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下英雄齐赴少林恭迎圣姑事件

 孔较瘦 2021-01-13
本文是作者发布的第244篇原创文章
欢迎转发,欢迎留言交流
关注孔较瘦,非常有搞头


 
最近疲于应对各种讲课,彻底沦落成了一个「没有感情、毫无人性」的PPT制作机器。
 
趁今天外出,在高速公路上看了一会《笑傲江湖》。这回书说的是,日月神教前任教主任我行的女儿、万人敬仰的圣姑,被少林寺老和尚扣押这一段故事。
 
事情一出,立即轰动了江湖,连喜欢吃人肉的「漠北双雄」这种下三滥角色,都举起义旗,和一大帮子三教九流敲锣打鼓,鼓噪着要在十二月十五日齐上少林,恭迎圣姑下山。
 
此时,未来的「圣姑父」令狐冲,刚从西湖梅庄挣脱牢笼,恰逢这群江湖好汉为争当盟主大打出手。令狐少侠的出现,让大家有了主心骨。
 
但是令狐冲知道,这群江湖草莽并没有与少林寺为敌的勇气。他们想要的无非是一种声势浩大的参与感。看书中怎么写的: 
 
令狐冲提高嗓子说道: 众位朋友,屈指算来,离十二月十五还有十六日,大伙儿动身慢慢行去,到得嵩山,时候也差不多了。咱们这次可不是秘密行事,乃是大张旗鼓而去。明日咱们去买布制旗,写明「天下英雄齐赴少林恭迎圣姑的」字样,再多买些皮鼓,一路敲击前往,好教少林的僧俗弟子们听到,先自心惊胆战。
 
幸亏这群人没读过书、没上过网,不然肯定在条幅中写上「犯我圣姑者,虽远必诛」。从湖北到河南,数千人浩浩荡荡,策马扬鞭、摇旗呐喊,声势着实浩大。路过武当山时,掌门人冲虚道长还亲自下山,试图劝说大家不要去少林寺出乖露丑,并且许诺亲自上少林去跟方丈说情。
 
遗憾的是,除了令狐冲以外,所有人都觉得眼前这个干瘪清瘦、其貌不扬的乡下人,羞辱了他们营救圣姑的热情。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少林寺要扣押圣姑,对于圣姑无故杀害少林弟子的事情,也是置若罔闻。
 
说是恭迎,其实就是先礼后兵,施加压力,如果少林寺不听话,就抢人,抢不过就打,打不过就骂,骂不过就边跑边骂。
 
反正,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估计他们是想效仿北宋时期,契丹南院大王萧峰带领燕云十八飞骑,大闹少林寺的壮举。然而,事情发展完全出乎他们意料之外。
 
当大军杀上少林,却发现寺庙中空无一人。令狐冲武功虽高,处事却无阅历,更无统率群豪之才,遇到这等大出意料之外的情境,实不知如何是好,一时呆在当地,说不出话来。
 
作为首领都蒙圈了,剩下那几千乌合之众的状态可想而知。最后的结果也是峰回路转。群豪想要下山,却发现路上埋伏了很多弓箭手,大家死伤不计其数。
 
虽然他们没有救出圣姑,但从精神胜利法的角度,众人还是胜利了。原来他们在少林寺养伤期间,一群粗人在清净佛地拉开裤子便撒,牛矢马溺,遍地黄白之物。「跑了和尚跑不了庙」,估计这是他们随地大小便时,念叨最多的一句话。
 
我也算遍览武学典籍,见过在少林寺上演的各种撒野:杀人、偷经、放火、斗殴……但几千人在大雄宝殿撒尿拉屎,还是头一遭。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够他们吹一辈子牛了。
 
最后,令狐冲在寺中发现了一条可以通往山下的秘道。大家侥幸脱险后,立刻转过头,朝着山头破口大骂:「你们这批乌龟儿子王八蛋,去你奶奶的祖宗十八代!」
 
骂声绕谷,几十里绵延不绝,少林寺的和尚都不敢还口,真是意气风发到了极点。《笑傲江湖》出版已近半个世纪,一腔热血却又稀里糊涂的「大侠」一点也没少。
 
只是他们放下了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拿起了键盘。时代赋予了他们新的名字,叫「键盘侠」。
 
 
如果细看「天下英雄齐赴少林恭迎圣姑事件」,会发现里面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第一点,是圣姑在大军达到前,其实已经被解救出来了。她是被第三方力量、恒山派的两位师太给说情放出来的。这其中武当掌门冲虚道长可能也贡献了力量。
 
几千乌合之众的热情,还抵不上人家的三言两语。
 
其次,亲生女儿被困少林,任教主却一点动静都没有。反而各种招兵买马,由着江湖上的这些四五流的小角色胡闹。任教主把精力放在了关乎日月神教生存、关乎他自身命运的大事上。他比谁都知道,只有自己真正的强大,才能换来绝对的安全感。
 
作为一代枭雄,任教主也比任何人都清楚,高手之间的过招,绝对不是皮肉层面的折磨。少林寺并非集中营,圣姑在寺中每日吃斋念佛,只是暂时失去自由,不会受到什么非人的待遇,更不会有生命危险。
 
从法理的角度而言,圣姑杀害少林弟子在前;从情理的角度而言,圣姑被困少林是为了用自己替情郎换取《易筋经》治病。所以,圣姑身陷少林事件盘根错节,夹杂着无数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不能用简单的是非曲直、一句话就说清楚,当前要做的事情不是吵架,而是理清关系,在斗争和妥协中,寻找新的平衡点。
 
而祖千秋、黄伯流等人永远理解不到这层道理,也掌握不了具体原因。群情激奋下,他们要的是情绪的宣泄,要的是自我「正义」与「勇气」的彰显,至于事实、逻辑和道理本身,是可以「不拘小节」的。
 
 
金庸没有写这支队伍解散后的情形,但却花了大量笔墨描述了少林僧人为什么退出寺庙。
 
并非少林弟子怕了江湖群雄,而是人家根本不愿意与之冲突。他们知道自己面对的不是武功,而是情绪。
 
将军有剑,不斩蝼蚁。这份苦心,只有将军懂,蝼蚁无论如何是理解不到的。
 
其实,当时各方势力都在想办法怎么用最小的代价来摆平这件事,毕竟江湖是大家的,同气连枝、共存共荣才是趋势。真正办事儿的热心人,如恒山派定闲、定逸两位师太期待这种结局。而暗中使坏、想浑水摸鱼的左冷禅和岳不群,却唯恐天下不乱。
 
而这些道理,浩浩大军也是理解不到的。他们愚蠢的认为,人多就是强大,嗓门大就是呼声高,呼声高就代表话语权。那种以为自己壮大了,就可以左右甚至制定客观规律的想法,是十分颟顸而愚蠢的,是永远不可能强大的。
 
换句话说,愚昧走不出文明,错误的观念只会让人走向歧途,眼望着真正强大的背影渐行渐远。

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相逢在文字里,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我是非著名心内科医生孔较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