起事故。”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因为风太大,师敬瑞从高空吊车上下不来,只能独自坐在飘摇不定的吊车里,等着风停,等了一天一夜。白天还可以偶尔给熟人打个电话,夜深人静风声呼啸的时候,他坐在岌岌可危的“空中摇篮”里,只有一阵阵死亡的恐惧。

这样的人生,估计连师敬瑞的儿子都想象不到,更甭提那些身处华堂的人们了,甚至有人即使看到了这样的报道,也会以“失败的人生”或是“糟糕不幸的际遇”而一笔带过,仿佛这些人跟他的生活完全不搭界。

现实的社会,人们更愿意将目光投向成功和享乐,回避那些劳苦的场景,因为没有人愿意自讨苦吃,因此少有人自觉走进这些苦难的深处。

但是,哪个人没有深陷过痛苦的泥潭?哪个人的心里只落满了阳光?痛苦本来就与快乐相生相伴,如果你还不曾体会,那只能说明你还没有走到深处。

作者在罗布泊工地

我曾经两次走进生命禁区罗布泊采访那里的筑路工人,至今我仍然记得一位80后青年工人问我的话:“你们记者是不是永远要从这些苦难啊、痛苦中找出意义?”我被这个问题一直追问到了今天,追问到了现在, 在我看想来,苦难和痛苦是有意义的,或者说,我愿意赋予它们意义——因为即使像吊车司机师敬瑞那样,飘摇漂泊地过了一生,我们的人生仍然有它的光彩,哪怕这种光彩不为大众所称赞所羡慕,但坚忍地活着、坚守地尽职,飘摇中自见坚定,我觉得这是人性善的本色。

做记者20多年,我到过海拔5000米的高原、走过被成为“死亡之海”沙漠、下过两三百米的煤矿,更去过数不清的艰苦荒凉的地方……采访报道了各行各业最朴素也最顽强的劳动者,他们悲欢离合的经历、他们坚韧勇毅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正是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汇聚成我们这个时代的滚滚洪流,造就了中国速度,创造了中国奇迹。他们是中国崛起的缩影和力量源泉。

作者在雀儿山隧道

《我们也有常人难以体会的幸福》是我采访青藏铁路养护职工的报道,多年后当我像一个普通读者一样重读它的时候,读到后边我哽咽了;之后,我又读给同事听,结果她也感动得红了眼圈……我知道,这就是故事本身具有的生命力,故事里的人有着打动人的力量。

我最终下决心将这些故事集结成书,我想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平凡却打动人心的人们,并从中看到我们自己的身影。

这本书是真人版的《平凡的世界》,我希望书中的人物能够陪伴你我走过或快乐或悲伤的路程——人的一生都在做着自己的功课,最优秀的人永远在超越自身,奉献他人。在生命本质的最高层面上,工人和哲学家没有差别。

不管你身在何处,不管你是成功还是失意,我但愿您能翻翻这本书,这里有你看不到的人生,有让人共鸣给人力量东西,有“我路艰辛,我心安宁”的安慰与安详。

这样的故事需要重温

——《也许今生不再相见》编后记

(作者为河南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

多年没有遇到这样优质的作品了,编辑这部书稿时我用了三种颜色的笔,红笔用来改稿子中极个别的错字及句子的规范用法,铅笔画出文章中能用来当座右铭的句子,用黑笔在旁边写下自己的评点或者是感想。

看这部稿子时,内心充满矛盾,一方面文章强烈的故事性及每篇主人公的命运让我有一口气读完的冲动,另一方面我内心受到的震撼及感动,又让我时不时停下来,喘息一下,任热泪横流,陷入对人生意义的追问与思考。

乍看书名《也许今生不再相见》觉得有点悲壮,又有点矫情,但当你读完书稿的写作过程及内容时,不得不惊呼,太真实了,真实到令人难以置信,太伟大了,伟大到了悲壮。

这些文章虽为以前的旧章,但至今读来仍能感受到作者创作时的激情,故事所散发出来的气息,令人心身受到莫大洗礼,一定程度上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认知,不禁感叹,这样的故事需要重温,也希望本书的出版能有更多的受众了解到书中的人和事。

这是工人日报社女记者李元程以“上刀山下火海”勇气,以超越多数男性的胆识,以独特的视角塑造了一群特殊的普通人。

说她“上刀山下火海”一点不夸张,她到过室外温度在六七十摄氏度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白天温度在40多摄氏度,钢轨上的温度到了70摄氏度的罗布泊;她体会过太行山里的寒冷,五六分钟,脚就会冻得像踩在冰上似的又僵又疼;她曾经在“生命禁区”的罗布泊深夜前行,如陷入地狱般的黑暗、恐惧让她以为到了生命的边缘,有着也许今生不再相见的叹惋……

李元程女士凭着高尚的职业道德操守,有一种“壮士断腕”的决绝,用得来的第一手材料,描画出了这群意志坚强,勇于拼搏,刻苦钻研,勤奋创新,不屈从命运的安排,有情又有爱的硬汉与巾帼形象。

39个故事,一群特殊又普通的人。他们从时代的风云中走来,有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全国工农兵劳模代表,有当下修隧道、建地铁的楷模人物;有年轻的80后、90后,有年至退休多年的“蛟龙号”总师;有参与气势磅礴,万人瞩目的大事者,也有做着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琐事、日常事的人。 就身份而言,有工人、匠人、艺术家、摄影家、医生、工程师,大学教授,画家,中学老师,银行职员等,他们都是普通的人,却走着与常人不一样的人生路:有一群常年工作在地下深达90层楼工作的煤矿工人,他们常常把自己工作的环境比喻为活地狱;有在隧道修地铁的劳动者,他们要带着口罩忍受着闷热。对他们而言,环境的恶劣靠意志还能挺过去,最怕的就是技术难关。正如作者在《我们绝不当逃兵》中所写:“北京地铁6号线从平安里站到南锣鼓巷站,3站地,3公里,列车只开3分钟,但修这段路用了3年半。”因为“在这段短短的路上,潜伏着1个特级风险源,147个一级风险源,不仅要下穿4号线,而且要经过中南海北门,”当事者把这个标段的施工形象地称为“在祖国的心尖上动手术。

这群人中既有人们不太熟悉领域的典型人物,也有众人追捧的对象,他们都经历过困苦坎坷,最后都靠自我的调整,靠自己的意志、坚韧,走出低谷,谱写了一曲曲优美的人生旋律。 很多人离死亡甚至只有一步之遥,却创造出了无数的奇迹:他们能忍受恶劣的环境,能忍受三年多不归家的孤独,能忍受思念的痛苦甚至病痛的折磨,而正是他们让我们的出行获得便利,是他们让我们的活动半径延伸,是他们能让那些有眼疾的恢复光明,是他们保证着我们的安全,还是他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鲁迅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李元程与她笔下的人物何尝不是中国建设中的脊梁呢?这是集体式的英雄群像,他们所表现出的中国精神、中国气魄,不正是中华民族优良品质的缩影吗?每个时代都需要这样的故事,重温它们能将中华民族在困难面前所表现的毅力、坚强、顽强、大爱、信仰等美好品德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国家发展越快,他们的付出就越多,也会越发令人敬仰。他们是国家建设深厚的基础。在“大国崛起”之路上,他们默默耕耘着,奉献着。他们散发出的光芒与精神不正是中华民族文明得以延续的基因吗?

不用为本书的营销撰写任何的宣传语,摘取书中主人公质朴又富含哲理的话,足以让人潸然泪下:“世间的道理往往就是这样,无路可退的时候,人要么被彻底击溃,要么顽强面对,蕴藏在生命深处的勇气和力量,会像种子发芽一样,拼了命地从大地之下破土而出,顽强地生长,开花结果。”“磨难是人生的考题,也是人生的馈赠。”“在个体选择机会丰富多元的年代,谁的内心世界平静,谁就活得强大。”“要是在战争年代,遇到侵略者,我就是打不过他也要咬他一口。”

作者以细腻的文笔不但刻画出主人公的困苦与磨难,也写出了他们的乐观与浪漫,这会更深地触动读者心中的柔情。

每个故事的采访手记也会将我们的阅读拉向很远。

另外,语言的优美,节奏的张弛,都让我们的阅读欲罢不能。

清华大学经济学教授韩秀云亲力推荐

——也许今生不再相见

尽二十余年之力 倾心用情之作 曲折而耐读

本期编辑:曲欣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