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唐的天下,其中一半都是李渊“忽悠”来的

 历史人物故事会 2021-01-14

众所周知,李渊在隋末群雄争霸的时候脱颖而出,最终夺得了天下。其实有一点可能被很多人忽略了,那就是李渊最初的客观条件并不是很好,甚至还可以说是非常差的,因为隋炀帝一直都有派人在他身边以监视其行动(提防他造反),使得他无法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实力。另外,李渊的北方还有强大的突厥以及刘武周在那里虎视眈眈,中原地区更是有不可一世的李密,而且此时的李密可谓兵多将广,手下大将有单雄信、徐世勣、程咬金、秦叔宝、罗士信、王伯当等等,兵力号称百万。然而令人惊诧的是,李渊仅靠三万士兵起家,从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十五誓师到当年的十一月初九,短短几个月就占领了关中地区,可以说是完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好的战绩,这和李渊的“忽悠”能力是分不开的。不仅如此,整个大唐江山的建立都和李渊的“忽悠”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当时有一条“谶语”,说姓李的将要取代姓杨的天下,所以隋炀帝杨广一直都比较提防李渊,他专门派了两个眼线留在李渊身边——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李渊想招兵买马,可是又苦于没有借口,没想到刚好赶上刘武周造反,他趁机和王威、高君雅两人商量说:我们负责帮圣上守护行宫,可是敌人势大,我们打不过,这可如何是好啊?两人不知是计,果然还建议他招兵买马以对抗刘武周,从而给了李渊发展自己的力量的机会。后来,两位副留守渐渐觉得不太对,发觉他有造反的迹象,可还没来得及向杨广汇报,就被李渊以勾结突厥的罪名给处死了。

当时,晋阳城(今天的太原)内也并不是人人都想造反,毕竟这是要掉脑袋的事情,于是李渊就伪造了一份敕令,号称隋炀帝要发动第四次东征——攻打高句丽。晋阳城这一下就炸了,因为前三次东征死伤了大量的老百姓,还征收了很多物资,老百姓们一听说又要东征,纷纷表示愿意跟随李渊反隋。就这样,李渊用一个假的敕令就“忽悠”得晋阳城的老百姓死心塌地的跟他造反。

内部问题解决了,北方还有突厥和突厥的附属刘武周,于是李渊就给突厥的始毕可汗写信,语气非常客气,邀请突厥一起出兵攻打隋朝,打下来城池和人口归李渊,金银珠宝归突厥。始毕可汗很开心,表示愿意入伙,甚至还派了一些兵马随李渊南下,就这样,通过给突厥可汗“抢来的金银珠宝”这样一个空头支票,就把北方的大患“忽悠”解决掉了。

李渊的军队一路上也打得比较顺利,攻下了不少城池,每得一城,他便大肆封官,多的时候一天任命了一千多个官员。他的手下建议说这样封官是不是太草率了,李渊说,隋朝就是因为赏赐太吝啬,以致失去了人心,用官位拉拢人心,难道不比刀枪更有效吗?更何况李渊此时都是用隋朝的名义封的官,也只是许诺出去一些委任状而已,想兑现?那还得找去隋炀帝!就这样,李渊又轻易地靠着“忽悠”笼络了沿途的人心。

到了长安附近时,李渊并没有急于攻打长安,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兵力根本无法和李密抗衡,如果急于攻打长安,李密再从身后进攻的话,那么自己必败无疑!于是李渊又一次以很低的姿态写了一封信给李密:我年纪大了,无意争天下,天下需要一位英主解民于倒悬,放眼当今世界,除了您还有谁?我很庆幸能拥戴您做盟主,攀龙鳞,附凤翼,看在我们同姓的份上,您封我回故地我就很满足了!李密看到信件以后非常高兴,而且还将它拿给手下的大将传阅,其实此时也有谋士建议他攻打长安,结果被李渊这么一忽悠,竟然心甘情愿地留在中原对抗隋军主力。所以说,李渊又用“推举李密做盟主”的空头支票成功“忽悠”住了李密,顺利地占领了关中地区。

就这样,李渊就靠着三万人的部队和出众的“忽悠”能力,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占据了长安,然后再凭借关中地区易守难攻的优势最终取得天下笑到了最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