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椿种植需要优质苗,大棚和露地栽培,方法不一样

 乡村播报 2021-01-14

香椿繁殖主要是种子繁殖,也包括枝条扦插繁殖、根系扦插繁殖、根部分枝移栽繁殖等,大棚密植,采收香椿芽以后的植株也可以移栽到露地进行移栽。种子繁殖一般在春季进行,气温18℃以上开始发芽,所以播种期在气温达到15℃左右即可育苗,大棚繁殖育苗可以提前到2月份进行,当年即可达到80厘米以上,根茎粗度达到1厘米的壮苗标准。

香椿主要在大棚反季节种植,可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秋末,种苗落叶后15天左右即可度过休眠期,然后将幼苗移栽到温室大棚,每亩密度为3万株左右。浇透水,让根系和土壤密切接触,进行高密度栽培。3-5天后扣棚,保持白天棚温18-24℃,夜晚12-14℃。

采收第一茬香椿以后开始,每次采收后追肥,一般为尿素15-20公斤或者三元复合肥25公斤。根据土壤墒情适当浇水,防止湿度过大。整个生产过程中,想办法保持较高的光照强度,才能生产出优质高产香椿芽。

香椿芽在生长到20厘米左右开始收获第一茬,保留基部1-2个复叶。间隔7-10天以后可以多次采收香椿芽,一般4-5次。第二次采收香椿芽,留下2-3个复叶、采集侧芽的时候,要留下一部分作为辅养枝培养,恢复树势。夏季去掉棚膜以后,将幼苗移栽到大田进行平茬和养护,秋季再次栽培到大棚采摘香椿芽,最多可以利用2-3次。

香椿露地栽培,一般每亩地栽培3000株左右,然后进行修剪,培养出多个主枝和侧枝,在清明前后就可以采摘第一茬香椿芽,比大树采摘期提前10-15天,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了提高成活率,一般用黑色膜或者银灰色地膜覆盖栽培。露地栽培最主要的就是修剪,一般在采摘第一茬香椿芽后进行短截处理,促发新枝,然后对新枝进行摘心和改变方向等措施,促使产生新的枝条,经过2-3年,就可以形成9个以上的枝条,采摘大量的香椿芽。

如果是用材林栽培,一般在路边、庭院周围栽培,培养直立的主干,也可以每年采集香椿芽和香椿种子,从而获得收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