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慢阻肺患者中经常会见到一种体型的患者,就是四肢纤细、肚子大。 赵红梅主任提醒,这种体型的慢阻肺患者往往有肌肉萎缩的现象。
「慢阻肺导致肌肉萎缩主要是肌肉废用性萎缩,主要跟几个因素有关。」赵红梅主任解释。
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慢阻肺患者出现肌肉萎缩。而这种肌肉萎缩主要表现在四肢等骨骼肌。 赵红梅主任介绍,慢阻肺患者的肌肉萎缩主要导致骨骼肌中的I型肌纤维变细变少。 I型肌纤维:属于红肌,利于有氧代谢,最不易疲劳,因此主导人体耐力,维持平衡和姿势的功能。通常大部分人都是I型肌纤维发达。 II型肌纤维:属于白肌,较少进行有氧代谢,而多通过无氧代谢供能,因而收缩速度快,属于爆发型,因此多数短跑运动员II型肌纤维发达。
「所有前面提到的导致肌肉功能障碍的原因都会使慢阻肺患者的肌肉功能异常,I型肌纤维变细,变少,部分转化成II型肌纤维,这也是为什么慢阻肺患者活动耐力下降的原因。」赵红梅主任说,当主导人体耐力的I型肌纤维变少后转化成主导爆发力的II型肌纤维时,慢阻肺患者就会活动耐力下降,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喘憋的症状,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不动也喘,因此很多患者就会变得不爱动。反过来,当慢阻肺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喘憋的症状时,他就出现「久坐的生活模式」,不爱动,出现「被动性的活动耐力下降」就会导致肌肉质量的丢失,出现废用性肌肉萎缩。 因此,慢阻肺恶性循环: 慢阻肺早期往往不会出现肉眼可见的肌肉萎缩疲劳感往往是早期征兆对于早期没有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的慢阻肺患者来说,「现在特别容易感到累」是早期的一个疾病信号。 如果没有早期发现疾患,疾病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咳嗽、咳痰、喘等呼吸道症状,这时候疲劳感会加重,活动耐力更差,病人往往反映「过去能遛弯儿,现在不能出门,一次急性加重后就不能出门儿了」。
肉眼不可见的膈肌功能变差出现胸腹矛盾呼吸除了肉眼可见的四肢的骨骼肌肌肉萎缩外,肉眼无法看见呼吸肌——膈肌功能也会变差,膈肌也属于骨骼肌的一部分,是人体最重要的呼吸肌。当肌肉力量变差,整个呼吸肌力量也会变差,严重的慢阻肺患者会出现胸腹的矛盾运动。
赵红梅主任介绍,胸腹矛盾运动是指肺气肿患者的胸腹运动呈矛盾状态,即吸气时胸廓运动向外,腹壁运动向内。
赵红梅主任说,胸腹矛盾运动多预示着病情加重,甚至是呼吸衰竭。 对于有胸腹矛盾呼吸的慢阻肺患者,赵红梅主任会指导他们进行「呼吸再训练」,引导患者恢复成正常的呼吸模式,吸气时肚子鼓起,膈肌下降,胸廓才能有更大的活动空间,有利于吸入更多的气体。 比较简单有效且常用的「呼吸再训练」的方法: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法。 另外,对于慢阻肺出现肌肉萎缩的患者,赵红梅主任提了几点建议:
本文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