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俄为何没能吞并伊朗,获取印度洋出海口?

 炫叶楓雪 2021-01-14

俄罗斯沙皇彼得大帝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让俄罗斯成为“四洋国家”,意思就是濒临四个大洋。这一梦想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根据地理学上的划分,世界上只有四个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一个国家要想濒临全部四个大洋,国土必须非常辽阔。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在世界各国最多也就是濒临三个大洋,比如美国,加拿大,俄罗斯,都是“三洋国家”,濒临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三个大洋。其次还有很多“两洋国家”,有的是因为国土辽阔,有的则是因为位置特殊,而“四洋国家”,现在地球上并不存在。也就是说,俄罗斯沙皇彼得一世的这个梦想并没有实现,不过在历史上,俄罗斯距离“四洋国家”这个目标,其实已经非常接近,他们距离实现这个梦想,只差了一个国家。

这个国家就是伊朗。伊朗位于中亚地区,属于中东国家,南部濒临印度洋,波斯湾,北部与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土库曼斯坦接壤。现在的伊朗虽然和俄罗斯没有陆路接壤,但两国都是里海沿岸国家,隔里海相望,而且在历史上,伊朗和沙俄是直接接壤的邻国。历史上的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三个高加索国家,以及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国家,都曾属于沙俄国土。也就是说,历史上的沙俄和伊朗属于邻国,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只属于沙俄和伊朗两个国家。

所以从地图上也可以看出,当时沙俄距离印度洋只隔了伊朗一个国家。而且当时的沙俄已经完成了彼得一世的另外三个梦想,北部濒临北冰洋,东部濒临太平洋,西部濒临大西洋边缘海,可以说已经成为“三洋国家”,那么只需拿下伊朗,沙俄就实现了彼得一世的宏图伟业。实现这一伟业的俄罗斯沙皇,也必将和彼得一世一样,被俄罗斯人尊为“大帝”。

大帝称号,是对俄罗斯沙皇的最高评价,只有少数俄罗斯沙皇才能获得,所以彼得一世之后的俄罗斯历代沙皇,都试图完成“四洋国家”这一壮举,但俄罗斯历代沙皇费尽心机,也没能拿下伊朗,打通印度洋。这是怎么回事呢?

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伊朗体量大。和沙俄相比,伊朗固然不是一个强国,但伊朗也不算弱,综合力量比其他中东国家都要强。沙俄向南扩张时期,伊朗正处于恺加王朝统治时期,恺加王朝建于1779年,亡于1921年,鼎盛时期也是西亚地区不可小觑的力量,最大版图包括现在伊朗全境,高加索的阿塞拜疆等国,中亚的土库曼斯坦。

所以在19世纪以前,沙俄南下入侵伊朗,基本是没有胜算的,直到19世纪之后,随着伊朗的衰落,沙俄才越过高加索山,打败伊朗,侵占了本被伊朗统治的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完全控制了外高加索地区和中亚,和伊朗成为了邻国。但即便失去这些领土,伊朗仍是一个领土大国,总面积仍有一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而且地形崎岖,多山地高原,所以沙俄根本无力一口吃掉体量巨大的伊朗。

第二个原因,欧洲列强的干涉。其实沙俄自己也明白,根本无力一口吃掉伊朗,所以制定了步步为营,蚕食伊朗的侵略计划。这份野心勃勃的计划是沙俄为了伊朗量身定做的,产生于19世纪末。主要采用经济削弱和武力吞并两种方式,等到伊朗经济瓦解,民生凋敝,然后再使用武装入侵的方式,一举拿下德黑兰,控制伊朗全境。

这份计划可谓是大国对外侵略的一贯做法,包括现在美国对待伊朗,也是这个套路。面对大国的蚕食,如果没有其他国家帮助,伊朗肯定无力招架,假以时日,肯定会被沙俄吞并。但沙俄在欧洲还有一个最大的对手,那就是英国。英国作为老牌强国,对待沙俄可以说处处提防,克里米亚战争时期,帮助土耳其打败了沙俄,在伊朗,英国也同样和沙俄针锋相对,防止沙俄独吞伊朗。

最终在英国的压力下,以及德国的威胁下,1907年,沙俄只好暂时妥协,与英国达成了英俄协约,划分了双方在伊朗的势力范围。不过在沙俄看来,同意瓜分伊朗,只是缓兵之计,目的是为了拉拢英国,防备德国,实际上沙俄并没有放弃吞并伊朗,如果沙俄能够坚持到一战结束,势必会卷土重来,但最终沙俄在一战结束前土崩瓦解,吞并伊朗,濒临四大洋的梦想也随之彻底破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