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Lisa💰的想法

 ppppwen 2021-01-10

傻瓜式投资(适合被动投资策略,主讲资产配置,讲的真的很不详细,这位哥写得也太浅出了啊!感觉话还没开始讲就没了!)

几个点(更多更具体的看笔记)

1.在规避选股、规避选时的被动型投资策略里,资产配置却是最重要也是唯一需要弄懂的东西。其重要性一点都不亚于价值投资中的“安全边际”“能力圈”等词汇。

2.资产配置就是决定买什么(指大分类、如股票、债券、现金、房产、黄金),买多少的过程。在不同投资品种间划分一个比例,然后执行。

3.资产配置三本书:《聪明的投资者》《不落俗套的成功》《漫步华尔街》

4.什么是50:50策略

极度简单的初级版,一共分为两步。

(1)把你手头准备用于投资的闲钱(注意是闲钱),50%投资于股票指数基金(比如指数基金300ETF,代码510300),50%投资于低风险固定收益产品(在此推荐各种货币基金)。

(2)每隔固定的一段时间进行一次资产再平衡(比如一年),使股票资产和固定收益资产的比例恢复到50%对50%,比如每年12月31日,如果这一年股票大涨,则需要卖出股票,买入货币基金,使调整后两种资产的市值恢复50%对50%。

然后,然后没有了……就是这样的简单。

5.

(7)简单50:50是可以有升级版本的(请谨慎升级),如果你自信对市场有了较深的理解,你可以尝试:①用一个5至6只股票的组合来替代300ETF;②用银行理财、债券、分级基金、打新股、套利等任何低风险投资替代货币基金;③尝试做一定程度的择时判断,将每年固定的50:50,调整到60-40甚至70-30(熊市时可逐步提高股票持仓比例,牛市时可逐步减少)。但对于任何主观的决策(选股、择时)请保持一个谨慎的态度。

(8)过于频繁的平衡操作,不会有太好的效果,关于再平衡的间隔时间,建议至少半年。很多人都无法按捺强烈的交易欲望,往往指数稍稍上涨就再平衡,而指数下跌却没有勇气去补仓,特别是股票暴跌的时候。

最后的最后,我知道这个策略要真正执行起来很难,人初入股市一般很难克制自己的交易冲动,也很难在短时间里对自己对市场有充分的认识

6.50:50的第一个根基是人的“无知性”(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未来股市会涨还是会跌,也是上节主要阐述的内容)。

50:50的第二个根基是股市强烈的波动性(虽然我们不知道股市未来会涨还是跌,但我们知道股市一定会不断在疯狂和恐惧中来回切换)。

7.一、再平衡——天上掉下的馅饼

我之前一直没有完全理解为何大卫·斯文森将资产配置再平衡形容为“天上掉下的馅饼”;能够“在收益相同的前提下降低风险,或在风险相同的时候提高收益”,通过这次的思考,我似乎又理解了点什么。

这是类似于网友“@自然之心”所进行的第一个模拟场景,假设一只股票在很短的时间内(此时现金收益忽略不计)上涨600%,然后又跌回原价,如果每涨25%或者跌20%(0.8*1.25=1)进行一次再平衡,那么从0到600%再回到0的过程中,执行50:50策略可拿到10.45%的收益(图2.5.1,图2.5.2)。

因为模拟情景中,股票总涨幅为0,现金收益为0,我们可以认为那10.45%收益,是完全来自于“再平衡”这个行为的,而非来自股票或者现金本身的收益。

8.(2)大空间维度的再平衡,要比多频次的再平衡更有效。8轮次的25/20平衡带来的超额收益(10.45%),还不如一次100/50带来的超额收益(12.5%)(图2.5.7)。

换成更能够理解的话就是——再平衡时,一定要尽可能地去忽略小的波段,而尽力去抓住那些极端的波段,从更长的周期更大的跨度去考虑再平衡行为!

9.所以50:50是一种最保守的“防守”策略,在证券的世界里,真正的防守不是空仓,更像是半仓。因为空仓意味着投资者对股市强烈的看空“预期”,当股市的走势与你的预期相反时(暴涨),当通货膨胀远远高于你的预期时,空仓(持有大量现金)一样是一种极端而激进的投资策略。

10.我慢慢理解,想要获得超额的收益,必须等到市场中那1%的极端机会。

股市里90%的股票在90%的时间里都是不值得买入的。而当那1%的机会出现时,我必须保证手中有“子弹”。

11.在体验过提高“现金收益”对炒股所带来的提高后,我还形成一种体会——所有的投资品都是互为机会成本的。提高投资收益的本质,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机会成本。个人投资的长期收益,取决于自己的机会成本。

12.降低操作频率、重视资产配置、重视“被动化”投资、拉长投资周期、忽略市场噪音……这些都是在真的“理解”后,能够显著提高投资收益而不更多占用时间的经过大师们推荐的经典。飞泥主观地认为,“非专业投资者”需要更早地理解这些知识。

13.周期必然

——恐怕这就是这个体系里最核心的思维之一,也是将5~10年的波动作为超额收益来源的根基(根基塌方则整个系统塌方,这也是我最担心的)

14.股票和非股票类资产的均衡,以及更进一步,更多大类资产之间的均衡配置,看似牺牲了超额的收益,但面对未知的未来时,却能保证在多数极端情况下存活。

正是这种存活,使得我们在面对极端市场的极端投资机会时,能够做到从容应对。也正是这种均衡配置的意识,使得我们在各个大类的资产购买行为上,反而更容易捕捉到“超越市场”的机会,从而提高整个组合的长期收益。

15.一、长周期策略的大体轮廓

周期必然:是对我们所处市场的基本认识,也是整个长周期投资的基础。

森林大火:是对资产价格周期性波动所做出的应对方法。

保持冗余:是面对不可测市场,又希望在长投资周期中利用市场并不被波动和错误决策所消灭的中庸而稳固的妥协。

市场无效:是主动型投资者试图“战胜”市场的最核心的原理和手段。

安全第一:是对贯穿所有投资决策最重要核心“风险收益比”的自我提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