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治疗慢性腹泻的3个经典方案

 沧海八啸 2021-01-10

小编导读

中医对于治疗慢性腹泻这样的慢性疾病具有独特优势,在具体治疗中会根据证型为不同的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治疗。何运强老师应用黄煌教授经验治疗泄泻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多张经方,其中有思辨、有失误,有守方见效,也有几易其方终获效,背后的辨治过程值得我们共同学习参考。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附子

李某,女,67岁,河间市秦庄人。2013年5月5日初诊。

患者泄泻五年余,日行三四次,便前腹痛,痛则泄泻,大便不成形但无脓血,腹胀,喜暖怕寒,头痛,嗳气,失眠,易怒,口干苦。服用西药抗生素无效,服用参苓白术散、四神丸、附子理中丸、痛泻要方等方药疗效亦不佳。患者体形瘦长,面色萎黄,右肋下有不适感,舌苔黄厚,舌质淡,脉弦细。处方:

柴胡12g,黄芩10g,天花粉15g,肉桂10g,附子6g,干姜10g,牡蛎20g,甘草10g。7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泄泻减为日一次,但仍不成形,腹痛减轻,腹胀依旧,嗳气依然,口干苦减轻,腹部怕冷感消失。前方加用枳壳15g。

上方服21剂,诸症消失。

 临证心得 

本案患者健脾无效,补肾助阳无效,疏肝醒脾也无效,问题何在?其方证在哪里?她究竟属于什么体质?患者体形瘦长,烦躁易怒,右肋下不适,失眠,此为肝胆郁热证;腹胀、腹泻、喜暖、畏寒是脾阳不足之证。本患者上火下寒,胆热脾寒,属于柴胡桂枝干姜汤体质,其方证也属于柴胡桂枝干姜汤证(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体质笔者在后面医案中会有详细介绍)。此方是小柴胡汤的一个变方,由小柴胡汤减去半夏、人参、大枣,加干姜、桂枝、牡蛎、天花粉而成,用于治疗少阳胆热兼太阴脾寒,气化不利,津液不凝所致的腹胀、大便泄泻、小便不利、口渴心烦、或胁痛控背、手指发麻、舌红苔白、脉弦而缓等症。体质既明,方证相符,疗效自是必然。本方加用附子,为加强振奋阳气的力量。

附子理中汤

周某,男,45岁,华北石油采油三厂职工。2009年7月5日初诊。

患者形体微胖,肤色黯黑,精神疲乏,面有愁容。主诉腹胀、腹泻一年余,饮食稍有不慎即肠鸣腹泻,无腹痛,便无脓血,甚时每日泻五六次。曾服四神丸、附子理中丸、痛泻要方、苯乙哌啶等药物而无一效。余根据患者腹胀和面色忧郁而率然投以黄师之经验方八味解郁汤:

柴胡12g,枳壳10g,白芍10g,半夏10g,茯苓20g,厚朴10g,苏梗10g,生姜3片,大枣5个,甘草6g。5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药后腹胀减轻,余颇自信嘱其再服7剂。

三诊:患者诉症状变化不大,且有失眠,口干苦,尤感腹部畏寒。余更方:

柴胡12g,黄芩10g,天花粉10g,附子10g,肉桂10g,牡蛎20g,干姜10g,甘草6g。5剂,水煎服。

四诊:前症依旧。余面对患者心怀内疚!无奈不得不静下心来,再次仔细查看患者。查其右关脉沉伏不出,重按至骨方得,此乃黄师所言之附子脉,查左脉亦无弦象。腹诊肋下也无硬满,咽喉望诊见咽喉深处有水液甚多,舌苔虽黄而舌质淡,综合分析此患者并无柴胡证,顿悟乃附子理中汤证,然前医投以附子理中丸药无效,恐药力未到之故。遂再以下方治之:

附子30g(先下),党参20g,白术20g,干姜10g,肉桂10g,甘草10g。5剂,水煎服。

五诊:患者服药后腹泻较前增加,但排气增多,腹胀大轻,自觉甚是舒服,此乃积寒外泻之佳兆。嘱前方再进10剂。

六诊:大便成型日一次,精神振作,失眠无,腹部已暖。

 临证心得 

此病非是疑难病症,然几经周折方收佳效,实乃余孟浪之过也。查证不周,分析不细,焉会有效?此患者忧郁失眠等症,乃为病所苦,而非致病之因,苔黄亦假象也。此案之成功实得力于黄师之诊察法。附子脉为黄师临床之独到发现,咽喉诊为黄师继承江南朱氏伤寒之独家经验。临床所得颇有价值,当为我辈临床之一助。

五苓散

张某,男,三十岁,河间市行别营乡张家庄村人。2011年10月9日初诊。

患者体形肥胖,主诉泄泻三年有余,每日三四次,便无脓血,无腹痛,食欲好,虽腹泻日久,但体重不减,平素喜饮酒,爱食肥腻之物。曾服用西药抗生素,偶尔好转。某中医认为其腹泻乃脾虚所致,处以参苓白术散治疗月余,效果不理想。刻下:患者面色红润有光泽,腹部凸起无压疼,口时渴,舌苔白腻,脉象滑而有力。处方:

茯苓30g,白术30g,猪苓15g,桂枝10g,泽泻20g。7剂,水煎服。

患者药后复诊,大便次数减少,感觉全身轻松。原方再进15剂。三诊患者大喜,自诉大便成型,日一次,主动要求再服15剂。半年后又来门诊,自诉上次服药后泄泻已无,但近日饮酒后又作,要求再服前方,遂开原方再投30剂。后患者打来电话,言半年中泄泻无反复。

 临证心得 

泄泻临床颇为多见,而对于慢性泄泻,西医治疗往往乏效。中医脏腑辨证则有脾虚者、肾虚者、肝郁乘脾者,经方治疗常用理中汤、四逆散取效者不少。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暴饮暴食者增多,饮酒、嗜食油腻者大有人在,随之出现了一些泄泻的患者。其特点是体形肥胖,多伴有高血脂、脂肪肝等病,虽每日腹泻但体重却长而不减。西药抗生素治疗效果甚微,而运用中医传统之辨,论治于脾虚肾虚和肝郁也不会有效果。黄师在多年临床中发现,此类患者多为五苓散证,认为此方有很好的调节人体水液代谢和血脂的作用,临床应用屡收奇效!

经方实战心得

《经方实践得失录——跟师黄煌学用经方130案》

点进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扫码免费试读

本书作者通过130个鲜活的临床案例,真实、生动地记录了自己学习、应用黄师“方一病一人”方证学说及经验处理复杂病情、实践经方的心得、体悟,其中既有大量对黄师学术思想和经验的重复检验和提升,也有不少自己潜心研究、大胆探索的宝贵经验,有成功的收获,也有失败的教训。行文简洁明快,分析有理有据,让你真切感受到经方的独特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