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场热点内在回报率一览11.26

 老鹰666 2021-01-10

声明:玉名只有两个公众号,一是“涨价信息监测”用于应用创立的“价格显露会暴涨实战系统”;二是“解套课堂”,提供解套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没有任何Q群或微信群,倡导独立思考,永远别想不劳而获,投资只能靠自己

好运由此开启



  自从11.9日辉瑞疫苗之后,美股的道指和纳指有了分歧,涨跌切换,而这之后A股也是顺周期行业的“煤飞色舞”活跃,相反,科技股等则纷纷走弱。这样的背后有值得思考的因素,这是中长期的切换,还是局部的强弱交替?这是值得思考的,那么我们换一个市场利润构成的三个部分角度,对此做一个详解。

周期股向上VS科技股向下

  实际上,我们可以发现以煤炭、有色金属等最近2周反弹都是超过10%的,而且近期涨幅排名前20位的行业板块,有多达一半来自于周期性行业。这里面的逻辑是这样的,因为周期股走势主要取决于经济好坏,当经济走强时,周期股通常上涨,当经济走弱时,周期股通常下跌。当11.9日辉瑞疫苗有效率报告之后,市场有一个期待,即2021年春季之后随着北半球天气转热,叠加发达国家疫苗普及率可能上升(取决于辉瑞疫苗产量和可靠度),发达国家疫情可能逐渐得到控制,海外经济进入全面复苏阶段。由此拉动传统经济的复苏。

  这个逻辑靠谱儿吗?理论上是了可能的,但时间因素有问题,因为如今疫苗不能大范围地进行注射,所以欧美疫情恶化的因素短期还很难改变。而且就算前面都可以,而传统经济是提前了4-5个月的炒作,一路炒作到明年二季度吗?这样的逻辑似乎就有些牵强了。因此,这一波更像是一种补涨的走势,而非真正的风格切换。

  同时,将“上证50 VS 科创50”指数做一个对比,也能看出来差异,两个指数都来自于沪市的,即传统行业权重与科技行业走势的不同。总体涨幅是科创领先的,但进入到近期的局部,科创几乎和上证50形成了跷跷板,上证50创了新高,而科创则一路调整。这也是很多近期博弈科技股的股民的真实写照。而如果将时间周期向前移,我们又会发现类似的情况进行了交换,博弈科技股的投资者持续堆积利润(尤其是芯片、医疗、疫苗股其实四季度之前都有过翻倍,甚至几倍的利润),周期行业持续低迷。

利润三部分:

  其实,要想破解这样的因素,需要明白投资者在市场中的利润来自于三个方面:“内在回报率 (行业景气周期提升)+ 资本利得 (高抛低吸)+随机事件扰动(突发消息面因素)”,很明显,这三个方面中,第一个因素是最可靠的,比如说大家思考,今年的光伏、新能源汽车是进入到明显的景气周期了,行业中哪怕最差的,也有这部分稳定的行业利润,需要的是“择时”

  而第二部分是需要靠能力的。因为高抛低吸需要的是对于个股涨跌节奏,以及股性特征的波段,这些是需要较长时间观察和积累的。而第三部分,择时比较随机和很难把握,尤其是有些时候未必是利好,也有黑天鹅,这部分需要靠运气,以及合理的风控去规避了。

各品种内在回报率分析

  通过对于过去十年的统计,可以发现行业内在回报率方面分布是这样大宗商品中的原油(80%)、铜(52%)等靠前;股票,中证500为79%、沪深300为33%;信用债为20%、银行理财为10%左右、而黄金则更低一些。由于中美利差处于历史极高水平,7月份之后,人民币内在回报率接近80%,也是迎来了随后的持续升值。那么,从这个角度去分析,周期行业与科技股,以及最近新增资金的投向,对股民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思路,接下来对此重点分析。

以上各行业涨价信息,仅供参考,只分析到行业,从行业到个股,个股到操作,还有很多功课研究要做。因此,并不构成投资建议,郑重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