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在故宫六百年》中的琉璃

 清风322 2021-01-10
上一篇解读了央视记录频道开年大片《我在故宫六百年》中的彩画内容,这篇解读一下其中有关琉璃的内容。


从景山上看故宫,故宫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座金黄色的皇宫。在城市规划馆北京城市微缩模型前,因为它大片大片金黄色的屋顶,我们也能够很快找到故宫在哪里。而赋予故宫这极具辨识度的代表性屋顶颜色的便是——琉璃,故宫几乎所有的屋顶瓦作构件都披着一层光亮夺目的琉璃外衣。

这是颐和园仁寿殿的屋顶,使用的灰瓦,园林中使用灰瓦可使建筑与园林景观更好的融合在一起,不会因为艳丽的颜色而过于突兀不和谐。不要简单的认为,琉璃瓦就是在灰瓦上面上了一层釉,琉璃瓦和灰瓦在原料和制作工艺上都有区别。

这几天网上有一段制作灰瓦的视频传播比较广泛,我们来看几张截图

制作灰瓦使用的材料是胶泥,先要做成圆筒的形状,对半剖开后得到的是弧度较大的筒瓦,分成四块或六块得到的就是弧度较小的板瓦。这种制瓦的方法产生了一个词语——“瓦解”,即分解圆筒得到瓦片。晾干之后的瓦片有序码放在烧窑里,经过几天的浴火淬炼,最后加水封口“闷青”,使瓦中的红色三氧化二铁还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就得到了青灰色的瓦片。

而制作琉璃瓦的原料不是胶泥,是矸土,一种与煤矿伴生的物质,在山西和北京门头沟都有大量蕴藏,质地尤以门头沟为佳。门头沟从元代开始就为北京琉璃厂提供矸土原料,到清代中期烧制琉璃的窑厂也从琉璃厂迁移到了门头沟琉璃渠。

矸土是黑色的,用矸土做出来的坯子首先是黑色的。

这些矸土做出来的仙人龙凤等琉璃坯子在烧制之前都是黑色的,矸土的本色。相比于灰瓦坯子,琉璃坯子还有一道“压光”的工序,如此表面会密实有光泽。

琉璃要烧两次,第一次入“坯窑”烧坯,过火后黑色的矸土神奇得变成了白色,矸土越纯,烧出的颜色越白、质地越细腻。有些矸土里杂质太多,掺了沙子和胶泥,烧出来的就粗糙、发棕色。

给烧好的坯子上釉,第二次进“色窑”烧,出来后就是我们最后见到的颜色夺目的琉璃件了。

这是在做大吻,这是其中的一拼,大吻是分块制作的,最后在屋顶上通过吻桩、锔钉、灰泥拼装固定在一起。这块看纹饰不是官式风格。

这是在给大吻的嘴部压光修饰。

这是在制作瓦当,又称“勾头”,屋檐最前端的瓦件,保护椽头不被雨打。勾头也是分步制作的,前端的圆头单做,再与筒瓦粘接到一起。

这次养心殿用的新瓦由振兴琉璃厂烧造,他们家本来在门头沟琉璃渠,后来去了山西。这个戳,一百年后就是文物了,那时的人再维修掀瓦就能得到三个信息,谁烧造的,什么时候,用在哪个殿宇上。

这个像是在做馒头似的,其实是在批量制作瓦钉帽。

檐头第一排的勾头瓦,上面有钉孔,让瓦钉穿过固定瓦片,为了保护瓦钉不被雨淋,上面要安上琉璃钉帽。高级一些的钉帽是用铜做的,还要鎏金。

檐角上的小兽也是分步制作的,下面的筒瓦和上面的小兽先单独做出来,比如这只凤鸟,然后再将凤鸟粘接到筒瓦上。这时粘上去的凤鸟只有腿没有爪子。

再用模具做出爪子

将爪子粘到腿前面的瓦片上,用工具压出凤爪上的纹路。从明代到清代,凤爪是越做越肥大。

盆里是调好的液体状釉料,将烧好的筒瓦坯子放到里面沾一下,只需要把露在外面接受风雨日晒的一面沾上釉料。

这些都是烧制好的不同大小样数的琉璃筒瓦。烧窑前瓦件的码放十分关键,一是关系到瓦件能否烧透,二是釉色会不会粘连或流淌的到处都是。码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出窑率的高低。

比如这些垂兽的兽角就不能平着烧,否则它的釉色就会与下面的架板砖粘连,只能用“支子”架起来,或者插到其它瓦件之间的空隙里立着烧。

这些仿乾隆晚期龙纹的琉璃勾头估计也是为养心殿烧造的。

肖永刚先生的振兴琉璃厂现在在山西,除了为北京官式建筑烧造琉璃件,还烧制山西等地方风格的,比如上面这两幅垂兽或望兽。

这幅里面左边黄色大吻是官式的,右边绿色大吻就带有地方风格了。

让我们回到故宫养心殿的屋顶施工现场。

这是在为养心殿抱厦垂脊上的垂兽安装兽角

养心殿抱厦的灰背防水层已经做好了,现在是最后一步铺瓦。铺瓦先找好坐中滴子,先铺中间的板瓦,由下往上铺,最先是檐头的滴水瓦,接着往上一块压一块。铺好中线板瓦垄后,再向左右两边铺。筒瓦扣在两块板瓦的缝隙上面。

在板瓦之间的缝隙上面先用灰泥做出泥垄,然后将筒瓦扣在上面。也是先铺最下面的勾头瓦,瓦嘴朝上,然后上一块压着下一块的瓦嘴,一块块往上铺。

养心殿抱厦是卷棚顶,没有正脊,用罗锅筒瓦和折腰板瓦将前后两坡过渡衔接。

工人在给垂脊上抹泥。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需要探讨一下:

一是现在的瓦作施工,特别喜欢用这种加了红土子的红色灰泥,这种红泥过去都是用在捉节夹垄时的勾缝处理上,是一种“面漆”,美观用的,粘接性和硬度不是特别好。而现在却在广泛使用,于是新修缮的建筑上没过多久就会看到瓦垄间成片的红色泥块,都是这种红泥酥化脱落的。诚然,这种红色和黄色的琉璃瓦很般配,但是坚固是第一位的。

二是,现在的灰泥都抹的特别高,比如上面图片中,垂通脊上面铺扣脊瓦,看它俩之间的红色灰泥,高的像一堵墙了。好的琉璃活,可以做到不见泥,泥都在瓦下面扣着,现在是灰泥把瓦拱起来。可能是工人们把高标准的琉璃活同小式灰活等同起来了,小式灰活中用泥很多,筒瓦和正脊上都是高高的泥垄,瓦片被包裹在泥垄中。越是这些高高在上看不见的地方,越应该仔细着高标准,才不会出大问题。瓦铺的好,防水就好,木头不糟朽,就不会有落架大修、偷梁换柱这些大工程,只需要定期对屋顶进行小修小补就可以了,这笔账应该算得清。这让我想到了上一篇介绍的天花上面的彩画,虽然没人看得见,但也做的一丝不苟,因为,人在做,天在看。

养心殿换下的一些有问题的瓦

这块板瓦其实并不像片中所说的“很次” “可能是在经济不好的时候烧造的” ,看上面左下角的印戳“内庭”,这是雍正时期特有的印记,雍正对于工艺品质量的高标准严要求是有史可查的,而且处在康乾盛世承上启下阶段的雍正王朝也不是晚清那样的经济困难时期。

这块筒瓦内侧的印戳是嘉庆的,长方形竖排并列满汉两种文字,记录了和烧造这块瓦有关的几类工种负责人的名字,比如窑户、房头、配色、窑匠都是谁,这是很全面的质量监督追踪体系。

负责养心殿古建施工的张工对养心殿瓦片的印戳做了大量的拓印收藏,令人敬佩。片中她向我们展示了其中的几幅。

太庙这个是雍正的戳儿,这说明这块瓦是当时烧造给太庙修缮使用的,因为有富余,后来就被用在了养心殿。烧造琉璃瓦时,不会可丁可卯的,总要多做一些,一是保证出窑率,二是损坏更换时的备用件。

文华 四作造,这是康熙时期的满汉双语造作款,文华殿是康熙建造的,这是那时的富余件。

嘉庆五年 官窑敬造,这个不用猜年代,有年号一看便知。养心殿上有大量的嘉庆五年印记的琉璃瓦,为什么嘉庆要等好几年才修缮养心殿呢?因为在嘉庆继位的最初几年他并不住在这里。乾隆虽说当政六十年就要禅位,还给自己大张旗鼓铺张浪费的修建了太上皇宫——宁寿全宫,但是他一天也没有在那里睡过。名义上,六十年时把皇位给了嘉庆,实际上他还是牢牢掌控着权力赖在养心殿里不走。直到嘉庆四年元旦后没几天乾隆驾崩后,嘉庆才成了名副其实的皇帝。守孝一年后,嘉庆终于可以为自己的养心殿谋划了。

养心殿抱厦上还有一块明早期龙纹的勾头瓦,应该是后世某次维修时用的别的地儿的瓦。

从片中还知道了一处故宫中铺黑琉璃瓦的地方,午门西边靠近城墙的激桶处,因为是管水灭火的部门,所以用了五行中象征水的黑色瓦。图中所见的这些瓦都是现代烧造的,勾头复制的是康熙风格,滴水复制的是明嘉靖风格。故宫中还有两处用黑琉璃瓦的地方,一处是文渊阁,黑瓦绿剪边,文渊阁藏书怕火。另一处是神武门内的左右值房,神武门位于故宫最北方,北方在五行中属水,而且神武门原称玄武门,玄武大帝也是北方之神。


感谢 庋藏斋 行什老师 对本文的指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