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欣崎|乌珠尖,我曾驻读过的竹乡

 曹锦军围炉 2021-01-13


鲁欣崎|乌珠尖,我曾驻读过的竹乡

      竹乡乌珠尖村,就像它的历史,有着古老的传说。像沧海桑田神奇的变幻、像山涧小溪渲染流淌的英烈忠魂、像修篁深处来云庵(栖江寺)烛台一炷绵延不熄的檀香,默默无言孕育着无边苍翠阴森而暗淡庄重的守候。翻越分水岭,走入枫树凹蜿蜒的羊肠小道,驻读旭日东升阳光照耀播洒党的惠农政策温暖的残垣断壁小湾子——水口柳。乌珠尖,静静地岿巍的山巅,俯瞰着我缓缓攀缘的脚步,感应曾经血脉偾张的竹乡精灵。

                                                                                           ——题记


离开驻村包点的乌珠尖村,已经有两年零五个月的时间了,虽然常常利用周末的时间去看望那里的乡亲,留下了家长里短的话语,但很少有过半点文字的记载。

乌珠尖,是乌珠尖村与红苏村、红花寨村三个村交界的界山,属小溪山系,海拔高625米。山尖上有两块长方形巨石并卧其峰,雄伟壮观。相传古代有黑色神猪盘踞此山峰上,人称乌猪尖。一说石形同乌猪故名。后误演其同音为乌珠尖。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拾起乌珠尖西山脚下八斗坪蔡洼变迁的传说,那时不知是兵戎再现还真是野兽祸乱?香火相承终不敌倾世绝后,蔡洼的蔡姓已不知从何年何月起,不再有蔡姓后裔了。乌珠尖,我路过很多竹乡风景,唯有你变成了永恒。只是曾经,你有过尘世的一场劫难。

穿过分水岭老支书宋国荣家门口的里弄,从枫树凹70多岁乡医程飞鹏的门前过道,往北翻山沿溪一柱香的功夫,便可见山野间一棵孤兀高昂的秋杉树,那便是我的驻户,村七组柳水口墩柳国权、胡聂群夫妇的屋山墙头,再前行转三道弯穿过山南一片茂密的竹林,座落在山腰间的便是来云庵,古名栖江寺,解放前国民党县政府粮食仓库就设在栖江寺。在这座庙前的竹林中,国民党反动派集体枪杀抗日志士28人,制造了震惊大江南北的“乌珠尖惨案”。

乌珠尖村的竹子种类不算多,据在乌珠尖土生土长,年轻时做过篾匠活的财政老前辈张青云同志介绍:乌珠尖以水竹、毛竹为主,间或有极少数的金竹和苦竹。乌珠尖的俗谚俚语说:水竹抱窝,金竹爬坡,所以根据竹子的生长特性,村民们在栽种竹子的时候就把水竹栽在山脚或是房前屋后土脚厚的地方,那样水竹抱团生长,就能长出一窝窝,然后引发一大片。毛竹则栽在山腰或是洼地里,因为是横生的,向两边发展,你不管它也能长出一大片。

金竹则是爬坡的,上方必须是土层好的地方,这样土层到哪儿,它就可以生长到哪儿。水竹水分足,颜色深,绿的像一泓清泉,它比苦竹和金竹脆,但它的竹节把长,最适合做刷帚、扎条和背篓的扁花篾。扁花篾先用篾刀把篾整得又薄又细,然后去地里挖回核桃树皮,放一口锅里煮上几天,再把篾捞起来,那些竹子就全变成黑色的了。那黑色的篾就是专门用来做背篓腰身的扁花的。篾匠们就用这些黑色的水竹篾编出大喜字,编出格子花等图案。黄梅方言习惯把小男伢叫“毛”,小女伢叫“毛女”,所以篾匠把水竹叫毛女竹,用它来美化这个世界的。而毛竹的颜色没有毛女竹深,但它的竹节粗大,最大的有碗口那么粗,因此毛竹的产量特别高。它的扎实程度介于毛女竹和金竹中间,是一种打得粗的篾,所以毛竹一般与毛女竹搭配,编织各种各样的花纹图案,再就是用它来编背篓的筒子。

  房前屋后一院竹,子孙富贵万年寿。这话常常挂在山里人的嘴边。但在乌珠尖的村民看来,竹子不仅仅具有经济价值,它修身务实虚怀有节的品性,还渗透到山民的灵魂中,成了山里人的一种精神。竹子似木非木,似草非草,但它可替代木和草。木能做的它能做,草能做的它同样也能做。竹子的生命力是极其顽强的。你看它的根那么发达,地下茎、竹根、鞭根和竹秆盘在一起,把整块地都盘成一团,分不清哪是它的头哪是它的尾。竹笋生长出来,不到五十来天就成了老竹,一个昼夜能长米把长,若是雨后就更是长的滋滋地响。它在水肥的地方能生长,在贫瘠的山丘上它同样能生长。它的美和无私也是大千世界最精深博大的。它挺拔起来比屋檐还高,洒脱、高雅。它一年四季常青,虚怀有节。


   
古人曾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它跟山相连,山因它更清秀,它与水相傍,水因它更清靓。它走到哪里就把超凡脱俗带到那里。先祖先哲把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其实梅花、兰草和菊花怎么能与它相提并论呢?它的心是空的、虚的;它的身体是柔弱的、缠绵的。空即满、虚即实;柔弱即刚强、缠绵即正直。这不正是世间万物的最高境界吗?正是因为空、虚、柔弱和缠绵,它才挺拔、刚正,才四季常青、蓬蓬勃勃、潇潇洒洒、超凡脱俗。更令人赞叹的是到处都有它秉公奉献的身影。做房屋得有它,造纸得靠它,夏季纳凉得有凉席,吃饭得有筷子,坐有竹凳,背有竹篓,挑有竹扁担;穿和盖的有竹纤维袜子、被子;日常生活中的簸箕、米筛、撮箕、晒席,工艺品有竹刻、竹雕、竹编,就连食用的也还有竹笋。竹子包罗着万象,养育着生命,富裕着子孙,教化着民众,它不正是乌珠尖村的精灵吗!

                                     2015年6月8日下午写于兰竹斋


 鲁欣崎    1964.2.出生  黄梅五祖人   省财政厅诗词学会会员    黄梅作协会员
                工作单位:湖北省黄梅县财政局

  曹锦军围炉合作共赢热线 :15072733961

曹锦军围炉微信公众号:caojingjun19731216

欢迎广大微友原创首发作品投稿:297235310@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