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漂洋之痛|嚼白句

 老朱煮酒 2021-01-11

最近这些年来,朋友劝我把孩子送出去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最近一年尤甚,一来孩子面临中考,二来,周围许多朋友作了垂范,他们的孩子如今很优秀,虽然也有各自的烦恼,但那大抵是孩子青春期的烦恼,都会遇上,而不像在国内的父母孩子,遇上的问题,都是中国式,中国式的荒唐,中国式的无奈……

我的孩子对于飘洋过海还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尽管我也旁敲侧击问过她;孩子的母亲,太座则不愿意独女远行——这就是少年漂洋之痛,其实我也不愿意,即使面对更多可怕的东西。但我,则更希望,将来这个选择由孩子自己做出,不是由我们做父母的,而是留给她。

但我明确告诉了我的孩子,无论将来她怎样选择,我都支持她。当然,我也跟她谈过,我对国内教育的失望甚至绝望,我希望我的孩子受正常的教育,将来过普通人的正常生活,有自己的爱好,有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爱的自然,这样的人生,足矣。

我并不想把自己的人生强加于她身上。身为父亲的我,我们成长生活的年代,注定了自己是过渡的一代,注定了自己必须背上某些历史的重负,我们无法摆脱的重负,无论我们能不能背起。为了她能够生活在更美好的世界——这是她的权利,更是把她带到这个世界来的我的责任,我愿意去努力,就像鲁迅所言,肩起黑暗的闸门,背起因袭的重负,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从此合理地度日,幸福地做人——纵使像西西弗斯一样,徒劳无功,也在所不惧。

少年漂洋之痛,是我在2013年4月20左右写的一篇文章,当时我主持的中国周刊针对少年留学生做了一组报道,我也写了这样一篇文章。今天翻检出来重读,并没有过时,而我对少年留洋的认识,其实也有了新的变化:我不再关心是否学成——如果把人格健全拥有常识视为学成的外,我关心;我也不再像过去似地担心他们与父母之邦的隔阂,这个想法原本是我这种过度一代人的价值观;我只担心,他们与父母的隔阂。遂加了这个按语,把5年前的旧作分享给大家。

 (1872年8月11日,清朝第一批30名“留美幼童”前往旧金山前在上海“轮船招商总局”前合影留念。)

多年以前,我的一位朋友曾问计于我,是否该将上高中的女儿送到国外读书。我当时的回答是,让孩子在国内读到大学二年级,初步构建起中国文化的基础和对中国的认知,然后再出去,可能更好,朋友采纳了我的建议,女儿在清华上到二年级时便去了英国,如今学成归国,入职一家大公司(今注:朋友后来不幸英年早逝,女儿则带家人到了美国)。

这几年来,我身边许多朋友,陆续将自己的未成年孩子送出去,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少年留洋潮。朋友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不要被国内教育和考试所伤,不要被校园文化中的偏狭的价值观所贻误。

我则认为,哪有比让未成年的孩子离开父母身边更残酷的?我一直坚持用自己的方法,在校园之外通过给孩子以补偿性教育——比如推荐孩子阅读一些世界名著等,对孩子进行人性人道的教育,弥补学校教育的缺失——与学校社会教育中不良的一面争夺自己的孩子。我觉得,我能做到。

但到去年底(2012年底),我却放弃了原来的立场,犹疑彷徨于要不要也把我未成年的女儿送出去,当个留洋少年。

真正影响改变我想法的,是这两年来国内大规模爆发的食品安全危机和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这些新的危机,加之积重难返的垃圾文化产品和过时的价值观教育,让我们的孩子在尚未成年时,就要面对成年人都无法解决的痛苦,过早地承担了社会的压力。

作为父母,我们的要求并不高,我们希望所有未成年人都应该生活在一个正常的社会环境中,让他们接受合理的正常的知识和价值观教育,生活在一个不易致病的洁净卫生的环境中,健康长大成人,这是父母的责任,也是社会国家的责任。

但是,遗憾的是,许多事情,已经不是凭恃父母个人努力所能解决的了。中国的父母可以勒紧裤腰带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但却无法改变残山污水,无法阻挡有毒食品垃圾文化和雾霾的侵袭,更无法改变学校的教育。

若物质条件许可,与其让孩子生活在一个不安全不正常的环境中,不如送他们漂洋过海,到一个相对安全正常的环境。哪怕让他们小小年纪,背负思念之痛,都好过生活在污浊的环境中。这才是大多数少年飘洋者父母的泣血之心。

”到美国去,到英国去,到开放的世界去!”这是2014年9月钱钢老师在港大在送我女儿的《大清留美幼童》一书上的赠言。到开放的世界去,不仅代表了钱钢老师对晚辈的期许,也是我做父亲的期许,更是我的责任。

一个家庭少年飘洋,是个体选择,在多元时代原属正常。但一个社会出现这样的风潮,更应反思的是这个社会。

有条件送孩子飘洋的父母和家庭,相对而言,受教育程度较高,经济条件尚可,识见视野也更开阔,但这种选择,让家庭辛苦累积的财富被他国吸纳,于家庭而言,是一种额外的付出,于社会而言,是一种财富上的失血。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选择,实是对社会问题解决的无奈和失望,客观上势必造成比财富失血还要严重的后果,那是一种可怕的空心化——连自己的骨肉都在未成年时忍痛送走了,送走的其实也是自己的心和希望。

少年是国家社会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梁任公先生笔下滔滔,寄望于年轻一代中国人,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少年却要辞家飘洋去,或许他们将来也会强,但他们的国族认同文化认同甚至家庭认同呢?

少年留洋的传统,起于清末,其中学成回归父母之邦者,曾经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那时都是公款留学,有着挽大厦于既倾的特别的使命,但他们年幼之际,大多并非自愿。如今的少年留洋却都是自费和家庭自愿选择。在一个自由选择的时代,飘洋少年的未来,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学成归国,一种是留在外邦。

留在外邦,自不必说。但纵使学成归国,因其未成年时离开,与父母、父母之邦难免形成一定隔膜,互动影响则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或能促进国家、小环境的改变,或难以适应,甚至相反挟留学之招牌变本加厉劫掠者也有,前车之鉴殷殷。

少年飘洋风潮,或将带给我们一个更不确定的未来。

(原载中国周刊2013年5月号少年飘洋记)

关于老朱煮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