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松嵘:用消毒池替代猪舍门口的消毒盆——细节决定成败

 养猪网 2021-01-11


编者按

国内外专家通过对非洲猪瘟的研究发现:非洲猪瘟感染猪只的一滴血中,含有上亿个非洲猪瘟病毒,通过某些传播途径,可以分别使50万头健康猪只感染发病,导致猪场全军覆没。虽看似一个小点被放大,但非洲猪瘟的传播力度仍不容小觑。

防控非瘟之道,细节决定成败!根据切身体会,思考防控思路并总结发现,消毒池可替代消毒盆的三大优势。广州猪个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兽医临床专家曹松嵘分享用消毒池替代猪舍门口的消毒盆:细节决定成败旨在总结有效的非瘟防控经验。

笔者有猪场位于养殖小区,猪场没有大门,距该猪场50米有疫情发生,100米左右是一条主干道,道路两侧也有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集中堆放点。在这样的环境中养猪,真是费尽脑筋,查阅大量资料,也没有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笔者待在猪舍附近,仔细思考防控思路。终于有一天,我灵光一闪,既然没有大门,只能防住小门。因此我在猪舍门口过道建了一个5米长的火碱消毒池,替代原来的消毒盆。经过半年多时间的验证,我发现消毒池消毒效果明显优于比消毒盆,其好处是:
1
可以避免员工进入猪舍时漏踩消毒盆;
2
消毒池中的消毒水有一定的长度和深度,员工在行走过程中,鞋底可以充分接触消毒液,提高消毒效果;
3
拉饲料用的斗车无法用消毒盆消毒,员工也比较容易忽略饲料车轮胎的消毒环节。而5米长的消毒池,差不多足够饲料车轮胎转2周,进出猪舍拉饲料过程中,充分接触有效的消毒液,提高了消毒效率。
据反馈,很多中小猪场采用这个办法保住了自己的猪场,也有一些规模化猪场也借鉴了这项措施,可谓“小主意办大事”

养猪网点评

猪场消毒是猪场生物安全的主要措施之一,它可以阻断疾病的传播和扩散。大部分猪场使用消毒盆进行消毒并没有很大问题,但对于极端恶劣的养猪环境,其防控工作就一定要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来定制防控疫情攻略,以便相应解决猪场防控疫情问题。

在极端条件下,用消毒池代替消毒盆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曹松嵘的观点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思路,非常值得学习借鉴,并且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用性,值得大家广泛学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