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人一到晚上就矫情?

 三明治妈妈 2021-01-14

海豚健康
你的身心健康私人管家

俗话说得好:“一宿一宿不睡觉,拿着小绳要上吊!”

Stop,海豚君今天可不是来跟大家讨论“晚睡强迫症”的,而是要分析为什么文青们一到晚上就容易“犯矫情”!

你也有“多愁善感”的夜晚吗?

越到夜深人静的时候,越控制不住自己的思绪?

白天发生的各种事情,遇到的各色人物,到了晚上,就如走马灯似的在脑子里轮番上演。如果是资深文艺“中毒”者,搞不好还会想着想着潸然泪下,情绪激动,整个夜晚都别想睡好了!

其实这不仅是现代文艺青年的烦恼,古人也是如此。

君不见有多少朗朗上口的诗词是于晚上创作完成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等。夜晚似乎成了诗人们才思泉涌,“矫情”发作的最好时机。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实是“大脑”在作怪!

首先,为什么大多数人白天不会“犯矫情”?(白天也矫情的那就是真XX了)这就要看我们大脑的心情了。大白天的,身为“司令官”的它要处理的事情可多了去了,类似于工作任务、人际关系、中午吃啥等问题已经让它忙得无法抽身。眼前各种新鲜的刺激,它都来不及一一接受,哪儿还有闲工夫来帮你“矫情”啊。

忙碌了一天,好不容易夜深人静,我们的大脑也准备“下班”了,但人家也是有“夜生活”的。

夜晚来临,人体的内分泌会发生变化,从而抑制了大脑皮层的部分功能。如抑制了高级复杂的任务,使逻辑功能减弱,接收信息减少。这本是帮助我们放松身心,以便更好进入睡眠的。但它其实只是让大脑的信息源发生了改变,使主要信息由外源性转为了内源性,使得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以往的经历、体验和记忆,例如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高中追过的一个女神、上次吃鸡的光辉记录等等。

偏理性的人很容易就能“屏蔽”这些信息,不一会儿就躺在床上“呼呼大睡”了。而偏感性的人怎会错过这些内源性信息,“矫情”的大脑自然就会利用这些信息大做文章,搅得人思绪万千、难以入眠啦!

“矫情”泥邹凯,我要睡觉觉

如果你只是偶尔在晚上“矫情”一下,难以入眠,那也没什么大碍。但如果明明只想好好地睡一觉,却又被脑海中的“诗词歌赋”引起了无限思绪,那就真的该想想办法改变一下了。

长时间无谓的“矫情”,不仅会影响你正常的休息、健康,还会逐渐积累出许多负面情绪,进而影响你的心理平衡。

是你“想太多”

容易受内源性信息干扰的人,往往平时就比较焦虑,容易“想太多”。所以,“矫情”的你应该在平时多注意自己的精神状态,如果觉得压力太大、过度焦虑,就该及时排解。要是大脑死乞白赖地要“矫情”,那就分配给它个最老土的任务——数数吧。

人们常说的“数数帮助入睡”是很有科学根据滴,因为数数会分散你的注意力,让你没空去YY那些男神、钞票神马的。

另外,这种单一重复的机械性任务,还很容易让你产生无趣疲劳的赶脚,自然数着数着就困了。实在不行,就让我们回到“中学时代”吧,反正那个时候只要在睡前背单词,不到十分钟肯定就“呼呼大睡”了。

不妨翻出自己上学时觉得最无趣的课本,在被“矫情”扰得难以入眠时,看上几眼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