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0年10月,郑洞国突然接到消息,周...

 Loading69 2021-01-11
1950年10月,郑洞国突然接到消息,周总理要接见和宴请他。最初得知这个消息时,郑洞国感到意外和兴奋,想不到多年之后,周恩来还一直记挂和关怀着他这个黄埔军校的学生。同时他也想起了两年前的一件令他感动的往事。

1948年10月18日,困守长春孤城的郑洞国已经是山穷水尽,到了最后关头。为了将这位黄埔军校的学生从黑暗中挽救出来,周恩来亲自写信给郑洞国,分析形势,晓以大义,劝他顾念当年黄埔之革命初衷,毅然举行起义,回到人民的行列中。

这封充满黄埔师生情谊的信件是用电报转达到前线的。次日上午,解军进驻长春时,交给了新7军副军长史说,由他转交给郑洞国。可惜因为当时郑洞国的司令部附近枪声四起,市里秩序混乱,史说派去的人未能把信送到。21日,郑洞国在中央银行率兵团司令部及直属部队起义投诚,至此,长春10万国民党守军全军覆没。

但是周恩来的这番关怀,郑洞国始终是铭记在心的。这次周总理宴他,他感到有了一次当面感谢的机会。

那天,郑洞国准时来到周恩来家中,他在黄埔军校时的另一位老师聂荣臻也已在座。见郑洞国走进会客厅,周恩来连忙起身,快步迎了过来,用有神的目光注视着郑洞国,紧握着他的手说:“欢迎你,我们很久未见面了,难得有这个机会呀!”

郑洞国被周恩来的坦诚、热情所感动,觉得周恩来还像当年黄军校周主任那样诚挚可亲,一时百感交集,两行热泪几乎夺眶而出。半天才愧疚地说出几句话:“周总理,几十年来,我忘了老师的教诲,长春解放前您还亲自写信给我,我感谢您和共产党的宽大政策。”

周恩来摆了摆手,打断了郑洞国的话,笑着说:“过去的事不提了,不是过来了吗?咱们今后都要为人民做点事嘛!”

大家落座之后,周恩来亲切地问郑洞国:“在北京是否还有熟人?”

郑洞国想了一下说:“有位黄埔军校一期的同学叫李奇中,与自己交谊甚笃,据说他现在北京。”

周恩来马上说:“这个人我知道,他现在是政务院参事。”随即吩咐工作人员快去把人请来。过了不久,李奇中便乘车赶到,师生四人相见分外亲热。吃饭的时候,周恩来详尽地询问起郑洞国的身体和家庭情况,还和蔼的问:“今后有何具体打算?”

郑洞国不知道国家将如何对待像他这样的起义将领,想了想,就试探着说:“我别无所长,人也老了,打算回家乡种地去。”

李奇中在旁插话道:“好哇,你在老师面前也敢称老?”一句话,说得一桌人都笑起来。

周恩来马上看透了自己这位学生的心思,亲切地说:“你是起义将领,怎么能让你回去种地呢!再说你还不到50岁嘛,还有很多时间可以为人民多作贡献,现在国家建设刚刚开始,有许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呀。”周恩来的诚挚态度使郑洞国非常感动,马上表示:“准备先回上海治治病,料理一下家务,再听候安排。”

周恩来表示理解地说:“你先回家休息一下也好,身体养好后随时可以来。”

周恩来宴请郑洞国还有另外一件事咨询他,就是当年郑洞国在缅北领导中国驻印军和盟军联合作战的情形。

1950年6月25日,美国悍然出兵入侵朝鲜,并迅速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朝鲜急盼中国出兵。

但是,中国高级领导层在一开始是否出动部队参战的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在这关键的时刻,周恩来宴请在抗日战争中曾经担任过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的郑洞国,正好可以了解美军的作战特点,为未来的战争决策提供依据。

席间,郑洞国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美军和英军的作战特点,指出美国人打仗主要靠武器,打不了硬仗。为了证明这一点,郑洞国还特列举了几个实际战例加以说明。

周恩来认真地听着,不时插话询问。郑洞国讲到美军非常依赖空中补给,如过去中美军队共同执行作战任务时,美军行军走累了,就先丢武器弹药,然后再丢弃衣服,待到达目的地时浑身只剩下一条裤衩,以致空运的装备只好先全部补充给美军。周恩来听到这里不禁开怀大笑起来。

在后来的一次国防会议上,周恩来多次引用郑洞国讲的这几件事,激励大家要从战略上藐视敌人,克服某些人头脑中的崇美、恐美思想,坚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心。

1951年冬,郑洞国从上海写信给李奇中,谈到自己目睹祖国各项建设事业蒸蒸日上,心情格外振奋,准备春节期间到北京看看。李奇中接信后,立即将此事报告了周恩来。周恩来很快给郑洞国打来电报,邀他去京。

春节前夕,郑洞国来到北京,周恩来在政务院再次会见并宴请了他。郑洞国坦诚汇报了自己的新认识,表示愿意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周恩来格外高兴地说:“你的思想又有了新的进步,这是值得庆贺的,我代表大家欢迎你!”

郑洞国恳切地表示:“感谢总理的关怀,我把上海家中的事情安排好,很快来京工作,听候总理安排。”

春节过后,郑洞国赶回上海安排家务。1952年6月,郑洞国迁往北京,并任命为水利部参事。这是郑洞国第一次担任人民政府的职务,看到新中国刚刚成立几年,水利建设工程规模之大、收效之宏,郑洞国格外振奋,感到共产党确实是一心一意造福人民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