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司马懿的亲哥哥,也是司马家唯一一个在《三国志》列传的人

 秉笔春秋吕书生 2021-01-13

东汉末年,烽烟四起,人口在战乱中大幅下滑。然而单看各大家族人丁都挺兴旺的,曹操有25个儿子,荀家有荀氏八龙,司马家有司马八达,长子是司马朗,字伯达


河东司马氏

司马朗是司马家的一员,他是司马防的长子,也是司马懿的亲哥哥。从司马朗的祖父司马儁这一代开始,司马家转型了,从一个军人家族向经学世家过渡。到了司马防这就厉害了,8个儿子并称“司马八达”,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都是当世名士,顺便提一句司马懿也有9个儿子。

司马防对儿子也很严格,说不让进就不能进,说不许做就不能做,不问就不许说,司马朗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曹操当年还是司马防举荐的,所以曹操对司马氏还比较友好,再加上司马防足足活了71岁,足以遮风避雨。


神童一枚

回到司马朗身上,他自带“神童光环”。9岁时,有客人直接叫了司马防的名字,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司马朗立马顶了一句“轻慢别人父母的人,也不会尊敬自己的父母”,直接把客人噎得道歉了。

12岁时,他考上了童子郎,但因为身形高大,考官怀疑他谎报了年龄,就开始询问司马朗。司马朗就说“我父母个子都高啊,明明是基因好,我可不是谎报年龄的人,也没有急于求成的意思”,考官很惊讶,这么能说会道的孩子可不多。


斗智斗勇

董卓入京的时候,前冀州刺史李邵想来温县避难,也就是司马氏的地盘,司马朗劝他别来“唇亡齿寒嘛,你这一走百姓肯定出乱子”,李邵没听,结果温县也遭了殃。当董卓带着刘协迁都的时候,有人打小报告“司马朗这小子要逃跑!”

董卓就质问司马朗什么情况,司马朗开始忽悠“您本身做得超级棒,但是阻碍人们回乡,是会影响名声的,再把这点改了就可以跟伊尹、周公媲美了”。董卓被忽悠的北都找不着了,“我也是这么想的,你说的很有道理!”。

司马朗就此逃过一劫,回到乡里要带着乡亲们一起跑路,他好说歹说只有赵咨肯跟他一起走。结果就是董卓的关东军,在河内横行无忌,这个地区的百姓死伤过半。


曹操第一任主簿

随后司马朗出仕曹操,但是《三国志》对司马朗年龄的记载有矛盾,先说他出仕时22岁,这是建安元年(196年)的事,又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去世。要这么算司马朗应该终年43岁,而不是47...

司马朗是曹操的第一任主簿,他的继任者是杨修。司马朗的政务水平很高,也不施行苛政,所以深得百姓爱戴,他接受造船任务时,已经搬走的百姓都要回来帮他造船,就是这么得人心。

他曾提出恢复五等爵位、井田制,但都被否定了。后来他出任兖州刺史,施行的政策也都被百姓点赞。司马朗崇尚节俭,还起到了带头作用,穿着俭朴的衣服,吃着粗糙的食物。此外司马朗还爱点评人物,有个李觌(dí)名声很大,但司马朗就觉得这人德行有问题,等李觌作死后,人们这才信了司马朗。


名列《三国志》的司马氏

钟繇、王粲写文章说“不是圣人就平定不了乱世”,司马朗却不这么认为“像伊尹、颜回这样的,虽然不是圣人,但坚持几代人就能是天下太平咯”。曹丕很认同司马朗的言论,特地派人抄录了司马朗的文章。

217年,司马朗也参与了征讨东吴的行动,倒霉的是军中很多人染上了瘟疫,司马朗还亲自巡视,并分发药物。所以更倒霉的事来了,司马朗也染上瘟疫去世,终年47岁。他临终还嘱咐士兵“我真是辜负了国家的恩情,等我死了,先给我换上百姓的衣服再下葬”,到这时候还不忘节俭。最后,司马朗是司马家少有在《三国志》有传的,其他人都在《晋书》。

一生魏臣,不录晋书。

司马懿:司马懿:就冲这名字,还用起标题?

杨修:杨修:我才不是鸡肋

                         看官如感兴趣,关注下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