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瓷器“洒蓝釉”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蜀山玉 2021-01-11

“洒蓝釉”首创于明宣德景德镇,因釉面犹如洒落的蓝水滴,故称“洒蓝”;又因透出的白釉地斑像雪花飘洒在蓝色的水面,故而又称“雪花蓝”。


洒蓝釉瓷碗 

洒蓝釉的制作工艺并不是简单的蘸釉,而是在烧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蓝釉汁水,吹于器表,形成厚薄不均、深浅不同的斑点;然后再上一层薄釉高温烧制而成。原本的白釉底色仿佛是飘落的雪花,隐露于蓝釉之中。


关于洒蓝釉的诞生,竟然和宣德皇帝的一道“任性”的圣旨有关。


宣德皇帝即朱瞻基(1398年或1399年-1435年),明朝的第五代皇帝。其在位期间,举贤任能,采取仁政措施,让百姓得以生息,后世也把这二位父子统治的时代,统称为仁宣之治。


宣德帝 朱瞻基

欢迎关注公众号:《正路收藏》  下面精彩继续

而这位皇帝在繁忙的政务之余,抵挡不住玩乐之心。吕毖在《明朝小史》里记载:“帝酷好促织(蛐蛐)之戏,遣取之江南,其价腾贵,至十数金。”是说朱瞻基爱好蛐蛐,经常从江南获得,以至于蛐蛐身价百倍。蒲松龄在其《聊斋志异》中也提到:“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除了养鸟逗虫,宣德皇帝还迷上了掷色子的游戏,正是这一嗜好,成就了洒蓝釉这一瓷器品种。


明宣德 洒蓝釉钵

为了满足这一游戏需要,宣德皇帝下旨让景德镇御窑厂为其烧制一种专门玩色子用的瓷器,并且釉色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御窑厂接到圣旨不敢怠慢,当即集中了当时最优秀的制瓷工匠和最上好的材料,经过艰苦研制,最终烧制出了洒蓝釉瓷器。


明宣德 洒蓝釉云龙纹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