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抓一半、放一半,孩子才能野蛮生长

 江南木客fh3om0 2021-01-13
 

好孩子是抓出来的,也是放出来的。学会抓和放,孩子才能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1
 学校要抓一半、放一半

孩子的成长需要三种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很多学校喜欢无限度地挤占学生的课余时间,他们总认为孩子一放回家,就完了,就5+2=0了。

其实最关心孩子成长,最为孩子负责的是家长。现在的孩子放学回家,还有几个家长会完全放任不管呢?

孩子的时间全部在学校,这就剥夺了孩子接受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时间与机会,孩子的成长就会“营养不良”。

同时,天天在学校,孩子也会日久生厌,严重影响学习情绪。谁家孩子喜欢天天在学校读书的?除非他得了“绝症”——开个玩笑——“绝”家庭、“绝”社会之症。

学校教育是统一的,它提供的是整齐划一的教育产品。在学校里因材施教,有着太多的不可能。那孩子有偏科想补怎么办?想发展特长科目怎么办?想延续从幼儿开始的艺术教育怎么办?

大部分课余时间都让学校占了,家长有心无力,只有仰天长叹。

学校抓一半、放一半,还给孩子应有的周末,孩子在家长引导之下会发展得更好。不要以为只有教师才懂教育,比教师懂教育的家长多得是!不要以为只有学校才能实施教育,学校之外,可以实施教育的地方也多得是!不要以为只有教师才对孩子的发展负责;在这世上,还有比家长更对孩子负责的人吗?

另外,教师也是人,也需要休养生息,真的是“休养生息”,有多少中学教师,忙得没有时间恋爱、没有时间生孩子,你们知道吗?忙得没有时间看病,没有时间照顾家庭,没有时间照顾老人、孩子;忙得夫妻之间没有时间交流,你们知道吗?

何况,再怎么说,教学也不是纯粹的体力劳动,教师的身体需要休息,教师的精神也需要充电。

哈佛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 上 8 点到 10 点之间。把老师和学生的业余时间都剥夺了、把老师和学生晚上8点到10点的时间都占用了,优秀的富有特色的老师哪里来?优秀的与众不同的学生哪里来?

师生的疲敝与平庸就是这么造成的。因此,把周末还给老师和孩子,绝对利大于弊。


2
 家长要抓一半、放一半
 
家长要抓的是:孩子三观的建立、目标的引导、情绪的调节、心理的疏导、精神的激励。。。

这一些,学校老师也要承担一部分,但更多的应该由家长自己来,把这一些都寄希望于老师,是不现实的。

具体的还有,为孩子的“扬长补短”选好合适的培育方式,安排好合适的时间,这是家长应该做的。

而一道数学题具体怎么做,一篇作文应该怎么写,这一类问题家长不必插手,这是孩子和老师的事,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来。

具体的学习环节被家长过度参与的孩子,往往独立性、责任心都不太好,学习能力也偏弱,而且孩子越长大弊端越明显。

抓大放小,抓宏观放微观,才是一个称职的好家长。不少家长恰好相反。

另外,家长也应该尽量留一些时间让孩子自己安排,不要见不得孩子打球、交友、玩游戏之类的事情,孩子也需要休息调节,也需要建构起自己的世界。

一个业余时间全部被家长安排掉的孩子,一个时时处处被“设置”的孩子,他能打出自己的“天下”吗?



3
 孩子自己也要抓一半、放一半
 
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孩子,你自己要抓好。抓不好这一点,能“放”你的时间和机会必然大大减少。理论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抓好自己的学习,面对老师和家长,你才有更大的议价权和主动权。自己的空间是自己争取的,自己的世界是自己构建的。没有人能恩赐于你。

功课之外,还有广阔的天地,该抓的要抓,该放的要放。不要以为功课就是你的一切。功课再好,能带给你人生的优势也是极其有限的。

功课之外,在人生最初阶段打下的其它基础,以后的日子里老天可能会加倍回报于你。

要懂得轻重取舍,很多事情做还是不做,它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孰轻孰重孰先孰后要做还是不做的问题。要学会敢于抓住,也要学着勇于放弃。

老师、家长的话,代表着他们的意见,你要尊重,但全听是呆瓜,不听是蠢蛋。有些话, 你一定要听到心里去,有时候,“抓住”一句话,能让你受益一辈子。也有些话,你听过就可以了,不必太在意,轻轻放过它吧。你的心还小,那些不是太“善”的东西,你不必装得太多。不然,你会被压垮的,你的路还很长,你需要轻装上阵。

孩子,你不必要“太乖”,什么都听大人的,你就没有你自己了。野蛮生长,才有更大的生命力。


孩子,你要睁开眼睛看世界,去听去想、去领略去辨别,学会取舍,抓一半、放一半,顺势而行,勇猛精进,你会走得很远很远。。。



用心、用意、用好料;有胆、有趣、有情怀 


江南学堂
浙江武义武阳东路308号  15857995255

微信号:Jiangnan-xuetang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