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背锅还是躺枪?他获得古代最牛谥号“文正”,却被讽为“不文不正”

 历史人物故事会 2021-01-14

众所周知,“谥号”是古代对某个人一生所作所为的概括性评价,也就是对一个人的“盖棺定论”,其字数往往不太固定,或一两字,或二十余字。一般来说,皇帝谥号字数比较多,比如说乾隆皇帝的谥号有二十三个字,后世称为“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大臣的谥号一般有两个字,比如说曾国藩的谥号是“文正”,后世称为“曾文正”;亲王的谥号只有一个字,比如说恭亲王奕䜣的谥号是“忠”,后世称为“恭忠亲王”。

在大臣的那些谥号之中,我们见得比较多的有“文正”、“文忠”、“文襄”等等。比如说,在清朝时期,谥号为“文正”的有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等;谥号为“文忠”的有林则徐、骆秉章、胡林翼、李鸿章等;谥号为“文襄”的有张之洞、左宗棠等。

毫无疑问,有一个谥号是所有古代人臣都梦寐以求的,那就是等级最高,也是中国古代最牛的谥号——“文正”。对此,宋代司马光曾说过一句话:“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可见这个谥号的分量。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能获得“文正”这个谥号的人也没几个,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宋代的范仲淹、司马光,元代的耶律楚材,明代的方孝孺,清代的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等人。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他在生前享受的恩宠经久不衰,最高曾担任清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席军机大臣(相当于宰相),死后也获得了谥号为“文正”的殊荣。只不过后来因为某种原因,他又被人讥讽为“不文不正”,被称为历史上获得“文正”谥号最名不副实的人之一,他的名字叫做曹振镛。

曹振镛是魏武帝曹操的嫡脉后裔,也是典型的“官二代”,其父曹文埴曾担任过乾隆皇帝的户部尚书。1781年,曹振镛中进士以后,因为乾隆皇帝认为他是“户部尚书曹文埴的儿子,才能可用”,直接将其提拔为翰林院“侍讲”,官居从四品。从此,曹振镛一路升迁,官运亨通,一生历经三朝,为官长达54年,其官宦生涯之长、升迁之顺利,为历史所罕见。

据历史记载,曹振镛一生为官小心谨慎,遇事对上“唯唯诺诺”,对下也不愿意得罪任何人,奉行“贯彻上面的好政策有功劳,采纳下面的好建议也有功劳”的原则,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其官宦文化修炼之深。道光皇帝还曾评价他说:“亲政之始,先进正人。密勿之地,心腹之臣。问学渊博,献替精醇。克勤克慎,首掌丝纶。”

也正因为曹振镛在朝堂之上可以“上下通吃”,所以他虽然“文没有传世之名作,武不能定策安天下,最终却能和曾国藩及几位帝师(如杜受田、李鸿藻等人)一样获得“文正”的谥号,超过了晚清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一干名臣!

曹振镛生前能够位极人臣,死后还能获得谥号为“文正”的殊荣,当然也是有一定能力和作为的。他曾参与决策平定新疆喀什噶尔(张格尔)叛乱并取得了重大胜利,获得了道光皇帝的嘉奖,被列为主要“功臣”之一。

另外,曹振镛一生为官也比较清廉正直。据历史记载,曹家祖上以盐业起家,在江苏等地享有一定特权,但时任两江总督的陶澍提出盐业改革,取消了曹家亲属的特权,于是他们纷纷向曹振镛诉苦求助。曹振镛却对此一笑了之:“焉有饿死之宰相家?”意思就是说,宰相家里又饿不死人,还要求他们不要破坏改革,此事后来也受到了世人的称赞。

然而,曹振镛看似“完美”的人生,也存在很多负面问题,这也是他后来被讥讽为“不文不正”的主要原因。据晚清名士朱克敬在其书《瞑庵二识》中披露:曹文正公晚年,恩遇益隆,身名俱泰。门生某请其故,曹曰: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曹振镛当时身处高位,对道光一朝的上下官员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甚至直接造成了当时大家纷纷“循默守位”的腐化官场风气。

对此,史学家苏同炳也曾说:“曹振镛琐鄙无能,养成了道光一朝政治风气之柔糜泄沓,所以他实际上是道光帝的罪人。在他所养成的风气下,官吏以不负责任之圆滑弥缝为做官之能事,不但有用的人才因之而消磨殆尽,国事亦因之而不堪闻问。”

我们都知道,道光皇帝的在位时间是1820年到1850年,正处于世界格局大变动时期。由于大清王朝固步自封,而欧洲等地却已率先完成了工业化革命实,以至于实力猛增的英、法等列强还悍然对“落后”的清朝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内忧外患之时,站在道光皇帝身旁的却是一班如曹振镛似的官员,其结果可想而知。更有甚者,由于当时官场黑暗腐化,最终导致民怨四起,从而引发了道光末年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运动”,有人将这笔账也记在了曹振镛身上。


总的来说,曹振镛一生为官顺风顺水,政绩虽无亮点,但也没什么大的过错,只能说做的还不够好而已,其“文正”的谥号或许有点名过其实,只因为他既比不上前面的范仲淹和司马光,也比不上后来的杜受田和曾国藩。毕竟“谥号”属于皇帝的恩宠,是一种被动的赏赐,如今却因此被讽为“不文不正”,也不知道这究竟是一种背锅还是躺枪?

参考资料:《清史稿》、朱克敬《瞑庵二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