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癌药有的进了医保,有的却买不到了?

 乳腺癌互助圈_ 2021-01-13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抗癌药物如同“救命药”,但往往高昂的费用却常常让患者们对这些“救命药”望而却步。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医保目录也正式公布出,与乳腺癌相关的一些药品已成功纳入医保,药物平均价格降幅过半!

相比之前高高在上的“贵族药”,现如今已摇身一变成为了“平民药”,更大程度惠及了更多乳腺癌患者。

但近日不少患者也发现了,在众多药物纳入医保的同时,一些药物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同类的国产药。



消失的“原研药”




王阿姨是我们觅健平台上的一位乳腺癌患者,经过手术、放化疗后,王阿姨目前正接受内分泌药物治疗。

这期间王阿姨一直服用的其中一款药物是瑞宁得(原研阿那曲唑),定期去医院检查,医生也反映病情控制得不错。

最近王阿姨手头上的瑞宁得已经吃完了,于是赶紧去当地医院让医生再开些瑞宁得,可是医生却告知医院的原研阿那曲唑断货了。

无奈,王阿姨拿着新买的两盒国产阿那曲唑回家了。刚开始还有些担心换药的影响,可是买不到原来的药物,只能照吃不误了。

王阿姨在心里算了算,原本一盒药要五百多,现在只需要付20%左右的价格就能买到“救命药”,一年下来也能省下来好一大笔钱。这样一想,原本家境并不是很好的王阿姨也就接受了换药。

据了解,仿制药在价格方面仅为原研药的30%甚至更低。王阿姨带着疑惑向互助君发来咨询:为何同样一种药,价格却相差悬殊?另外,国产药效果怎么样?



进了医保却入不了院




根据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仿制药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医药市场主要以仿制药为主,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仿制药生产大国。

获批上市的仿制药会存在质量问题吗?既然原研药这么好,那为什么医院还选择卖国产药呢?


一般好的仿制药基本不会有大问题,因为仿制药想要上市,标准还是非常高的,比如,在“剂型、安全性、规格、给药途径、质量、有效成分及适应证等方面”都要完全相同。

另外,有些原研药是不进医保的。即便药物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看似咫尺间,患者们仍面临重重障碍。

比如,在2017年发布的《中国肿瘤患者服务升级研究报告》中显示,部分高价药物进入医保后,明显受到医保总额控费的压力,需要在处方上进行限制。

因为卫生行政部门控费的要求,而医院“药占比”被严格考核,一旦医生开药超过考核要求,就会被扣分,为了控制“药占比”,很多医生只能推荐患者去药店买自费药或去其他医院买药。药物入了医保却进不了院,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患者买不到原研药的原因。


当然了,这种情况下,药物就此“消失”,但医院总不能看着重病患者而“袖手旁观”吧?所以医院会选择同类的国产药作为替代药。



药,要不要换?!




目前很多乳腺癌后线治疗药物大多还是为原研药,这些绝大部分药物都没有被纳入医保,比如恩美曲妥珠单抗(赫赛莱、T-DM1)、哌柏西利(爱博新)、奈拉替尼(贺俪安)、艾立布林(海乐卫)等......

这些没有纳入医保的药物,虽然适应症强,但价格相对较高。对于王阿姨和众多肿瘤患友而言,数字是一个异常敏感的东西,不管是来自化验单上的,还是账单上的。对于我们患友而言,仅仅是一个数字的改变,很可能就是生和死的区别。

据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数据:

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226万例;2020年全球乳腺癌死亡病例68万例。

2020年中国乳腺癌新发病例42万例;2020年中国乳腺癌死亡病例12万例。


目前,除了常规的手术治疗以外,还包括了放化疗、内分泌治疗和药物治疗等等,其中,药物治疗是目前大多数患者普遍较常使用的一种治疗手段。但是药物治疗普遍存在的“价格”问题,着实打击了患者。

所以问题来了,我该选原研药还是国产药?要不要换药?


关于要不要换药的问题,大家不妨综合从两个方面去考虑,比如药物疗效和经济实力。


药物疗效
虽然都是同类药物,但实际上药物的适应症均有不同。每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适应症,这些适应症都是基于样本量足够大的临床研究结果,能证明该药物对于特定患者具有一定疗效并且相对安全。

倘若没有批准适应证的药物,即便价格便宜,但是疗效和安全性并未获得足够的证据,患者也不能使用这类药物。

另外,部分患者反馈换了国产药后副作用更明显,那么这类患者从药物副作用方面出发考虑还是不要换药。


经济实力:
因病致穷是国内看病最普遍的现状,很多情况下,疾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没钱治疗!

面对高额的治疗费用无钱治疗时,选择平价实惠的药物自然不失为一种好选择,用大实话坦白来说就是“没得选”。

毕竟癌症患者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而且患者的治疗疗程还是挺长的,需要有足够的经济来支撑不是吗?

如果经济实力不允许患者使用价格更贵的原研药时,考虑需长期服用的患者不妨可替换为国产仿制药。

如果能够负担得起医疗费用,且使用原研药疗效好的患者,建议患者还是不要换药。

总的来说,要不要换药,一看药物疗效二看经济实力,每位患者身体情况都是不一样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最好先咨询主治医师等专业人士的指导意见。




当药物被纳入医保,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可能意义不是很明显,但是对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来说,却是希望之光。

虽然有更为平价的国产药物推荐,但对于常使用原研药物的患者来说,面对平价的国产药心里难免会有类似的纠结“换还是不换?”那么此时屏幕前的你,是选择换,还是不换?你更倾向于哪种决定?
封面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责任编辑:乳腺癌互助君
参考资料:
1、2020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2、李新刚,赵志刚. 从临床疗效角度谈原研药和仿制药的区别[J]. 药品评价,2013,10(12):8-12+21.
3、https://www./faq/latest-global-cancer-data-2020-qa/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4、《2020-2024年中国仿制药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疫情频发、暂不能打新冠疫苗,乳腺癌患者如何自救?
国内第2款CDK4/6抑制剂获批,乳腺癌患者又有治疗新选择!
看完《送你一朵小红花》,真实世界的癌症患者却哭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