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克木《陈寅恪遗札后记》(《读书》1997年第3期),了解了知名学者之间的交往内情,这对癖好学人掌故的我来说,这是一个绝好的资料。这一学林逸闻也对我们对不同代际、不同辈分学者之间的交往礼节、思想隔阂、话题浅深多了一层新认识、新理解。 在《陈寅恪遗札后记》中,金克木为什么说他没有和陈寅恪谈古话的程度?金克木欲言又止的金家与江西义宁究竟是什么关系呢?为什么一听说唐家与嘉业堂有关系,陈寅恪就兴奋不已?这些对从侧翼研究陈寅恪内在思想世界,应该是很有关系的。 ![]() 著名梵文学家、文化学家、北大教授金克木 1948年5月之前,金克木因北大史学系邓广铭教授的引荐而结识了陈寅恪、季羡林。金克木随邓广铭、季羡林一起到北平中山公园陪陈寅恪赏牡丹花。和陈寅恪告别时,金克木说将到清华园单独拜访他。没有多长时间,金克木与唐长孺的妹妹唐季雍结婚了;新婚的金克木、唐季雍夫妇即到清华园拜访陈寅恪暨夫人唐晓莹。金克木转交了他的大舅哥唐长孺赠送给陈寅恪的著作《白衣天子试释》,也顺便介绍了武汉大学一些教授的近况。 ![]() 金克木的大舅哥、武汉大学著名教授唐长孺 金克木说了陈寅恪弟弟陈登恪的情况,也谈了他美国留学同学、外文系吴宓教授以及陈寅恪老友、文学院院长刘永济教授的近况。陈寅恪听了金克木的叙述,似乎反应不大,默而不答。金克木在介绍自己新婚妻子唐季雍时随口说了一句,唐家和嘉业堂是亲戚。陈寅恪立刻兴奋起来,马上问唐季雍:“你怎么称呼嘉业堂主人刘翰怡?”唐季雍回答说,“刘翰怡是我舅父”。陈寅恪十分高兴,夫人唐晓莹也带着笑脸走过来,拉着唐季雍的手问长问短。 陈寅恪夫妇突然对唐季雍如此热情,敏感的金克木认为刘翰怡是前清遗老,陈寅恪祖父陈宝箴为前清湖南巡抚、唐晓莹祖父唐景崧为台湾巡抚,遗老后人之间有共同的话语,自然就亲近起来。胡适曾说陈寅恪有遗老气,这个观察自然是正确无疑的。陈寅恪在清华国学院与具有遗老情结的王国维走的很近。王国维蹈湖而亡,陈寅恪有“回思寒夜话明昌,相对南冠泣数行”诗句,以铭记听王国维讲清朝旧事。陈寅恪和前清军机大臣瞿鸿禨之子瞿兑之诗歌酬答,和前清两广总督刘长佑之孙刘永济诗词赋和,这一切都在表明,陈寅恪具有很浓厚的世家子情结,这个情结的内在表露即是遗老思想的不自觉的外露。金克木在接触陈寅恪后说自己没有和陈谈古话的程度,实际上是在世家子弟之遗老情结这一深刻的思想层面上,而不仅仅是年龄与辈分之间的明显落差。 金克木的岳父唐耕余(1890~19),是江苏有名的书法家。唐耕余的岳父为晚清秀才刘颂驺,妻舅为民国大名鼎鼎的嘉业堂藏书楼主人刘翰怡。刘翰怡在前清有功名,因为家赀巨富,开始以蒐书、藏书、刻书而驰名,嘉业堂即出自清宣统皇帝“钦若嘉业”的谕旨。刘翰怡被鲁迅称为傻公子,是典型的政治遗老。陈寅恪、唐晓莹夫妇对刘翰怡外甥女的热情与亲近,实际上是在遗老圈内找到了具有相同门第出生的人,有了共同的话题,这在金克木当时拜访时是没法了解并理解的。 话题回到《陈寅恪遗札后记》所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即金克木说“我家与江西义宁也有关系”。金克木所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金克木为什么在陈寅恪面前欲言而止呢?金克木说安徽寿县的金家与江西义宁有关系,这一点都不假。金克木的父亲金沛田(1852~1912),字心农。金克木出生在江西万载县衙,其母为乃父之妾。金沛田对自己的一生履历有一个基本的绍述,他说“田幼习佔哔,长困于家计,旋误于戎马,更疲于道途。服官以来,又纷于案牍,骚坛诗社屏之为门外汉。”(金沛田《鸿雪吟缘·自序》)这即是说,金沛田少年时代背诵经文,也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年纪稍长,家庭经济困难,只好以谋生为主。青壮年时期的金沛田从军,娴于军事,但对吟诗作赋这一风雅之举,金沛田自认为是个门外汉。 ![]() 金克木之父金沛田的诗集《鸿雪吟缘》 金沛田光绪丙午即光绪三十二年(1906)曾在义宁州担任知州,这一年在万载、萍乡、浏阳、醴陵爆发了反清武装起义。作为义宁州的知州,金沛田将孙中山同盟会的首领毛锦贤擒获,从毛锦贤口供中获知其头领姜守旦藏匿在武汉某客栈,湖广总督张之洞即命人抓捕。因为擒获毛锦贤这件事,金沛田是否与张之洞攀附上不得而知。这至少说明金沛田是精于军事的,所以义宁州文人写诗颂美金沛田的这一武功:“接人和蔼圭稜泯,敷政优游岁月宽;邻警传闻先乞旅,擒驱小丑武桓桓”。 金沛田在治理义宁州时,师法张之洞大兴新式学堂,在州内创办了义宁师范学校传习所和多所中、小学堂,开了一代风气。当时文人歌赞金沛田的大办新学堂之举:“河阳花满种潘安,桃李盈城属长官;士造菁莪文运启,泮宏芹藻学宫宽。”金沛田在陈寅恪家乡创办新学且很有成效,是否与陈寅恪祖父陈宝箴、父亲陈散原有联系就不得而知了。宣统二年(1910),因为江西袁州府胪陈政绩,金沛田以代理万载县补用知州的身份受到宣统皇帝谕旨嘉奖。辛亥武昌起义,清王朝垮台,金沛田的官职没有了。民国元年,60岁的金沛田辞别人世,他究竟是如何死的,原因也不清楚。金沛田在义宁州的文治武功被忽略了,这应该是金克木说的“我家与江西义宁有关系”的内在涵义。但这个关系能否牵扯到陈寅恪父祖这个层面,估计金克木自己也不清楚,所以他在晚年的文字中也点名了不敢有“攀附之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