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赠书福利 | 一点都不出格,那不是脱口秀

 郑捕头 2021-01-13


2020年脱口秀这个喜剧形式,因为《脱口秀大会》第三季在国内出圈,很多过去只有少数人知道的脱口秀演员,以及他们口中的段子,开始在朋友圈流传,同时也引发着争议。
对于很多脱口秀的新观众来说,演员们在视频节目里进行几分钟的表演,差不多就是脱口秀的全部。殊不知对于内陆的脱口秀行业来说,上节目才是一种异类,大部分演员都是在线下进行演出,包括酒吧和小剧场。
而对于这些富有线下经验的演员来说,他们的一大愿望就是举办自己的个人专场,当然还是在线下。一般的小剧场拼盘演出,每人上台十几分钟,而个人专场的时长在一个小时左右。
不要小看这一个小时,这都是演员平时试了无数次效果精打细磨出来的成熟段子,而且要靠演员的逻辑进行有机串联,使它形成一个完整作品而非段子堆砌。有了这样的完整作品,演员就可以进行巡回线下演出。目前国内的脱口秀表演者几百人,拥有自己专场的人还很少。
一个专场形成之后,进行巡回演出时内容基本不变,当然不排除根据各地情况进行一些小调整,必要的互动也是当然。也正是由于内容的相对固定,演员一般不会将专场内容发到网上,观众了解那些段子,到现场就再难笑出来。
然而有人偏偏逆势而为,将自己整个专场视频发到网上,让网友免费观看。这个人就是徐风暴,也就是Storm Xu。


|
2020年9月,Storm罕有地把个人专场《牵手失败》放到微博上,在引发争议的同时也引来众多围观。我就是在那个时候,第一次看到Storm的演出。
他站在一个红砖墙背景前,对着观众近距离表演,很多时候看上去坏坏的,尤其他讲的大部分都是恋爱经历。所谓“牵手失败”,一方面是他在恋爱道路上遭遇波折,另一方面是在随后的电视婚恋节目上被耍了一把,再次牵手失败。
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在于,Storm的态度非常鲜明,哪怕是十足的歪理也要理直气壮讲出来,因为有人真的会那么想。尤其他不怕得罪人,把参加那个烂节目遇到的所谓专家,吐槽了个痛快。
也就是在那段时间,我还在一个播客节目中,听到其他脱口秀演员采访Storm。Storm说他之所以把专场免费放出来,就是与老段子彻底做一个告别,接下来就可以全身心投入新段子创作。我当时就想到四个字,壮士断腕。
尽管线上走红节目也曾邀请过Storm,但他都没有兴趣参加。按理说他完全可以在线下继续表演他《牵手失败》中的老段子,毕竟没有听过的人多于听过的人,但他不想再那么做了。
脱口秀演员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哪里?就是持续保持原创能力。

|
Storm久居上海,到现在我还没有看到过Storm的现场演出,但这几天拿到一本他的自传叫做《我把人生当喜剧》,从中了解到Storm是如何从当年一个上海杨浦棚户区的调皮孩子,一步步成为脱口秀演员的。
童年经历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极其深远,这也是脱口秀演员经常愿意挖掘的题材。Storm从小在条件并不好的上海棚户区长大,经常因为学习不好挨爸爸的打。尽管有些简单粗暴,但Storm的爸爸很有些幽默感,家庭气氛也比较宽松,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Storm后来的选择。
上学之后,Storm是成绩不好的叛逆学生。有一次考试之后他预感到自己成绩极其糟糕,就打匿名电话给老师,威胁说让他把不及格的成绩都改及格。老师说,这次好像只有一个人不及格吧。
在澳洲留学期间,Storm一个人无聊的时候看过很多国外的脱口秀视频。尽管他并没有马上想到自己将来也做这行,但内心多少埋下一些心思。这也让他在回国之后看到黄西在美国的表演视频,受到《今晚80后脱口秀》和《壹周立波秀》的影响,开始尝试演开放麦。
他是在网上搜索得到上海脱口秀演出场所的消息的,2012年底第一次登台。那时候国内的中文脱口秀演出极少,当天Storm参加的是英文演出,台下观众十几个人,大多也是老外。观众反响不强烈,仅有的一些笑声,Storm认为不是因为自己讲的东西好笑,而是自己看上去傻乎乎的。他受到了一些打击,脱口秀没有自己看别人的表演那样轻松。其后很长时间,他都没有登台。
然而后来的工作又让Storm心生郁闷,有一肚子话想吐槽,因此一年之后他又开始重返脱口秀舞台。每个周三他来回奔波三四个小时,就为了在台上表演五分钟,吐槽自己的领导有多蠢,同事多么滑稽,生活多么糟糕。

而后的表演越来越有感觉,尽管靠演脱口秀几乎不产生什么收入,但Storm还是选择从公司辞职,开始专职投入脱口秀。
经过一场又一场的历练,Storm逐渐成为所在团队的核心演员,开始接收费演出,还回到曾经留学的澳洲进行表演,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也参加过国际喜剧节。不管到哪里演出,Storm身上的上海标签都有意保留,连他这本自传附赠的书签上,也写着“生死在杨浦”。

|
在书中Storm也说到一些脱口秀表演的心得,其中之一就是冒犯。这段时间因为冒犯的问题,国内脱口秀演员没少引火上身,这也在脱口秀刚刚开始被认识的时候,显现出喜剧边界的问题,不管是对演员还是观众。
Storm是这样说的——
“喜剧是很神奇的存在,每一个喜剧演员都在使尽浑身解数讲笑话。而只要是讲笑话,就很有可能说一些出格的事情。笑话和出格是一对双胞胎,我们认同一个笑话的价值观,就会觉得很好笑。反之,如果我们不认同,就会觉得这很出格。演员在尝试让人笑的同时,就是在进行一次次冒险,在出格的边缘试探,看看人们能接受的边界在哪里。”

没错,脱口秀表演很大程度上是价值观的表达,提供一个看世界的视角,尽管它有夸张有玩笑,但那种姿态是有价值的。演员的表演是一个整体,表现为一种似真非真的个人态度,这种态度观众可以欣赏或不欣赏,但没有必要揪住他语境中的一句话不放,认为表演者就是在进行恶意冒犯,挑战底线。
观众千差万别,不能要求表演者每一句话既能让你发笑,又都恰到好处。如果一个人时时刻刻都带着审视的目光看表演,那脱口秀这种喜剧形式就不是为他准备的。
有人说就所处环境来看,中国不会产生真正的脱口秀。我倒没有这么悲观。由于文化差异和各种差异,我们的脱口秀风格不可能与西方完全相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不是脱口秀,不会产生影响。
尽管当前面临诸多限制和风险,但脱口秀独具的魅力已经昭示出来,它可能就是中国喜剧的明天。

|
好了,现在是赠书时间。各位可以留言表达对脱口秀和喜剧的看法,截至明天也就是1月13日24点,留言点赞最多的前两名,将获得重庆出版社出版的Storm自传《我把人生当喜剧》。

书很好看,结合Storm的专场《牵手失败》同服,效果更佳。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