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的欢乐歌曲,特别献给上有老下有下的中坚力量们!希望你们娃让你们少操点心。 ![]() 1 简单数据和思考 昨天的上证失守了 3600,上证微跌 0.27%,但是创业板指数跌了 1.57%。 全市场 2990 个股票在跌,上涨的只有 1082 个。 在元旦过后的 8 个交易日里,沪深 300 涨了 7 个多点,但是全市场股票中位数却跌了将近 7 个点。也就是说,今年以来,一半以上的股票都在跌,但是指数却在涨。 这种情况似乎继续在延续 2020 的走势,整个 2020 年创业板指暴涨 60%,沪指和深成指分别上涨 13.87%和 38.73%。此前有数据显示,2020 年基金投资者的平均收益略超 14%,比某机构公布的股民平均 3.6%的收益要高很多。虽然有报道称股民 2020 人均赚 10 万,但其实很多人都是被平均的,都是亏钱的。 为什么近来一直出现这种指数涨,个股跌的情况? 主要原因是大盘指数权重占比都集中在了几十只个股身上,甚至截止今天收盘,前十大流通市值的股票就已经占了整个大盘总市值的 27%,那只要这几十只股票启动,大盘就涨,2020 年指数的上涨就是权重股的不断推升,比如白酒。那反之权重跌,大盘跌,个股跌,甚至有的小市值股票都快跌出了股灾的意思。 那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市场权重不断集中,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这种趋势是否还会延续下去? 先说我自己的答案,这种趋势大概率会继续延续的。(也欢迎大家留言给出自己的想法) 原因: 一, 注册制的推行:
二,大资金大都偏好大盘股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报团是一个伪命题,最终股票能否上涨还是要看其真实的业绩和货币政策。 那回归到我们大众,我们能做什么? 一, 减少焦虑,不要去纠结机构抱团的阴谋论,我觉得就算是抱团,以后的风格也只会是从高位报团股切换到低位报团股,因为市场的好股票就那么多,大家的选择有限。 二, 顺应趋势,顺势而为,尽量拥抱优质行业龙头,不要和市场作对,小市值股票不是不能有出头之日,是很难,所以作为最容易被割韭菜的我们,尽量去拥抱确定性,博取胜率。 三, 最重要的一点,把重心从炒股偏移到买基金。因为作为普通人(不包括专业人士),大概率你的研究能力和资金量是竞争不过机构的,炒股会越来越难。既然选股这么难,那不如把这种焦虑交给优秀的基金经理,让他们去考虑买什么,怎么调仓,让他们去焦虑秃头!然后我们自己赚钱去美发不好么! 2 思考之后 思考过了这些之后,我做了什么? 在之前的文章里,我提过在新年伊始期间,我买入了一些好银行和好地产。 昨天我又大胆的做了一个决定。我把场外买的南方地产的指数基金割了一半(亏着卖的时候心还是觉得心好痛),去场内补了地产龙头种子选手,万科和保利。 首先来说,我绝不鼓励大家炒股,我主要是想阐述一下我的操作,以及思考逻辑。 为什么要做这种替换? 我是希望在操作上可以向机构靠拢,因为地产的龙头确定性比较强,且根据 2020 年的销售简报来看,龙头地产基本都维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当然,我们还是要等年报出来再看最终的业绩表现。 虽然南方地产指数基金的持仓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优质的,但它终究是一个指数基金,也就是买了一揽子股票。我觉得在这个两极分化的行情下,龙头的确定性要更高,所以我选择向确定性更高的部分靠拢,选择一部分更纯的质地。 我不知道自己这个决定对不对,因为个股也有其风险,但我愿意用去尝试一下,留了一半场外基金继续观察。且我认为,只要地产的需求还在,地产的盈利增速还是确定性的,我觉得业绩迟早有一天能反映到股价上,只不过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谁也不知道。 而且,现在 A 股的各个热门板块都估值较高了,能买的也比较有限。奉劝大家谨慎加仓高估板块,哪怕真想追高,可以小额度定投加仓,不要轻易重仓。 最后,请大家每天默念 选好基金,趴着不动。 耐心是最大的美德。 Love and peace 喜胖不胖,陪你运盛财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