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世界上最伟大的小提琴家在地铁站演出

 江南木客fh3om0 2021-01-13


 在美国华盛顿特区核心地段的一个地铁站里,一位男子用小提琴演奏了6首作品,共演奏了45分钟左右。他前面的地上放着一顶口朝上的帽子,里面有些零钱。在这45分钟里,约有2000人从他身边经过,只有6个人停下来听了一会儿;约有20人给了钱,扣除预先放入帽子的,他总共只挣了7.17美元。实际上,他是约夏·贝尔,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演奏的是巴赫最优秀的作品,用的是一把价值350万美元的小提琴。两天前,他在波士顿一家剧院演出,用同样的45分钟同样的小提琴演奏同样的乐曲,所有门票售罄,平均票价200美元。
这是《华盛顿邮报》策划的一次实验。这个实验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议论性文章以立意为先,立意决高下。你的立意是什么?我在课堂上让初中孩子试了一下:

1、要提高我们的欣赏能力。
2、在剧院观看演出的观众真的听得懂吗?很多人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3、不要迷信权威,伟大的音乐家不过如此。许多所谓的伟大人物不过是我们给了他很多光环而已。

这、这,完全跑偏了吧?你会怎样立意?



为什么在剧院和在地铁站,人们对音乐家的演奏反应会完全不一样?是什么影响了大家的判断?

1、环境会影响人们的判断。
2、平台和一些“权威因素”会影响人们的判断。

还有吗?以上更多的是从被评判对象角度考虑的,如果从评判者角度考虑呢?

3、评判者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心境也会影响判断能力。地铁站——行色匆匆中,有多少人有闲心欣赏一个音乐家的演奏?

那,结合以上分析,我们是不是可以往前推进一步:

4、思维定势可能会让我们错失良机;“以貌取人”,让我们错过了很多。抛开一切表象的干扰,直达事物的核心和本质,是一种非常难得的能力。

5、美是存在于现实之中的,可惜我们往往视而不见,听而未入。行色匆匆中,我们错过了多少美?!

这样就可以了吗?还可不可以换个角度深入一下?刚才我们似乎有嘲笑地铁站的人们不懂得欣赏伟大作品的意思,如果我们当时是经过这位音乐家身边的乘客,我们会停下来欣赏吗?我们能力辨别这是一场美妙的演出吗?

6、对美的欣赏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很多不是天生的,是在后天不断地训练中习得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天赋只占一小部分的作用。我们学习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提升自己对美的欣赏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不懂的东西,我们是“看不见”的,学习,就是不断地让我们“看见”,尽可能地不“错过”。

为什么买票进剧院的人(当然也包括部分附庸风雅者,但附庸风雅往往是变得风雅的第一步。)比地铁站的人更有能力欣赏美妙的音乐?为什么同样美妙的音乐在剧院在音乐厅更容易被人们欣赏?这看起来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细究一下也有意思。



买票进剧院进音乐厅,它本身就是一种区隔、一种筛选、一种分流,它把喜欢音乐和不喜欢音乐,懂音乐和不懂音乐的人区隔开来,分流出来,进剧院进音乐厅的人,当然更懂得如何欣赏美妙的音乐,而地铁站是一个没有区隔过的空间,地铁站进进出出的人,没有几个能欣赏音乐家的美妙演奏是一件正常不过的事情。就像把国家博物馆的重要文物搬到地铁站,又有几个人能够判断、能够欣赏呢?把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梵高的《向日葵》真迹搬到地铁站,匆匆经过的人估计都会当作复制品吧?

7、音乐厅、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的设置,就是为了让专业的作品有专业的空间,让懂它的人进行专业的欣赏,让不太懂的人减少、降低筛选、判断的成本。

8、同时,也意味着找到属于自己的平台非常重要。每个人价值的发挥,都需要一个相应的平台。人的一生,不过是一个不断寻找自己平台、寻找一个用武之地的过程。要珍视平台,离开了平台,你可能什么都不是。马拉多纳都需要伟大的球场伟大的比赛,如果马拉多纳在阿根廷的街头踢一辈子足球,你怎么可能知道他?是金子到哪儿都会发光,但它发的光可能无人看见。当然,一个良好的社会,应该给各种各样的人创造发光的机会,让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足球场、音乐厅!

9、。。。

细读材料,多角度分析,多看他人之作,取精用弘,一定能写得更好!

江南学堂寒假课程(小学、初中、高中)开始报名了

学习,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江南学堂
浙江武义温泉路56号  15857995255
微信号:Jiangnan-xuetang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