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最聪明的人

 秉笔春秋吕书生 2021-01-13

肃侯,太尉,毒士,权术家,战略家,心理学家,他身上有太多炫目的名号,他叫贾诩,贾xǔ,字文和,一位顶级智者。


某人先谋己

       经常有人提到谋士有五境“谋己,谋人,谋兵,谋国,谋天下”,也没找到出处,想了想大概是《鬼谷子》里“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化用过来的吧。有人说谋己是最基本的,但是谋己也是最重要的。

       贾诩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是公元189年,那时他已经42岁,关于他的前半生只有一段记载,早年出游碰上叛乱的氐人,他不慌不忙地说自己是段颖的外孙,这才躲过一劫,同行者无一生还。而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贾诩离去时享年77岁,七十古来稀,同时代能达到这样的高寿真是太少了。


遑论毒士,无非自保

       早年混迹董卓军中,一直不显山不露水,等董卓离世,军中谁也不服谁,乱成一团散沙时,贾诩站了出来,事实上他也不得不把这群人再聚起来,因为王允放言要对董卓余孽斩草除根。出于自保,只好杀出一条血路,十万大军攻打长安,十日陷城。诚然,李傕郭汜因军中缺粮,肆意劫掠,关中生灵涂炭,但贾诩保住了自己,也自此进入人们的视线中。

       贾诩的谋略总给人一种冷眼旁观天下事的感觉,他强任他强,吾名贾文和。少时,同郡名士阎忠称他有“良、平之奇”,良是张良,平是陈平,有他们的决胜千里、智计百出,贾诩也没辱没这个评价,《三国志》中与二荀同传,也足以说明他的地位。

算尽人心

       他的计略说得上算尽人心,抓住李傕惶恐不安的心理,一举攻克长安,安稳地当了几年军阀。离开段煨投奔张绣时,有人问“煨待君厚矣,君安去之”,贾诩却早已看穿张绣、段煨的心理,张绣缺谋主,肯定欢迎贾诩来投,段煨需要外援,也会厚待贾诩家人。

       又替张绣出谋,在被曹操先败一场的前提下,深知曹操不会防备第二次,劝他再次追击,让曹操长子曹昂,爱将典韦先后阵亡。而又在明明与曹操有杀子之仇的情况下,投奔曹操,知道曹操求贤若渴,还想彰显自己的德行,所以贾诩的投奔被曹操欣然接纳,还拉着他的手说“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

       而后曹操面对马超、韩遂联军节节败退之际,又是贾诩抓住了马超的猜忌心理,一封涂涂抹抹的书信递给韩遂,有暗中通知马超,使他们两人反目,联军不攻自破。

明哲保身之道

       官渡绝境时,他对曹操说“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狠狠鼓励了一次曹操,助他以弱胜强。而他也曾劝阻过李傕劫掠,劝过曹操赤壁的风险,但都没被采纳,贾诩也没有再劝的意思,由着他们去了。

       一般外臣都不会参与皇室继承人的纠纷,贾诩也不例外,曹操偏爱才华出众的曹植,在曹丕问计时贾诩给了句场面话“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简单来说就是做好自己,但曹丕真的照做了。在曹操询问他对立嗣的看法时,开始是闭口不言,被逼急了才说想起了袁绍、刘表父子。这两对都是兄弟阋墙的典型,让曹操选择了曹丕为太子,轻飘飘两句话就定下了如此大事,这就是贾诩。

       曹丕上台也不忘给予厚报,贾诩官至太尉,位列三公,然而他选择退出朝政,安享晚年。对于儿女嫁娶,也显示了他的态度,不嫁高官,不再掺和权力的游戏了。

       这是智者的一生,随他盛世变迁,始终站在浪头,不立危墙之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