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欣赏精美汉代脱胎漆扁壶,了解汉代社会风貌

 遇事明言 2021-01-12

        中国漆器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4200多年前的夏禹时代已见使用,到了战国时期达到了普及的程度和新的高峰。进而,汉代漆器则在战国时期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并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艺术顶峰。

汉代的髹漆器物造形主要是仿青铜器,包括鼎、壶、钫、樽、盂、卮、杯、爵、盘、奁、盒等,甚至深入到日常生活的边边角角,例如几、案、屏风等家具,饮食饮酒用的器具,包括碗、盘、耳杯等。并且,汉代漆器的精巧程度和纹饰的奇思妙想远远颠覆了今人对古人的理解能力,在《盐铁论·散不足》中就有汉代漆器“一杯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的描述。

漆器的制作从制胎开始,木胎为多,另有竹、皮、金、银、铜、陶瓷、脱胎等。漆器的胎从厚胎木到木胎、渐变为从木麻结合胎、再进一步到夹纻胎完成了从重到轻巧,从易裂到坚固的完善过程。汉代的脱胎漆器堪称一绝,脱胎又称夹纻胎,纻即麻布,做法是以木或泥做成内胎,再以涂漆灰的麻布等裱糊若干层,干实后去掉内胎,最后在麻布壳上髹漆。

夹纻胎漆器轻巧、坚实,完全摆脱了木胎漆器厚重、易变形、易开裂等潜在缺陷。这种轻巧的胎体初见于战国,夹纻胎漆器始于战国中期,盛行于汉代。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流行夹纻胎工艺的佛像制作。

(战汉时期精美的脱胎漆器)

汉代漆器是我国漆器艺术的顶峰,无论是材料制备、工艺技术、造形美学和纹饰艺术都是后世子孙望其项背而不可及的。本文不打算展开叙述,仅为大家介绍一些精美的汉代夹麻胎漆器艺术品欣赏。

名称:汉代夹纻胎漆器人物故事扁壶

尺寸:高330×直径295×厚110mm  重量:736g

历史的记载,无论是口传还是文书记载都不如实物那么忠实于历史。而实物中最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莫过于载有文字图画。文字和图画相比,图画更为忠实于历史,因为图画被有意篡改历史的可能性更小,因此,可信度更高。这件扁壶上绘画有人物39人、容器16件、席子4件、条案3件以及7字铭文。忠实地记录了汉代服饰、人物精神状态、容器和家具。

这些服饰,在中国的近现代完全没有实用性了,也就没有什么人穿戴。但是朝鲜半岛和日本的皇室、神职人员现今礼仪用服饰完全忠实地保留了中国汉唐时期的风格。

图中的条案估计高度能有50公分左右,以此推理应当有适应该高度的坐物,即凳子或椅子,遗憾的是没有出现在画面中。

看到席子的图案,才恍然大悟,日本的榻榻米岂不就是从此来的吗?

请看壶盖和底足的几何图案,几何图案是抽象思维的产物,属于高级思维。战汉时期器物上装饰用的几何图案之精美之奇幻是战汉以前未曾有战汉之后就销声匿迹的了。

 (部分插图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