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委员风采】躬身学术 以文化人

 寻梦向天歌 2021-01-11
躬身学术 以文化人
——记省政协委员、西北民族大学教授尹伟先
本报记者 师向东

将时针拨回到一个月前,2020年12月7日,甘肃大剧院,模范毕至,群英咸集,一场隆重的表彰大会在这里举行。2015年以来全省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们登上主席台,接受属于他们的荣誉。

在这些新时代的“最美奋斗者”中,有一位从教30年,培养出数十名少数民族硕士、博士的教师,他就是省政协委员、西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尹伟先。

尹伟先委员说,无论作为一名省政协委员,还是作为一名从事民族学专业教学研究的教师,他将始终肩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把学问做在广阔的西北大地上。

求学

2020年是尹伟先委员在西北民族大学任教的第30个年头。站在这个时间节点回首,对他来说,一切既理所应当,又有些不可思议。

尹伟先委员出生于石羊河畔的一个农村家庭,从上小学起,他就有一个理想——成为一名教师。“父母都是农民,家乡是闭塞的农村,接触不到更高层次的文化知识。当时我就想,以后当个小学老师该多好。”15岁那年,他的理想几乎实现。当时,初中毕业后报考武威师范是同学们的最高升学目标。但尹伟先没考中,村里的小学又恰好缺一名民办教师。几乎成行之际,一位小学老师的话,改变了他的人生。“老师劝我和家人,让我去读高中,以后还做民办教师的话,上过高中总要好些。”

就这样,尹伟先进入高中。1983年,勤奋、好学的尹伟先考入兰州大学历史系。在这里,老一代知识分子的言传身教、前辈大家的学术讲座,让他领略了学术之妙,并由此坚定了步入学术殿堂的决心。

尹伟先委员至今对大学毕业的情景记忆犹新。“那时文科楼里贴满了各地党政机关的招聘启事,学校历史系想要几名学生留校工作,班主任好说歹说才把人留下。而我从大三开始,就暗暗定下继续深造的目标。” 一切如愿,尹伟先顺利考取兰州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师从著名民族学家杨建新先生,攻读民族学硕士,就此与民族学结下不解之缘。

任教

1990年,硕士毕业的尹伟先在导师的建议下,进入西北民族学院(今西北民族大学)任教。也是在那一年,兰州大学历史系民族学博士点获批,次年开始正式招生。杨建新先生兴奋地告诉了已经毕业的尹伟先这个消息,并热情地召唤他回校读博。不过,尹伟先心里想的却是: “既然到了工作岗位,就应该先把工作干好。

任教期间,尹伟先任劳任怨,辗转多个岗位,先后担任校科研处副处长、学报编辑部主任、教务处处长、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副院长。但无论岗位如何变动,他对学术的孜孜追求始终不曾改变。1995年,得益于可以在职深造的政策,尹伟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再次回到兰州大学,继续跟随杨建新先生攻读民族学博士。他的博士学位论文《明代藏族史研究》,因全面详尽地论述了明代西藏与中央王朝的关系及历史上藏族对中华民族的贡献,获得“兰州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荣誉。巧合的是,2018年,他指导的博士生张翼的学位论文《洮岷地区多民族创世神话研究》,荣获甘肃省优秀博士论文,尹伟先也被评为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

35岁那年,尹伟先被破格晋升为教授,成为西北民族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双高人才”。2001年、2011年,他又先后被遴选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而由他作为带头人的民族学专业,也成为学校唯一的省级一流学科。从意气风发的青年教师,到霜华满鬓的资深教授,始终不改的,是他对学子们的殷殷教导。

“能在民族高等院校学习,是同学们的荣幸。大家一定要把握住这里多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汲取各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因子,使自己真正成为学得好、用得上、下得去、干得好、靠得住的优秀民族人才。”每年9月开学之际,尹伟先委员总是这样语重心长地勉励新生。在其开设的民族学等14门课程中,他始终把多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友爱、和谐相处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鼓励各民族同学相互了解、尊重包容、交流欣赏、共同进步。

截至2020年,尹伟先委员已先后培养出博士生8名、硕士生65名。他带过的学生大部分留在了西部地区,许多少数民族学生毕业后回到民族地区,成为当地的优秀人才,为家乡的各项事业贡献着青春和学识。

责任

省社科联副主席、省文史馆研究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研究员、甘肃省历史学会副会长、甘肃省丝绸之路研究会副会长……除在学校的学术和行政职务,尹伟先委员还有一串长长的“头衔”。众多的社会兼职,是他醉心学术、心系民族地区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的印证。

30多年来,他主动承担“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保安族简史》编修等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民委委托项目和教育部社科研究项目,积极参与《甘肃通史》《甘肃简史》的编撰任务,主动承接酒泉等市州、玛曲等少数民族县区的历史文化研究工作,先后出版学术专著11部、参编著作5部……尹伟先委员用实际行动,将学问做在广阔的西北大地上。

基于这些贡献,2019年尹伟先委员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20年被确定为甘肃省拔尖人才。同时,从2008年起,尹伟先连续担任三届省政协委员。作为委员,他始终关注着省政协各项事业、特别是文化方面的工作。

2020年12月16日,省政协举行《人文甘肃》丛书出版发行三周年暨读书活动座谈会,尹伟先委员受邀发言。他说,《人文甘肃》丛书已先后出版七辑,对弘扬甘肃优秀的历史文化、增强甘肃文化软实力、提振甘肃人的信心有着巨大的意义,已然成为宣传甘肃的一张新名片。他表示,政协委员不只是一个“头衔”,更是一份崇高、神圣的事业。“要做一个有心人,更多关注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去观察、调研、思考,通过政协这个平台去反映群众心声、提出解决思路,用实际行动去凝聚人心。”

2020年12月,在甘肃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尹伟先委员作为先进工作者接受表彰。但对他而言,荣誉不是终点。他说,历史的长河中,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56个民族都创造出了各自独特的优秀民族文化,他们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自己将继续躬身学术研究,用实际行动去发掘和弘扬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用文化的力量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征程凝心聚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