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水账7月18日|日常

 老朱煮酒 2021-01-11
半个月没喝酒,昨晚喝了6两,体能还是没有完全恢复的缘故,回家就睡了,午夜该准时发出的内容一条也没发。早上起来才知道,灯还是姑娘关的。
不过,早上5点多就醒了,翻了会书。算是自我弥补的心理安慰。
往后余生,每一天正常生活都是奢侈的,都应该珍惜。昨晚喝酒路上读《第三帝国的到来》,真是越读越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在今日头条和新浪长微博补发了父女谈《相信科学理性,勇敢面对一切》。
钢笔抄了郑体武翻译的伊万诺夫的诗,《跟我谈谈琐屑吧……
跟我谈谈琐屑吧,
跟我谈谈永恒。
让春天诞生的花朵
像婴孩一样躺在你的臂腕中。

你是如此快乐又如此忧伤。
仿佛音乐,你什么都能原谅。
你是如此快乐,仿佛春天,
仿佛春天,你抑制不住惆怅。
昨晚回家,看到野夫兄转发恩施大水的视频,今天一早看新闻说,连日来,恩施遭遇特大暴雨,州城防汛形势非常严峻,城区道路多处中断,存在极大行驶安全隐患。唉,南方那么多地水灾,我想不仅是天灾吧。我去过恩施,在恩施跟野夫兄喝过酒,在城里漫步过,希望这些地方的人平安,损失尽可能减轻。只能上天保佑了。其实天不开眼啊。
今天姑娘要去看牙,没去马连道,在家了。
整理公号流水账。因为动手早,整理也快。读转财新报道《洪水直击|圩堤决口后 一个村庄的家园保卫战》。
回看早上整理的公号,发现竟然删除了,而我竟然查不出问题来,只能凭着感觉删了些。
写了篇嚼白句《合影狂》,1600余字。
翻看社交媒体,读到复旦邓建国老师谈新闻发言人的要素,心有戚戚,他说: 
发言人胜任的要素:1. 被信任;2. 知实情,即使是为了说谎;3.讲逻辑,不是为了进攻,而是为了防御;4.有学识,知彼知己,知内知外;4.会沟通,平和,实在,幽默;5.心理素质好;5.训练有素,掌握大量话术(talking points);6. 被容错。
有网友说,发现因为今年大家都坚持戴口罩,这大半年来好像身边的朋友感冒的都很少很少。另有网友说是做医药的,今年感冒药这块掉了九成,很多感冒药厂很惨
他们说的,也许都是实话。但是,另一面是,现在感冒了谁敢去医院啊?尤其是发烧?即便理性如我,不久前感冒发烧,主要靠老白茶和原来身体的底子硬扛啊。这个时候去医院,呵呵。
再说,如今挂号都要网络预约,像我这样的工具盲,连降压药没了也没去医院开,全靠朋友帮我送了些。
友人跟我联系,讨论是否由五粮液赞助老朱煮酒的主题读书活动,包括老朱的饭局,感谢。
看了文秋老师转发的一个视频,为人文教育辩护”,在科学和技术主导的时代,人文教育的价值是什么?教育该以职业和技能为导向吗?美国CNN著名记者Fareed Zakaria相信,未来需要的人才要将科学和人文相结合。只有拥有对自身和世界的理解与关怀,才能创造出更具互动性的科技,让科学真正服务于每个人。
我赞成讲述者的观点。今天晚上也恰好在朋友圈看到胡泳老师谈到类似的问题,胡泳说,这个世界过度沉溺于把一切事情交给技术去解决,其实社会的深层问题,技术哪一个也解决不了,只是给生锈的底子进行表面抛光而已。要么寻求技术以外的解决方式,要么承认,技术的选择本身是充满政治性的选择。

中午煮了米饭,炒了个圆白菜粉丝,一个黄瓜鸡蛋。我吃饭,姑娘吃菜。
十二点半出门,陪姑娘去看牙。地铁上读书。一位烫了紫色头发带着行李的小伙子,行李上摊了本书,要给我让座,我婉谢了。后来注意到,他读的是一本大概是成功学的书,我看到了“钱从哪里来”几个字。
到国贸,姑娘排队候诊,我懒得办理进休息区的手续,扫描填手机,挺麻烦的,干脆,找了个角落,席地盘腿,读书。就这样读完了《第三帝国的到来》最后部分。
英国历史学家理查德·J·埃文斯的第三帝国历史系列第一部《第三帝国的到来》,以丰富的史料,向我们呈现了纳粹党徒是如何在很短时间内在德国建立起一档独裁统治的,而且似乎没有受到德国民众实质上的抵抗。
在19世纪,德国的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运动热潮并不比其他国家弱多少,但是,到1933年,纳粹在德国消灭了所有层面的公开反对势力,最终建立一个一党制国家。除了军队和教会之外。纳粹整合了德国所有主流机构。俾斯麦并没有能做到这些。
埃文斯认为,纳粹能够快速建立全面统治更加相关的一个原因是德国形成统一民族国家时间相对较短。
一战德国战败,建立了魏玛共和国,但德国人普遍认为有人背后捅刀导致了德国的战败,凡尔赛和约是对德国人的羞辱,战后建立的魏玛共和国,其合法性一直受到挑战,最大的支持者是社会民主党,还有半心半意的自由派,其他右翼政党,司法机构,军队;共产党等极左翼和极右翼都是共和国的敌人。
埃文斯认为,魏玛共和国的宪法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经由独立选举的产生的总统,能够援引宪法第48条宣布紧急状态,而许多魏玛的领导人,包括最后的总统兴登堡,对魏玛共和国并不那么忠诚,第48条对共和国构成了致命打击。
魏玛共和国的经济状况尤其是1929年的大萧条,也对共和国产生了致命打击。但是,即使到1920年代结束,希特勒和纳粹虽然有了很大影响,但仍然是一个边缘的政党。
大萧条的影响,导致选民趋于激进,共产党影响的快速提升,使政治体制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和“资产阶级”阵营之间趋于两级分化,中产阶级对共产党暴力统治前景的恐惧,使德国政治的中间地带消失了。中产阶级和温和右翼全部倒向极右翼。
埃文斯认为,纳粹党成功的根源,在于德国的政治制度没有能够产生联合天主教和新教徒中的右翼人士、能够独立发展的全国性政党;在于德国自由主义历来的弱点;在于所有人对战败和凡尔赛和约苛刻条款的痛恨;在于魏玛时期社会文化和现代主义及1923年通货膨胀使中产阶级产生恐惧和迷惘。魏玛缺乏法统,一直得不到国会大多数议员的支持,德国人一直盼望有一个俾斯麦式的专制领袖。
一战的一个遗产是德国对暴力的崇拜,没完没了的暴力,让许多非暴力的正派人士都适应了。
埃文斯指出,纳粹运动本身也是关键因素,它的理念对选民的号召力,它的领袖的超凡魅力,它的组织行动能力和纪律性果断性,都给选民留下深刻印象。
当然,很重要的还有纳粹党与德国右翼保守派,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与自由派之间,存在大量重合的理念。
最为关键的是,希特勒及其党徒度清楚自己在犯法,但他们对司法程序的蔑视展露无遗,他们相信权力的法则,强权即公理。
在埃文斯看来,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这是纳粹夺权的开始。纳粹并不是必然赢得了对德国的统治的,在它奔向权力的路上,它并不必然能获取胜利。但是,历史的偶然性和时代的吊诡,终究将希特勒和纳粹送上了德国的权力中心,共和国在被指控对德国犯下大罪中被消灭,随后德国走向了毁灭自己,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之路。一群小丑,却令正派人毛骨悚然……

今天得知。。。。。。这个时代,正派人不能说话了。
我是个懦夫,你明白吗?我是个懦夫。”19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豪普特曼是比较少见的支持纳粹的主流作家,但他私下跟朋友指责希特勒,说自己是懦夫。
姑娘看完牙,父女俩坐地铁回家。到角门西,我将书和钥匙给姑娘,让她自己回家,我自己则去走路。
午后漫行3公里多。汗流浃背。略有些疲惫。跬而不休,跛鳖千里。
走路时胡思乱想有感:1,半月没喝酒,恢复喝酒,酒量明显下降。2,每天收到警告,微博之外,又添公号,早上准备的流水账,被无声不见,查了半天,不知原因,估计离下一次翘辫子不远了 只好断腕求生,以后多谈吃喝读书3,锻炼时耐力不足,病伤身体。4,书坚持读了,但码字少了。5,体重下降过快,恢复也会很快。昨晚一顿酒,看样子复辟就在眼前…… 
去超市买了些牛奶酸奶,都是三元的,我一直买的是三元的。回到家,写小楷日课。
今天中午没休息,写日课犯困。一开始墨都没调好。好在越写越清醒了。虽然清醒来得有点晚。坚持,则有万水千山。
接着小楷抄了陶渊明的《饮酒·十七》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小楷抄了诗经之无衣渭阳权舆》。
在社交媒体发了条关于海德格尔的:
幸亏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太过晦涩抽象,纳粹看不懂,不喜欢,纳粹喜欢通俗易懂的东西。否则,海德格尔会在纳粹这条路上走多远,还真不好说。这是海德格尔的幸运。
海德格尔曾经的至交雅斯贝尔斯的《生存哲学》,是他离开德国前对德国人民最后的三篇演讲,得以讲成,是因为在这三篇演讲中,没有谈现实,只谈哲学思辨,而纳粹分子从最上层领导到最低级的打手,在精神事物方面都是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笨蛋,他们还蔑视哲学,他们没一个人懂。
后来又另外发了条:
纳粹政权的反智倾向在大学表现尤甚。所有领域的犹太裔教授都被解雇。许多人,包括爱因斯坦、赫兹、薛定谔、波恩和其他20名曾经或即将获得诺奖的人,都离开了德国。到1934年,5000名大学老师中大约有1600名被迫离职,其中三分之一是由于他们的犹太人身份,其他则是因为政治上反对纳粹主义。16%的物理学教授及其助手选择移民。
在大学里,学生和小部分纳粹教授比如海德格尔等是实施迫害的主力军,他们通过暴力示威游行强迫犹太裔和左翼教授离职。1933510日,德国大学生在19座城市的主广集会,焚烧大量犹太人和左翼作家的书籍……
做饭,炒了尖椒土豆丝,圆白菜炒粉丝。
晚上与太座聊完天,开读《当权的第三帝国》。更可怕的时代来了……
相信读书无用论的人,绝大多数将会永远吟唱一曲底层悲歌,代代传递,无尽无止,与我们曾经被剥夺了享受更高教育的父辈一样,他们的见识视野,永远只限于依赖自己乘坐的交通工具所能抵达的地方,那是他们人生的最终边界。
受过教育却鼓吹读书无用论的精英人士,无一例外,都是德行败坏的无耻之徒。尽管孔圣人教导我们有教无类,但普通人读书的这种权利,曾经被政治剥夺,而且是在世界文明已经昌盛的时代被剥夺过。鼓吹读书无用论的人,实际上是披着现代外衣剥夺别人读书权利的另类表达,而骨子里是一日为奴,永生永世为奴的逻辑作祟。”(摘自《老朱煮酒》)
晚上翻了三本书,《当权的第三帝国》,《黄仲则资料汇编》和《老朱煮酒》~周日晚要在由新书店做个线上读书节目,临时抱佛脚翻翻过去的文字,发现还没那么差,过境迁后,文字依然还有生命,心里稍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