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南作家散文】梁冬梅/秋天的诱惑——《西南作家》白水湖笔会散记

 曾令琪西南文学 2021-01-12

西南作家散文

秋天的诱惑

——《西南作家》白水湖笔会散记

梁冬梅(吉林长春)

梁冬梅和甘汶灵、吴贤碧合影

秋天总是那么的诱人。10月20号,我接到了《西南作家》主编曾令琪的邀请,参加23号在绵阳白水湖李白故里开幕的喜迎十九大的金秋笔会。作为《西南作家》编委和签约作家,我欣然应邀。

22号早四点起床,天刚蒙蒙亮就出发啦。登上飞机胘梯,感觉空气还是很冷的。飞机在云层中穿梭,我的心随着飞机的起伏,似海的波浪翻滚着,飞向了成都,飞向了绵阳。


《西南作家》杂志的主旨:文交天下

因曾主编正在资中签售他的新书《热闹的孤独》,我下飞机先在宾馆稍作休息。四点多曾主编和温涛来接我。见到曾主编,我们紧紧拥抱!久别重逢,此时无声胜有声。温情和爱在心里流淌。我和曾主编相识于今年4月22号南宁笔会,重逢于10月22号。整整半年,特别巧。路上我们开心地聊着,曾主编问寒问暖,他们说的带着方音的普通话,我有时听不懂。温涛老师请我们去连山镇吃这特色回锅肉。肉肥而不腻,余香满口。我只吃一片,跟东北的回锅肉不一样。看着带肥的肉我就眼晕。他们吃得津津有味儿。走时外面又下起了雨。晚餐后,重新出发,曾主编说:“冬梅,给我们唱首歌吧?调节一下气氛。”我说:“你先唱,然后我再唱。”他竟真唱起了歌――少年壮志不言愁――还很有味。我们都鼓掌叫好。我没好意思唱,他就说我欠他一首歌。车在黑暗的路上行驶着,刘强老师车开到快进山时,按了几下喇叭。说进山走夜路得按几声喇叭,也许是给山神问个好,给那些生灵一个知会。真是不容易,九点多才到白水湖。累得要瘫啦!文友们早已等候在那里,问候寒暄。见到文友,我们高兴得忘记了疲劳!张永康副主编帮我拖着大箱子。那几十个台阶,很滑,十几号人浩浩荡荡,形成了夜幕下一道独特的风景。箱子拖上来时,张主编累得气喘吁吁。我觉得很不好意思,连说谢谢!

美丽的白水湖一角

夜晚是看不到美丽的白水湖的真面目。

我赶紧找度娘。白水湖国家中型水库建于1958年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睢水镇境内。白水湖又名秀湖,传说是杨贵妇逃亡时洗澡水汇成的。湖中央有三口沸泉。俗称三口锅,涌出的水流呈白色形成小河故称白水河,50年代末在此兴修水库,80年代初发展旅游,故更名为白水湖。白水湖海拔664米,水面面积3000余亩,蓄水量1672万立方米,平均水深10米,最深处20余米,1993年被四川省批准为省级风景风景名胜区。1999年被省建委授予文明风景名胜区。湖上23个自然小岛像璀璨的绿宝石撒在白水玉盘之上,将数千亩湖巧妙分割组合,形成多层次的立体景区,和许多幽深曲折的港湾。

白水湖西去一公里的雎水镇,是中国现代作家沙汀的故乡。《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在其香居茶馆里》等名著名篇,皆完成于此。沾点沙老的灵气,愿自己写出更好的文章。我插上梦的翅膀在白水湖上飞翔。

夜静静的,偶尔会听见几声鸡叫。在这还可以听到鸡鸣声,很惊喜。第二天清晨,曾主编早已等候在楼下。清晨的山中空气清新,令人神清气爽。我们一起去餐厅吃饭,又认识一些新文友,吃饭时,文友们问我吃得习惯不?每句话都暖在心窝里。

参加白水湖笔会的所有作家集体合影

环翠楼,一场文学盛宴在这里开始。凭栏而望,白水湖面倒影相连,似一位穿着盛装的妙龄少女,打扮得婀娜多姿,把你的心柔碎。湖面波光粼粼,似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卷在缓缓打开。

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讲话时还专门提到我,说从长春那么远坐飞机来,可见对《西南作家》的那份情感。《西南作家》已辐射全国。我感到很荣幸。阿来主席对写作有关问题作了专题讲座,他说:“作文应该先做人。讲文学的三个标准一、善的动机;二、美的形式;三、真的追求。好的文学作品离不开这三点。有了真善美,你的文章才有感染力,最有吸引力和思想性道德性,变成光明世界的星光。”

曹纪祖先生是文学评论家、两届鲁迅文学奖评委、四川省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他对文学与哲学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四川省南充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邓太忠,强调了作家的沉静与浮躁,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邓老师说:“八个字‘天份勤奋缘份本份’,文学是明灯,照亮前行的路,长明灯是没有的,多读多看,多写,多走,多交朋友。”

曾令琪主编《谈谈散文美的欣赏》长篇演讲“一、散文的历史沿革;二、散文的五大特征:1、选材广泛;2、内容真实;3、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4、结构自由形制短小,形散而神不散;5、语言优美简洁。散文语言上的经营尤为重要。”如曾主编在《谒贾平凹先生记》中所写:“上午我们比先生约定时间提前24分钟赶到,站在先生的门口,几次想敲门,举起手,又无声地放下,先生是职业作家,长期熬夜,还是到约定的时间再敲门吧。凝神静气之间,忽听得窸窸窸窣窣一阵声响。估计是先生起床了,估计是先生在洗漱,估计是先生在准备……我领头站成一路纵队,我抬起右手,中指轻扣三声,门开了,道声‘贾老师好’,多年来只读其文,没见其人的贾平凹先生,便微笑着将我们让进了屋里。”对人物的心理、言谈举止做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形象生动,给文章增色,紧紧抓住读者的心。他知识渊博古今中外,滔滔不绝,绘声绘色。他演讲中提到的“咬定青山不放松、板凳需坐十年冷、腹有诗书气自华、大到宇宙空间,小到蝼蚁芥子”,曾老师的四个“坚”――坚持、坚守、坚定、坚韧,鼓励着我,成为我前行的动力。曾主编的演讲将本次笔会掀起一个新的高潮,会场不时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曾主编对《诗,好诗及其他》也做了演讲:诗之发展与诗人定力等,向上向善向美。“文章不写一句空”。蓝天果作题为《书法与文学的关系》的讲解并现场赠书,为我题字“梅花香自苦寒来”有很深寓意。作一朵傲雪寒梅,在文学的天地中盛开!与雪花一起飘舞,舞出人间的圣洁和芬芳!

梁冬梅和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合影 

  

  黄锦平社长题为《小说的现实及问题》讲座――“小说的现实主义精神。现实主义文学精神文学情怀。敢于直面人生,现实主义创作,探索历史的背景,挖掘人类灵魂的光。点燃烛光,温暖人间。”他为我的照片题诗:“那一刻,满湖的秋水是你那思念的泪光。”好美的诗句,白水湖畔印着我们的足迹,白水湖见证了我们的友谊!张永康副主编做了《写作的功力和阅历》的讲座。

白水湖似一张平铺的白纸,我在上面挥笔写诗。白水湖似仙女拂着长袖在那曼舞,在听我们南腔北调的歌。阿来几位名家的话语字字珠玑。在它的长袖里曼舞。湖面上漂着的红叶,载着我的情和爱飘向远方。“此情无计,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他们的话似琼浆玉液,将我灌醉,醉倒在这场文学盛宴中。

下小雨了,白水湖雾朦朦,蒙上了面纱,若隐若现,在撩拨着你的心。下大雨啦,雨落在湖面上泛起涟漪,我的心与湖水溶在一起。

我用白水湖的湖水泼墨,泼墨,挥毫画一幅人间最美的画卷,谱写人间最动听的乐章。在白水湖上扬帆起航。雨落在白水湖上溅起颗颗小钻石。烟雨霏霏,欲把把白水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白水湖充满朦胧神秘的色彩,似披着白纱蒙着盖头的新娘。

白水湖山峰环抱着它,在山上有个符号。那是我们印上去的标点符号。青山绿水似我们涂抹的画卷。船在画中游,水面平静得似一面镜子。似一个托腮沉思的少女引起你无穷的遐想,你在想什么?船后长长的白色波浪,似我们在文海中掀起的巨浪。那朵朵浪花中藏着我们的欢声笑语。

梁冬梅

漫步林间小路,周围不时传来清脆的鸟语,一群群鸽子在你身旁,悠闲地觅食。几只孔雀在那踱着方步。我把纱巾给李晓红老师,李老师抖动着纱巾。我说:“孔雀咱们比美,你开屏呀,让我们看看你的美丽。”它就是不开屏。不禁想起上学时《孔雀东南飞》。我调侃自己说:“我这只孔雀西南飞啦!”这里有非洲鸵鸟园和孔雀园。1999年4月,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剧组在这拍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受阻狮驼铃》和《罗汉收大鹏》等三集的外境戏在白水湖拍摄,总导演杨洁及著名演员六小龄童等对白水湖的山青、水碧、岛美非常赞赏,并欣然写“绿岛浮碧波,鸥鹭自悠然”等佳句。这里还拍摄了《孔雀公主》一戏。

雨一直在下着,秋雨下得这么缠绵,点湿衣衫。曾主编说:“冬梅你不是有《秋雨》的诗?朗诵一下。”我说:“还是留着晚上念吧。这里的景色多美,我那《秋雨》有淡淡的忧伤,别影响大家的心情。”这里古树参天,丛竹修然,我们照了许多相片,快乐幸福美好定格在那一刻。

吃晚餐时,张季次老师调侃说:“北方的梅长的多像杨玉莹。”他用我来自北方的梅做引子,与李晓红老师对歌。张老师不愧是音乐人,唱的声情并茂。逗得大家哄堂大笑,笑得我眼泪在飞。鱼儿躲在水下偷听,欢声笑语在白水湖上空飘荡。能给别人带来快乐也是我的幸福。杨钰莹的《心雨》唱的多么甜美,我的心雨也和着外面秋雨淅淅沥沥下着。

晚上举行中国新诗100周年纪念朗诵会。秋雨缠绵,诗韵悠长,我们的诗和秋雨一起溶进白水湖的湖水中。在这生根发芽!我朗诵了一首我1990年发表在报上的《秋雨》:

那场秋雨下的太缠绵,

仿佛一只幽婉的小夜曲,

淋湿了粉红色的回忆。

我一个人静静地走,

没有人寒暄和问候,

只因生活汁液太浓太稠。

没有谁注意一只小鸟,

从远处滑翔而来,

衔走一声感伤的低泣。

哦,一粒雪花的融化,

需要一个漫长的世纪。

列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等你,

情绪和迷茫构成的心境,

亲切的,不能拒绝

问候的语言走向一次一次的绵长。

日夜弹唱着心灵的故乡,

满眼是你灿烂的美丽,

用眼睛说话的心情。

默默地涌出泪水,无家可归,

流浪,继续彻底地流浪

据说古驿道上

还剩一根独木的桥梁。

我又朗诵一首《妈妈的手》,几度哽咽。感谢妈妈用她勤劳致富的手将我养大。是您的鼓励支持,才使我在文学路上走的这么坚定和更远!

结束诗会,外面的黑夜,伸手不见五指,眼睛又不好使,看不清前行的路。我几乎不敢迈步。黑夜的路又湿又滑,就像一个黑色的绒毯,我似喝醉了酒在上面走着不规则的舞步。秋雨淋湿我的翅膀,淋湿了我的心。胡跃宁老师和张季次老师陪着我,胡老师打开了手机当手电筒为我照亮。感恩胡老师为我照亮前行的路!感谢张老师的陪伴!山路上有青苔很滑,我们小心翼翼地走着。

参观《西南作家》杂志社

今天就要离开这里,天晴了,推开窗子,哇,好美!树更绿了,枫叶更红了,远山展现在眼前。我闭上眼睛,鼓动鼻翼吸着清新的空气,让它游走在我的身体中。鸟儿喳喳叫,唱着欢快的歌。不时有几声鸡鸣,在迎接着太阳。我心情豁然开朗,所有的不愉快都被眼前的景色掠走。

中午,告别了部分文友,眼里充满不舍,不知何时再相逢。秋风将一粒粒文学种子吹向四面八方,开花结果,绚烂文海。感谢曾主编的一路关爱和呵护!搭乘李顺志老师的车,一行五人又返回成都。因为要去杂志社看看,不能去重庆看我的老同学,心中还是很遗憾的。

我与曾令琪主编,去文化公司拿四川文学艺术院牌匾。金底红字,印着扇形的“四川文学艺术院”几个字。来到西南作家杂志社门口,我很兴奋。西南作家杂志社似在向我招手致意,我仿佛听到一个声音在说“欢迎你回家”。走进杂志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黄锦平社长与贾平凹老师的合影,一副对联写着“百年翰墨丰碑灿 ,一代文魁万古猷”,这是2014年曾令琪主编出版《末代状元骆成骧评传》那本书时,曾主编撰写七律诗当中的两句,蓝天果副主编书写。2015年他们搞了一个纪念骆成骧诞辰150周年、中状元120周年纪念大会,曾主编还在四川大学发表了一个小时的演讲。缅怀先贤的同时,也勉励后人。

        杂志社领导和贾平凹先生合影

办公室內,黄锦平社长和李梦初老师早已在等候,书桌上放了一个紫砂壶,还有一盆绿色的枝叶散开的兰花。一壶茶水煮春秋,一盆兰花明心志。茶,品味人生,品味生活,品味文学。兰花与松同绿。“绿衣青葱傍石裁,孤根不与众花开。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我品着茶,不禁心潮起伏。

2016年春暖花开的3月,杂志创刊以来,受到铁凝、王蒙、贾平凹、方方、阿来等著名作家的扶持、关心。墙壁上挂着他们与林非、贾平凹等领导参加活动时的相片。曾令琪主编和黄锦平社长,拿着聘书跟贾平凹老师欣然合影。这是聘请贾平凹老师为《西南作家》杂志首席顾问,当场填写的聘书。贾平凹先生说:“西南作家比某些省级官办文学刊物还办得好。”无疑,这是对我们《西南作家》杂志的鼓励。

办公室墙上横挂着一幅字:“西南望九州,戳力写春秋。大气刊风正,纯文艺道游。神交天下士,挚动浣花楼。美酒蓉城雅,流连意兴稠。”这是2016《西南作家》杂志创刊时曾主编写的一首乐府,蓝天果副主编书写。字很飘逸。这里有《西南作家》的办刊宗旨:“立足西南,辐射全国;兼容并包,文交天下。”望着飘逸的字,我的心也随之飞扬。

梁冬梅

  黄锦平社长要给我一本印着《西南作家》字样的笔记本,说:“有红色的,还有黄色的,要哪个?还是要红色的吧。红色是胜利的象征!”我很高兴接过本子,沉甸甸的。曾令琪主编拿出笔墨挥毫写下,“西南作家二零一七年喜迎十九大,四川白水湖,金秋笔会,印着《西南作家》杂志社鲜红的大印2017.10.25”红色的本子似一只红色的帆船,载着我的梦想和杂志社领导的期望,我将在艺海中拾贝,在浩瀚的艺海中乘风破浪!我似在《西南作家》杂志社心脏里的一瓣心香!我们在这里谈文学,谈人生,谈东北的风土人情。黄社长热情博学,诙谐幽默。我们几个人在门口合影,那一刻我感到很神圣。肩上的担子重了,这里是我的家,我文学梦启航的港湾。

晚上黄社长又请我们吃的火锅。在马路边望着锅内翻滚的汤菜,鲜红的辣椒。被他们火辣辣的热情融化了。我们似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我很感动,不禁想起《牵手》那首歌:“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苦着你的苦……快乐着你的快乐,忧愁着你的忧愁……”

漫步在夜色阑珊的街道,晚风吹拂着我的面颊,似妈妈温柔的手,启明星在闪烁。愿我们携手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梁冬梅,笔名海阔天空,就职于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第责任公司。从小爱好文学,就读大学时就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曾任《吉林电力报》《长春日报》特约通讯员。现为《西南作家》杂志签约作家、编委,曾获《东方散文》杂志举办的首届国际东方散文获优秀奖。徜徉在文海中寻找快乐,文章散见报刊、网络平台,爱好旅游摄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