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县宰相堂的传说

 华州文史荟萃 2021-01-12

立足今日华州  尽览风土人情 说百姓  聊历史  笑看传说

(部分文章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及时删除)


宰相堂的传说

作者  想飞的仲山

 华县有个宰相堂,在小敷峪口。

传说东汉刘秀被王莽囚禁在西安杜曲一个叫青龙岭的地方,他越狱后逃至华县蟠龙山藏匿,才得以脱险。儿子刘庄坐上皇位后,感念蟠龙山对父有救命之恩,命一大臣在蟠龙山修建佛教寺院--潜龙寺,以资记念。

大臣领命后,和夫人一起来到小敷峪口扎下营盘,日夜督促施工,不敢怠慢。

突然间穷乡僻壤来了这么多的人,住了这么大的官,民间以为朝中宰相,随称大臣驻地为宰相府或宰相堂。


在监工的日子里,大臣夫妻俩对刚传到中国不久的佛教慢慢产生了兴趣,等到潜龙寺建成,夫妻俩爱上了佛教。回京向皇帝复命后,夫妻俩毅然绝然抛弃荣华富贵,来到宰相堂出家当了和尚、尼姑。由于夫妻不能同堂修炼,在宰相堂东北方向二公里处修建了一座尼姑庵,作为夫人修行之地。

大臣看破红尘,一心向佛,活到了百岁,圆寂后埋在宰相堂下边的半坡上。后人称为长寿坡。

千年以后,到了公元1072年,已是北宋神宗年间。少华山发生地震。半个山头震下来,百户人家被埋,人们以为山神作怪。为了镇住山神,让众山安宁,改宰相堂为宁山堂。谁知到了1086年,这里又发生地震,宁山堂镇不住,又将宁山堂改为宁山寺。这是现存宁山寺建寺的最早记载。

宁山寺僧尼们修行方法是佛教八大门派中的净土宗方法,所以宁山寺又称为宁山净寺。


上世纪三十年代,于右任为寺庙题写了‘宁山净寺’几个大字和大雄宝殿的楹联‘大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扩大难渡不信之徒’。

宁山寺平日里很清净,少有香客和游人。香火最盛的日子在每年的三次庙会上。农历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圣诞日;农历六月十九,观世音菩萨成道日;农历九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出家日;三次庙会以二月十九最为隆重。

据介绍这一天,方圆几十里会有数以万计的信徒和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或拜佛祈福,或许愿还愿,或踏青观景。马路上车水马龙,人潮汹涌;庙内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神像前香烟缭绕,佛音悠悠。宁山寺古庙会已成为陕西东部佛教界最大的庙会。

2013年深秋的一个下午,我来到宁山寺探古寻幽。宁山寺背靠秦岭,前面地势开阔,红色山门在秋色里格外醒目,远处看仿佛是一幅山水画。走进庙里感觉清净、祥和,在庙里转悠使人神清气爽。寺里有五,六个僧尼,主持是释悟德师太。和一位僧尼说起宁山寺来,她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宰相堂虽然被宁山净寺取代,可它还留在人们的记忆里,还在被人们口口相传。长寿坡上的长寿村人还依稀记得大臣圆寂后的灵骨塔就在村旁,夫人出家的尼姑庵如今又响起了木鱼声声。宰相堂真的是传说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