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话说:“春脖子短,农活往前赶”,啥意思?

 皇家书库319 2021-01-13

对于农村人来说,大多数人都是根据24节气和气候变化来种地的,但是有句农村俗语叫做:“春脖子短,农活往前赶”,到底什么是“春脖子”呢?为何春脖子短,农活要往前赶呢?

什么是“春脖子短”?

“春脖子短”意思就是春天天气刚刚转暖,人们脱掉了厚厚的棉衣,还没来得及享受春天的阳光明媚,却马上就到了初夏季节,让人感觉春天很短的样子,所以人们就用“春脖子短”来形容春天很短,还没感觉,春天就过去了。

其实“春脖子短”一般出现在立春在过年之前的年份,就拿今年来说,在农历的腊月二十二就已经立春了,按道理说已经是春天了,但是立春正好处于五九的最后一天,也就是春打五九尾。虽然说三九四九是最冷的时候,但五九六九也肯定不会热到哪儿去。

一般情况下,等九个九数完之后,人们才会感觉到春天的温暖,但是2021年九九的最后一天是正月二十八,阳历已经到了三月十一,按照24节气已经是惊蛰的第七天了,也就是说立春后至少有三个节气还是处于冬季的寒冷之中,还不说有可能出现“倒春寒”的情况。

那么立夏是农历的三月二十四,也就是说数完九之后,还有55天就立夏了,要知道数九之后天气也不一定就立刻变暖了,万一再出现倒春寒,那真正感受到春季温暖的天气也就会相应减少,所以说2021年真正能感受的春季天气也不过一个月左右,然后就进入夏季了。这就是所谓的“春脖子短”。

其实“春脖子短”的现象只是因为一半的春季天气放到了寒冷的时间,如果立春在过完年之后,那寒冷的天气占用春季的时间就少了,人们能感受到的春季天气也就相应的加长了,所以“春脖子短”只是因为立春来得早而导致的。

为什么春脖子短,农活就要往前赶呢?

大家都知道春种秋收,而无论种什么都是有时间长短的,比如农民在买小麦种子或者玉米种子的时候,有九十天成熟的品种,还有一百天成熟的品种,也有一百一十天成熟的品种,意思就是在种子种到地里之后,只要时间一到就会成熟,当然晚熟的品种要比早熟的好。

比如在春分的时候就可以种玉米了,但如果春脖子短的话,很可能春分的时候天气还比较冷,如果种玉米的时间往后推,到了玉米成熟的时候,时间也就退后了,首先会影响下一季秋庄稼的播种,其次还会影响产量,所以到了该种什么的时候就要种,不然就会影响一整天的收成。

可以想象一下,2021年的正月初六就已经是24节气中的雨水了,按照往年立春在过年之后的话,这个节气就应该比较温暖了,但是农历的正月初六能暖到哪儿去呢?而“春脖子短”也就意味着天气会一下变得很热,一转眼就到夏季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只看温度高低,而是要根据种子成熟的时间,来把握好庄稼成熟的时间去种植,才不会影响下一季的播种。假如雨水的时候可以种红薯,那就不必等到像往年一样,过了正月再去种。因此就有了“春脖子短,农活往前赶”的说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