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剩下两个月了 法定假期没有了 但想玩的心是不是怎么也收不住? 虽然国内没有假期 但是剩下的两个月可是国外节日聚集的时候 万圣节,做个南瓜灯 (图片来源网络) 感恩节,出去美美地吃上一餐 (图片来源网络) 平安夜,收苹果收到手软 (图片来源网络) 圣诞节,期待着圣诞老人给你的礼物 (图片来源网络) 但是每每到这种节日 教导主任就会在大喇叭里喊 “大家要认真学习,不要过圣诞” 面对这样的反对声,很多孩子都很矛盾 为什么我们不能过洋节? 教导主任会告诉你: 第一,大张旗鼓过洋节 会让我们传统的民族文化和风俗受到冲击 第二,万圣节之类的是西方的宗教节日 孩子们过没多大的意义 过洋节和传统节日真的冲突吗? 近两年的种种迹象表明,部分传统的中国节日正在逐渐的被人们淡忘。罪魁祸首是“洋节”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从时间上来看,洋节与中国的传统节日并不冲突。我们可以感觉到中国的春节、中秋节并没有被大家遗忘。但寒食节、二十四节气等有着深刻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冷门节日,许多成年人都不一定能够记得清楚,因为没有一个“符号”能够让人们记住它(没有假期)。 以清明小长假为例,很多人也是欢呼终于有休息的时间了,开启了景点旅游模式。还有多少人记得这一天介子推和他的母亲抱树而死的典故?有多少人记得清明带着孩子去踏青? (图片来源网络) 首先我们自己就没有将中国传统文化树立起来,没有将节日的纪念意义传播出去。 反观外国的节日,例如即将迎来的万圣节。万圣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又称“鬼节”,在每年的11月1日。万圣节前夜是这个节日最热闹的时刻。孩子们会装扮成各种可爱的鬼怪,逐家逐户地敲门,要求获得糖果,否则就会捣蛋。通过这样有趣的活动,向人们传达着这个节日背后所独有的含义。 (图片来源网络) 从以上的情况来看,洋节和中国传统节日像是两堆柴火,代表传统节日的那堆因为缺柴熄灭了,怎么能把责任归结到另一堆身上呢? 在这一点上,亲妈觉得抨击过洋节的人大多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所有先进的文化都有强烈的包容性。想让孩子们更好的接受传统文化,我们也可以借鉴西方的模式,将这些节日趣味化。想要让孩子们对节日本身感兴趣,父母就应该和孩子一起,去挖掘节日的美好所在。在春节和孩子一起包饺子、煮汤圆;清明节和孩子一起出去踏青,给他们讲讲清明的故事……在过洋节的同时,更要过好中国人自己的传统节日。 (图片来源网络) 过洋节孩子们能学到什么? 很多家长觉得这些洋节是西方的节日,与中国的文化格格不入。俗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虽然洋节的文化与中国文化有所不同,但无论是洋节还是中国传统节日,我们都可以让孩子从中了解到一些文化背景。孩子们都能从节日的仪式感里,感受到不同地域、民族、所带来的不同的文化。 洋节的特点是轻松、活泼、娱乐、互动性比较强,孩子们过的开心很重要。在万圣节,孩子们可以自己做衣服、做南瓜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也能增强亲子之间的沟通交流。 孩子们在愉悦的过节氛围中掌握一些技能、增长一些知识,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所以洋节我们还是要过的,让我们一起开心起来吧! (图片来源网络) ![]() 本期亲妈学堂就和您聊到这儿,期待下次与您相见! “亲妈学堂”致力于做好育儿的“最后一米”——将海量的育儿知识转化为每天的“日常行动”。帮您既懂得育儿道理,又能过好带孩子的每一天。让我们一起努力,用更好的自己给孩子更好的现在。 如果觉得有用,请果断收藏和转发给你身边有需求的人哦! 与亲妈一起 为孩子成长为更好的你 欢迎关注“亲妈学堂” 在后台留言与我们分享您与孩子的故事
更多精彩回顾: 孩子遭遇的难题,远比你想象的复杂……但解决办法远比你想象的简单!(上)孩子遭遇的难题,远比你想象的复杂……但解决办法远比你想象的简单!(下) 为什么孩子总对你沉默?不想上班?不想上学?拯救“假期综合症”!孩子,请做一个善良而有铠甲的人!(一)孩子,请做一个善良而有铠甲的人!(霸凌应对)和孩子诚恳谈论年老和死亡,很难吗?所有学龄前孩子都遭遇的拼音难题,你遇到了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