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煤讲堂】浮选药剂

 五六选煤 2021-01-14

听说关注了我们,工作就像开了挂……

第一篇

浮选药剂的分类与作用

按浮选药剂的作用

1、捕收剂

能提高矿物表面的疏水性,增强矿粒与气泡的附着强度的物质叫捕收剂。其主要作用发生在固-液界面上。如:

①捕收非极性矿物用的烃类油:煤油、轻柴油等;

②捕收硫化矿物用黄药、黑药等;

③捕收氧化矿物用的胺类、脂肪酸阳离子化合物等。

2、起泡剂

能促使空气在矿浆中分散,产生有足够数量的、大小合适的、有一定稳定性气泡的物质叫起泡剂。主要作用发生在气-液界面上。如各种醇类、松油等。

3、调整剂

能调整矿物的表面性质、调整矿物与其它物质的作用、调整矿浆性能的物质叫调整剂。如活化或抑制气泡与矿物的粘附,调整矿浆的pH值等。

按药剂的结构特点

1、非极性药剂—如各种烃类。作为非极性矿物的捕收剂。

2、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等。

3、极性药剂—又可分为阳离子、阳离子、两性型、非离子型四类。

浮选药剂的作用和分类不是绝对的,某些药剂在这种条件下属于此类;而在另一条件下可能属于另一类。

第二篇:捕收剂

非极性捕收剂

天然可浮性矿物的浮选一般用非极性烃类油作捕收剂,主要是石油及焦油类产品。煤的浮选主要用这类捕收剂。烃类油捕收剂的作用:

1、提高煤表面的疏水性。烃类油比煤更疏水。所以煤粒吸附了烃类油分子后就更疏水。

2、提高煤与气泡的附着强度。烃类油亲气疏水。煤、水界面张力大,而煤、油界面张力小,所以油会在煤粒表面自动散开,即在煤-气-水三相接触周边上形成油环,由此提高矿物与气泡的固着强度,从而提高煤的浮游能力。

3、气絮团。油分子之间靠自身的色散力有兼并的趋势,这使矿化了的气泡更易黏附在一起形成气絮团,而提高煤的升浮能力。

酯类捕收剂

也属于非离子型捕收剂,一般不溶或微溶于水,大多为油状液体。与非极性烃油类捕收剂不同,它们是重金属硫化矿的捕收剂。酯类捕收剂比较稳定,不易分解,浮选选择性好,且用量小,能适应酸性强的矿浆使用。我国研究最多的酯类捕收剂主要有两类:黄原酸酯和烃基硫代氨基甲酸酯。

选煤厂常用的捕收剂

1、煤油

淡黄色或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密度0.84g/cm³左右,一般只具有捕收作用,与性能较好的起泡剂配合使用。

2、轻柴油

外观呈淡黄色,密度0.74-0.95g/cm³,粘度较大,在水中的油滴尺寸大,沿煤粒展开的速度慢。但其疏水性强,是一性能较好的捕收剂。

煤油与柴油相比,成分稳定,捕收性与选择性均高。

第三篇:起泡剂

浮选工艺对气泡的要求

1、气泡直径较小:充气量一定时,气泡的尺寸越小,数量就越多,可提供足够的气泡表面供煤粒附着,但不能过小。

2、气泡在矿浆中应充分弥散,不兼并:气泡的生成和兼并是一对逆过程,兼并过快,则气泡数量减少,对矿化不利,故应控制气泡的兼并速度。

3、气泡稳定性应适当:气泡的稳定性过小,则易破裂,不能将煤粒带入进入泡沫层,影响精煤回收率;过于稳定,又会对精煤脱水及后续作业产生影响。

起泡剂分类

1、表面活性物质:能显著降低气-水界面表面张力的物质称表面活性剂。如醇、醚、胺、脂肪酸等。

2、非表面活性物质:对水的表面张力无影响或提高其表面张力物质叫非表面活性物质.如无机盐类。

根据起泡剂在水中的解离情况,也可以分为:非离子型,如醇类、醚类;离子型,如羧酸及其皂类。

起泡剂作用

1、活性物质在气泡表面形成水化膜,能防止气泡兼并,促使空气分散。

2、在相同的充气量、搅拌强度下,随着起泡剂浓度的增加,气泡直径下降,气-水界面增加,提高空气在水中的分散度,形成更多的微泡析出(气泡直径小,由气泡表面张力引起的附加压力就大,相同的外力不易将这种小气泡击破,所以就形成较多的微泡)。

3、增加气泡弹性,提高其恢复形变的能力。当气泡周围有起泡剂的定向排列后,降低了气泡的表面张力,使气泡表面张力形成表面张力梯度,使得气泡表面的张力重新分布,提高了抗弹性形变的能力。

必须具备的性能

1、起泡性能:所产生的气泡大小、寿命要适中;数量要多;升浮速度要快。

①气泡大小:

直径d>0.2mm的量>70%,作为强起泡剂;

d>0.2mm的量在50%-70%,气泡性能属于中等;

d>0.2mm的量<50%,弱起泡剂。

②上浮速度及寿命:通常要求10-15cm/s。主要根据浮选机槽深确定,最好是当精矿刮出浮选机,进入精矿槽气泡就破灭。

③气泡数量—在满足上述条件下,数量越多越好。

2、选择性能:希望有好的选择性,只要求有起泡性,不要求有捕收性。选择适当的极性基和非极性基。

3、受影响小。受矿浆中pH值、其他药剂、难免离子的影响小。

4、具有适当的溶解度和良好的流动性。

5、起泡剂应无毒、无臭、无腐蚀性,不污染环境、且使用方便。

起泡剂作用

正构烷基类,碳链短,溶解度好,但起泡性能差;碳链长,溶解度差,起泡性能好。一般选用6-11个C原子的非极性基,即C6-11;起泡性能最好的是C8-9。

异构烷基类都有较好的起泡性能甲基异丁基甲醇、醚醇。

芳基(环基)类,工业上一般用C=8-16,有较好的起泡性能,C=8-11,选择性好,但泡沫数量不如C>11的多,且气泡脆,不稳定。C=12-13,泡沫数量多,稳定性好。

当起泡剂浓度较低时,表面张力大;随着起泡剂用量的增加,表面张力逐渐减小。浓度过高或过低,泡沫量都低。只有起泡剂用量适中时才有最大的气泡量。

醇类是比较合适的起泡剂,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起泡剂。醇属于非离子型起泡剂,在水中不解离;起泡性能强,不具捕收性;在水中溶解度适中,分散性好,药剂用量少;受矿浆pH值的影响较小。

(1)天然起泡剂。如松油、2#油、樟脑油、桉叶油等。

松油:淡黄色或棕色液体,密度0.9~0.95g/cm³,起泡能力强,一般无捕收作用。缺点是粘性大,选择性差。

(2)工业副产品起泡剂。杂醇、仲辛醇、混合醇、杂醇油、脂油等。

仲辛醇:原料是蓖麻籽,淡黄色油状液体,具有刺激性臭味,密度0.83g/cm³。起泡性能强,选择性好,泡沫不粘,对过滤脱水影响小。

(3)人工合成起泡剂。醚醇类:甲基醚醇、乙基醚醇、丁基醚醇等。醚类:MIBC等。

还有一些具有“起泡-捕收”双重功能的合成浮选剂:MB、MC系列浮选剂;FO浮选剂;ZF、TR-85合成浮选剂等等。

第四篇:调整剂

抑制剂

提高矿物表面的亲水性,消除捕收剂的作用。如选多成分矿物时,第一段流程把所有的有用矿物都收集起来;进一步分选各类矿物时,需要把某些暂时不选出的金属抑制,这就需要抑制剂。

活化剂

能促使捕收剂和矿物作用,从而提高矿物可浮性的药剂。

凝聚剂和分散剂

调整矿浆中细泥的分散、团聚与絮凝。如加入水玻璃等分散剂使高岭土分散。

介质pH值调整剂

改变浮选介质的pH值,形成对某些矿物浮选有利,而对另一些矿物浮选不利的介质性质。如利用它调整矿浆的离子组成、改变矿浆的pH值、调整可溶性盐的浓度等。一般用无机酸、碱类作为介质pH值调整剂。

第五篇

浮选药剂的安全使用与保管

浮选药剂贮存

(1)浮选药剂耗量较大,应在主厂房外远离火源但方便运输的地方设立贮油库,根据油源供应及运输情况贮备足够数量的药剂。

(2)抽取和运送药剂可使用压缩空气、蒸汽泵或齿轮泵,泵房的所有电器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要求,以防漏电而产生火花。

(3)油库的建筑及周围环境均应符合防火条例规定,并设有足够数量的,性能良好的消防灭火设备。

(4)车间内在远离主厂房的一端或顶部,分别设置供生产使用的捕收剂和起泡器油罐。油罐应按要求隔离成药剂间。

(5)药剂间内部及周围不能堆放爆炸物和易燃物,不能吸烟弄火,未经消防部门批准和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不能烧电焊、气焊。

(6)溢油、洒油应及时抹拭干净;要及时清除油罐放出的油渣;所有盛放药剂的容器均应设有密封盖。

酯类捕收剂

(1)储油库、药剂间和使用药剂的车间应保证通风良好;

(2)接触或处理带有刺激性的药剂时,最好带上胶皮手套,必要时还需佩戴防护眼镜;

(3)人身皮肤沾上有腐蚀性或刺激性药剂时,应立脚洗涤干净,以免灼伤皮肤;

(4)不宜在药剂间和油库内放置食物或进餐,进餐前必须洗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